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不好办也要办,纪元可咱们自己人。” 经历过之前的事情,大家已经认定,纪元是自己人。 而且他们发现,只要跟纪元一起做事,名声都会很好。 现在民间,太子的威望可是很高的。 纪元的一句话,像是拉开大学士之位的争夺战。 之前还顾忌体面,不好直接出手,如今却是不用了。 毕竟再不争抢,那就要落后了! 李家,吴家,王家,各有各的门路。 每日早朝,都要因为此事争个不停。 各家在朝中根基很深,这次也算拿出全部的人脉了。 纪元这边,则摆明了是太子一党的人选。 加上他卓越的功绩,同样有很多人支持,特别是朝中年轻臣子,以及出身偏远之地的臣子,基本都是纪元的支持者。 李家靠着李首辅之前的人脉,支持他的老臣不少。 吴家一向与世无争,有着不错的人缘。 到了王家,竟然是另一幅光景。 王家之前依靠的是楚大学士,这并不算秘密。 原本以为王家会被清算,但楚大学士的意外,让双方各退一步。 他们不追究太子的过失,皇室也不追究王家的过错。 但兜兜转转的,如今的王家,竟然又走上台前,他们力推的,是外放了十几年的王家人。 这位在金陵府做官多年,人既圆滑,也不失分寸。 王大人回京之后,又被皇上提拔到监察院,算是比较得圣心。 可见这王家确实有本事,得圣心这一块,没人比得过他们。 所以,王家的后台,是皇上。 一直到四月下旬,李家跟吴家的风声小了些。 不少人忽然意识到。 天齐国的第四位大学士。 就要从王大人跟纪大人之间选择。 王大人的后面是皇上。 纪大人的后面,是太子。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太子府这边有些动摇。 不要跟皇上争啊。 太子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他还要同纪元再聊。 可没等太子他们退出,原本支持李家,吴家的官员,忽然调转口径,一致支持了纪元! 四月二十五,朝会上。 太子都被大家的转向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本来打算向父皇示弱的。 可他还没做啊,支持那两家的官员,已经在夸纪元了。 “纪大人年少有为,是天下学子的典范,当年连中六元,至今被天齐国学子津津乐道。若他能做大学士,必然能激励天下学子。”李家的人如是道。 “纪大人确实厉害,可他如今还不到二十六,这大学士的位置,还是不合适吧?”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吴家人道,“何必拘于年纪。” “纪大人的才华,在场的,谁能比得过?” 对方还要再反驳。 可此刻朝堂上,已经有绝大部分人,都赞同纪元做大学士。 纪元站在工部的队伍里微微低头,似乎跟这些没有关系。 毕竟是自己的事,他说什么,都不太合适。 再说,现在已经胜券在握。 皇上也没料到这种局面。 谁做大学士,确实事关重大,但皇上认为,自己的支持才是最有用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眼看到了最后关头,只要太子那边退一步即可。 王家人做大学士,对谁来说都是很合适。 纪元还年轻,他迟早是大学士,甚至迟早是首辅,不用急着一时半刻。 但皇上没想到,他这样着急。 或者说,太子这样着急。 皇上脸色铁青,他突然看不透太子,好像不明白太子在想什么。 年前开始,就跟自己争吵。 如今又在大学士的事上强推他的人。 这就是他的太子。 真是个好太子。 若他的儿子,在自己父皇手中,估计早就被罚了。 仗着他的心软,竟然这样做事。 太子一时慌乱,想要退一步,可他的脚却怎么也挪不开。 如今朝堂大半人都支持他的人,若此刻他退了,以后大家会如何看他?如何看他这个太子? 箭在弦上,已经不能退了。 若今日退了,那他这太子之位,也不必坐了。 太子心里甚至有着一种莫名的欣喜。 谁能想到,他在这件事上,竟然比父皇的影响力还要大。 他推举的人,真的要胜过父皇推举的人了。 下朝之后,纪元却主动找太子,认真解释了这件事,最后道:“如今最好的选择,便是微臣退出。” 纪元继续道:“微臣离开,皇上才不会迁怒殿下您。” 别说太子了,太子身边的官员都不停点头。 纪元当大学士是迟早的事,真的不用着急,没必要在这事上让皇上不高兴。 但李家跟吴家却适时找了过来。 这两家直接向太子示好,意思很明白:“不能让王家的上来。” “您忘了当年的楚大学士吗?” “王家楚家本为一体,他家若是上来,那以后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王家也不会靠拢太子,太子一刀杀人的事,还历历在目。 楚大学士支撑王家多年,他家内里,说不定还有怨言。 就算表面没有,内里的事,谁又能猜测呢。 李家跟吴家跟那两家也有仇,所以见自家没有希望,直接转头支持纪元。 纪元上来,对所有人都好。 至少他这个人公平公正,不会拿权势压李家,吴家。 这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眼看太子府里争论不停,纪元像是局外人一般,谁都看不出他的表情。 可他又是这场争斗的漩涡中心。 等大家都看向纪元的时候,纪元道:“殿下还是先去求见皇上吧,此事还是你们父子之间商议最佳。” 太子这边的人冷静下来。 李家跟吴家何尝不知,可他们不会让王家上位,明显会再次劝阻太子。 他们这边的谈话,皇上自然不知道。 他所知的,就是朝中大部分官员,似乎都倒向太子。 都在支持太子。 这样的认识让他脸色难看。 也许在这一刻,他已经彻底理解父皇,彻底理解当皇上的不易。 纪元并未在这事上纠结太久。 工部如今的事情太多了。 路要修,工厂要建,工会也要扶持。 有着做不完的事。 当然,也有好消息。 南齐府那边的路已经修好了,一共修了四条路,都是通往滇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