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这是举国瞩目的大事,不能在临门一脚出问题。 许多官员连着好几日都没睡好,每日睁眼改试卷,闭眼写评语。 累啊。 而四书的六个阅卷官终于松口气。 还好还好。 皇上没有计较,还准了对方的第一。 等会。 真的第一了?! 这太好了啊! 楚大人并不意外,皇上真的不小气啊。 你们这些不懂皇上的官员,真的是多心了。 “誊抄吧,明日就放假了。” 楚大人这句话,让众人瞬间起身。 太好了! 要放假了!!! 他们这些官员,已经在贡院十几天了! 内外院都有侍卫,吃住都在这,真的要憋疯了! 对外来说,这是无比光鲜的差事。 对他们来说,真的很想哭啊。 特别是礼部众人。 终于完成一件大事。 下一次真的不想办了! 话是这么说,大家还是勤勤恳恳做完所有事。 要放榜了。 他们感觉,自己可能比会试考生们都兴奋。 这也确实没错。 因为考生们大多都非常紧张。 纪元也是其中之一。 他甚至不能说出自己为什么紧张。 但要说后悔吗? 也不后悔。 大不了三年后再战。 没想到左右训导给他留的后路,他竟然真的可能会用上? 给夫子们写信的时候,他还写了自己的隐隐的担忧,讲自己估计真的要再等三年来考。 信件寄出去没几天,便是那个最重要的日子,四月二十二。 四月二十二,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跟他们去考试头一天相比,气温都升高不少。 还跟之前一样,榜单未张贴出去,无数人等着过去。 更有等着榜下捉婿的,只看哪家好儿郎,便想去说媒。 武营还特意嘱咐了邬人豪:“一定要看好纪元,不要让他被人捉了去,他的相貌年纪,简直是女婿的最佳人选。” 纪元无奈:“我说不定会落榜。” 白和尚跟高老四头一个道:“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 纪元都押对题了,还能落榜? 他们不信。 他们甚至对自己上榜都有些信心,名次不高,那也是好的啊。 都知道,会试暂时不分一甲二甲三甲,只分正榜跟副榜。 正榜还要排名。 从第一到一百七十,依次列出。 他俩都差不多,纪元还能落榜?纪元还能在一百七开外? 不可能的。 纪元心道,你们是不知道我做了什么事,知道的话,估计这会都不敢去了。 但纪元想着,都到现在了,朝廷也没派人来抓他,估计也懒得计较。 毕竟本朝不兴文字狱,顶多不爽他而已。 不爽他的下场,便是直接落榜。 哎,管他呢,去看看。 比他们先到的还有滇州府的董康他们,以及建孟府其他人。 大家在京城备考,各有各的住处,并不像在府城那样方便。 好在会试贡院前的空地很大,否则还容纳不了这么多人。 各地的考生此刻才真正聚在一起。 之前被大家分成的三类,同样要站在这一起等榜。 所聊的内容也是一样的。 “今年近四千考生,为什么只有一百七十名额?” “已经可以了,比上次乡试还多了二十。” “才二十,科举是不是越来越难了。” “谁说不是呢,不过听说,有种文章很得便宜,还是要学一学的。” “还是不想学了,最好这次上正榜。” 这位同学,你说得是不是太实诚了啊! 大家虽然都是这么想的,但不会说出来啊! 国子监的考生们也在,他们基本都穿着国子监的衣裳,看着跟别人便与众不同。 董康酸酸的:“哎,怎么来看个榜单还要穿国子监的公服,好显摆。” 话音落下,没想到还被人听到了,对方一抬头:“怎么了?不行吗?” “有本事,你也来国子监。” 如今能进国子监的,要么家里有人,要么自己天赋异禀,后者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 要说前者,纪元他们想都别想。 所以但凡进去,那就是家世跟势力的象征。 之前书店里做了排名,前三都是国子监的学生。 其中一个叫宋留群的,很多人都说他很有可能是今年会试的第一。 算是热门人选了。 白和尚跟高老四面上表情都没变,心道,估计不如纪元。 他们见过太多所谓的天才,都在纪元面前丢人。 估计这个也差不多。 对方今年二十七,纪元甚至只有十五,所以就算纪元没考过他们,也还是纪元厉害。 纪元也就是不知道他俩的想法,不然肯定会赶紧反驳。 纪元紧张的点跟他们完全不同。 他心道,落榜都不是最坏的结果。 等着看吧。 除开国子监的宋留群之外,还有几个来自江浙,还有一些闽地,这些都是科举人数极多的地方。 他们同样紧张,说的话纪元听不懂,多半也是讨论此次题目。 来看榜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有士兵出来维持秩序。 之前喜欢看热闹的程小姐此刻却在家中。 她家只有自己跟五岁的幼弟,幼弟的奶娘还问:“大小姐,您平日不最爱热闹,怎么不去看榜啊。” 程亦珊道:“没什么意思,等他们试卷出了再说吧。” 丫鬟跟着道:“小姐是昨天晚上积食了,不想出门。” 说话间,程亦珊娘亲走过来,听说闺女积食,坐到她身边,轻轻给闺女揉肚子:“吩咐人煮山楂汤过来,怎么这样不小心。” 程亦珊今年十四,放在旁人家中也该端庄些,但在自家人这,却还是小孩的姿态。 程亦珊撒娇道:“不喝山楂汤,有些苦涩。” 程娘子拿女儿没办法,只好吩咐下人:“做些消食的软糕,不许放糖。” 说起来,今日工部营缮司郎中程大人还在公务,他则更关注会试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