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53节

第53节

    一时陷入回忆,写顺手了没收住,不会教坏孩子吧。

    他转念一想,于谦怎么说也是太子少保,什么场面没见过,于是轻描淡写地说:

    “上元夜本就是太平盛世的象征,当年庐陵全盛时,诸般绮陌红楼,歌林舞榭,香尘画舫,笙箫琼阁,往往如云并起,可堪梦醉流连。”

    家无余才,两袖清风的贫穷少年于谦:“……”

    这场面他真没见过!

    大约是于谦的神色太过错愕,文天祥不禁扶额道:

    “廷益为甚这样看我,这难道不是大家年少轻狂时都做过的事吗?”

    “闲暇兴之所至,就中个状元,喝点酒,写点诗,约上一些朋友与佳人,悠游山水吟赏烟霞,鲜衣怒马高楼飞花,醉听笙箫宿,醒看檐边月。”

    既没有中过状元,也没有和朋友佳人们相约的于谦:“……”

    不,我们不一样。

    俗话说,三岁一代沟。

    他和先生之间,相差两百年,仿佛已经横亘了几十个难以逾越(?)的鸿沟了。

    但于谦转念一想,又觉得十分合理。

    宋朝本就是一个温柔多情的时代,先生如此完美,被人青睐一点也是理所应当的。

    《宋史》说先生早年,“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

    也曾是一位锦衣风流,温柔绝艳的贵公子。

    虽然说……

    还是心情很复杂啦。

    于谦觉得硬要形容自己感受的话,大概是,仙人下凡?

    天边高不可攀的万古明月,终于挥去迷雾,愿落入人间,眷照来人一回。

    “抱歉。”

    文天祥见他似乎真的一无所知,顿时生出一股带坏好孩子的内疚感,悄悄将纸笺收回袖中。

    “没有没有,知道了这些,就感觉还挺有趣的”,于谦赶忙把信纸又拿回来。

    他拉着先生碎碎念,“觉得先生好可爱,还有一点心疼。”

    文天祥:“……这都什么跟什么。”

    于谦弯起唇角说:“可爱就是可爱,心疼是因为觉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先生居然神奇地领会了他的意思:“我亦仰慕刘越石之风——中原荡分崩,壮哉刘越石,公死百世名,天下分南北。”

    于谦眨眨眼,这轮成功对上暗号。

    默契程度 1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这一句,是西晋时期,刘琨刘越石的绝命词。

    没错,就是闻鸡起舞的那个刘琨。

    他的前半生,是京华风流浪荡子,锦衣玉食,遍目妍绮,什么荒唐事没做过。

    后半生,伤感国家南渡,社稷残破。

    一改往昔风流习气,一人孤执地守在北方,想要收复失地,最终兵败身死。

    半生纨绔,半生英杰。

    于谦想到这里,忽然无比难过。

    他所心疼的,是先生也走过了这样的一种转变,这样的惨痛一生。

    宋史说,先生听闻元军南下进攻,“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资为军费。”

    在国家危难之际,散尽家财,拉起一支义师起兵勤王。

    过往的轻狂风流都埋葬在长夜里。

    从此,他就成了世人的信仰,大宋的脊梁文丞相。

    再无人记得当年临安城中,蟾宫折桂,桃花满衫,飞羽觞而醉月的少年。

    后人更加不会知道了。

    一个时代的倾颓崩塌,太沉重也太苍茫。

    曾经鲜活的人物形象终成了吉光片羽,如同碎片般,被时代仓惶凄怆的浪潮击碎,埋葬于黄土尘埃之间。

    “我很感激能够来这一趟,亲眼见到您”,于谦低眉笑起来。

    因为,这让他知道。

    英雄从不是生来如此。

    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从来都是有血有rou,有悲喜也有苦乐,有喧嚣也有落寞的人,如每一个平凡的你我。

    唯到沧海横流时,方见英雄真本色。

    “能见到先生的这一面,真是太好了”,于谦握住了先生微凉的指节,“似乎每天都比前一日更景仰先生一点。”

    文天祥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温和地拍了拍他:“你不介意就好。”

    天幕上:

    【南唐后主李煜】:唉。

    【南唐后主李煜】:若是有的选,谁都愿意生在太平盛世,一辈子做个风流浪子。

    【宋文帝刘义隆】:是啊,谁不想呢。

    【宋孝宗赵瑗】: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宋孝宗赵瑗】: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之前李渊副本提到的大宋相公王安石。

    【宋神宗赵顼】:啊这,王相公每天都忙于改革,意气风发,未来怎会……

    【宋神宗赵顼】:是谁欺负他了?!(恼怒)

    【宋孝宗赵瑗】:可不就是你么。

    【唐太宗李世民】:所以说,文天祥是真正的英雄。

    【唐太宗李世民】:能于太平时代,任情自娱,也能在狂浪滔天中,挺身而出,以一介书生之微命,决然撑起一方终将沉没的帝国巨舰。

    【唐太宗李世民】:出将入相,朝野流徙,终不失本心。

    【唐太宗李世民】:可谓伟丈夫矣。

    【宋太祖赵匡胤】:唉。

    【宋太祖赵匡胤】:我大宋何德何能,得到文天祥。

    【明宣宗朱瞻基】:可不止是文天祥,还有陆秀夫、张世杰、江万里,还有更早的岳飞、辛弃疾、陆游、李纲、宗泽……

    【明宣宗朱瞻基】:你大宋辜负了如此多的英杰,究竟何德何能啊!

    【永历皇帝朱由榔】:宣宗爷爷,我大明也有这样的人,那就是延平王。

    【永历皇帝朱由榔】:早年罗绮锦绣,盛极荣华,是个锦衣玉食的贵公子。

    【永历皇帝朱由榔】:后来因为悲恸隆武帝身故,惨痛泣血,焚去代表了文人士子的青衣,改披戎装,誓抗胡虏。

    【清圣祖康熙】:呵呵。

    【清圣祖康熙】:朱氏伪帝,郑成功是你的延平王吗?分明是朕的延平王。

    【清圣祖康熙】:郑氏后人向朕投降了,所以,延平王是朕的,台湾也是朕的(大笑)。

    【永历皇帝朱由榔】:狗鞑子,敲你奶奶!

    【清圣祖康熙】:伪帝就会无能狂怒。

    【清圣祖康熙】:看看朕给他写的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清圣祖康熙】:延平王一世英雄,最倒霉的就是遇见你这个扶不起的阿斗。

    【蜀后主刘禅】:?

    【蜀后主刘禅】:好端端的,提朕作甚!

    【清圣祖康熙】:一边去,没你的事。

    【清圣祖康熙】:倘若当年是朕先遇见郑延平,必然全力支持他海上南征,要什么给什么。

    【清圣祖康熙】:别说时台湾、澎湖,就算菲律宾、东南亚,都早就全打下来了,哪像你一样丢人现眼。

    【永历皇帝朱由榔】:狗贼住嘴!!!

    【永历皇帝朱由榔】:……

    【永历皇帝朱由榔】:不好,延平王要杀人了,溜了溜了。

    南明,永历位面。

    永历帝眼见不妙,嗖地一下,敏捷地躲进了龙椅下面。

    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

    在他不远处,延平王郑成功看着天幕,目光冷冽,一股炽烈的怒火在心口绽放。

    难以置信!

    他一生都致力于反清复明,虽死而后已。

    结果,他的后人竟然向清朝投降了!

    这简直就是对他平生志向的彻底否决与背叛,犹如利箭穿心,刹那间将他伤得百孔千疮。

    郑成功铮然拔出佩剑。

    锋芒如寒光交迸,交映在他浸满冷意的眼瞳中,宛如翩跹破碎的飞雪。

    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杀了世子郑经。

    投降的是郑经也罢,是郑经的后人也罢,他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