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每年会试成绩一出,朝中不少人都会去结交新科进士。 程大人好奇,他堂弟极为看重的纪元,会是个什么成绩。 若纪元成绩不错,自己能不能就此机会,举荐程教谕,好让他不在县城,总要挪挪地方。 朝中不少人,今日同样无心公务。 许多官员的子侄可能都在等着会试成绩,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担忧。 不过也有官员,都开始接受祝贺了。 宋留群的父亲,程大人的上司,工部左侍郎宋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他儿子素有才名,在整个国子监都是有名的。 而且今年不过二十七,那可是正当年。 宋大人笑着道:“谁知道他考得如何,只要能上榜单,便是祖坟烧青烟了。” 此话自然是自谦。 国子监的夫子们讲,他儿子的文章十分出彩,按他们来看,绝对不会下前三。 甚至可能是会试第一。 会试第一,会元。 那他儿子就是连中两元了。 上次乡试,他儿子就是乡试的解元。 宋大人深吸口气,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家一族在朝中为官的不算少,最厉害的已经在翰林院做大学士了,也就是他的亲叔父。 那位也看重他儿子,只要这次排名不错,他们这一支就真的能起来。 要说对手,自然也是有的。 贵妃娘娘的外甥今年也在考试,在国子监考试里,不是他第一,就是自己儿子第一。 而那位,也确实是真正的高门望族。 宋大人把脑子里文章不错的学生都过了个遍,突然听到同僚道:“咦,这文章汇集,还有这等文章呢。怎么排名到五十多了。” 排名五十多? 那会是什么厉害人物吗。 宋大人虽然不太感兴趣,但等着放榜呢,还是去瞧了瞧。 那官员手中拿着的,正是纪元买过的《文章汇集》,一本十五两银子那个。 朝中官员,大多都是科举上来,自然会对科举文章感兴趣,如今会试结束,那书店便宜处理这些书,不过五两银子一本,这官员顺手带了一册。 左右这会无聊,便翻看翻看。 前面的文章也还好。 但翻到五十几名时,这建孟府纪元的文章,倒是有些不同之处。 此书收集的是考生们的乡试文章,准确说,收集的是四书文。 五经多杂乱,每个学生的考题可能还不一样,所以比较四书文是最合适,最公平的。 后两场更不用说,直接被忽略。 “你们看,这学生一答后生可畏,二答莫见乎隐,三答不知者以为为rou也。” “一篇比一篇有意思。” 宋大人见此,也凑过去看。 程大人也不例外,等他看到那文章上的名字,有些诧异。 这不是纪元吗。 再看籍贯,确定了,这就是他堂弟的学生。 因为纪元的名字排在五十多号,很少有人会耐心翻完全本,多是看了前十几二十几便算了,复习都来不及,谁去看后面的文章。 现在考试结束,倒是有人真的一篇篇读过去。 “写得好!以有成期之,以无成警之也!” 那买书的官员直呼精妙,又道:“精神自流,真真切切,极好,当真极好。” “看看下一篇。” 纪元的乡试文章,在会试放榜之前,又被拿了出来。 三篇四书文读下去,程大人,宋大人,表情完全不同。 宋大人道:“今年会试,当真卧虎藏龙。” 那文章看似严丝合缝,又带了少年人的锐气,细读之下,却是意极深,脉极细。 宋大人说完,脸色却是难看的。 他对自己儿子几斤几两心里清楚,要说文章确实不错。 可对比眼前的,似乎又缺了些什么? 程大人看了一眼,心道,缺的是精气神。 程大人当年科举,那可是探花郎,若不是程家有事被牵连,他也不至于还在正五品郎中位置上坐着。 可见他的文章绝对不会差,他的眼光也很独到,故而上司宋大人经常把文章拿给他,让他帮忙看看。 宋大人儿子文章确实不错,可少了这股精气神。 如果宋大人儿子的对手是纪元,只怕要落下乘了。 一时间,工部众人意识到什么,偷偷把文章汇集收起来。 天齐国各部主官都称尚书,左右手为左侍郎,右侍郎。 下面便是各司郎中。 宋大人为工部左侍郎,上头只有一个工部尚书大人。 而尚书大人今日去文渊阁了。 他们简直在唯一上司头上踩雷啊。 买来文章汇集的员外郎,在程大人疯狂暗示下,把书藏了起来。 放到现代,这位从五品的员外郎肯定要在网上大喊:“在上司面前没眼力劲是什么体验!” 好在工部左侍郎宋大人还在为会试榜单牵动心神,没工夫理他们。 “时间快到了吧。” 众人下意识抬头,好像确实要到了。 会试榜单比之乡试,准时很多。 说是巳时正刻放榜,那便是巳时正刻放,一点也不耽误。 此时贡院门外,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方才说不想出门的程亦珊也来了,她好朋友想来看热闹,硬是把她从家里拉出来。 “好多人户等着选小郎君呢,你不爱看?” 程亦珊诚实点头。 爱看。 但她几次观察下来,也就一个书生长得英俊,旁的不行啊。 只听钟声一响,榜单被张贴在最高处。 “榜单出来了!” “会试成绩出来了!” “大家不要挤!慢慢看!” 而最高处第一的位置,赫然写着一个建孟府所有人都熟悉的名字。 纪元。 建孟府众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怎么办。 竟然一点也不意外。 是纪元的话,一点也没问题。 不说跟纪元最熟悉的白和尚,高老四了。 从建孟府出来的人里面,比如张洵,甚至上次乡试的解元章解元,以及去年乡试第二的孟华伟。 还有刚开始看不上纪元的贾昊,赵云天等等。 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纪元是第一。 被纪元碾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建孟府的人这么想,其他人可不一定了。 国子监,还有其他地方的学生,脑子里纷纷有一个疑问。 纪元是谁? 等会?! 纪元多少岁来着?! 十四?! 还不满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