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3
书迷正在阅读:浪剑集(H)、八点档、星际农家乐、王子在树林 (H)、任性王子的危险激情 (H)、爱,不爱 (H)、美少年传奇 (H)、追风飞白(H)、我被刷分了、影帝养成攻略
秦家旁支。 那日他在战场浴血杀敌的时候,那个将士离他并不远。 “怎么了?” 陆重渊听到她的声音,收回思绪,抚着她的长发,说了句“没事”,有些事,还没查清楚就不要让她担心了。 *** 几日后。 萧知按时赴了秦嘉的约。 对于东宫,她以前也是熟门熟路了,如今倒是装作第一日来的样子,来领路的宫人一边同她说起这里的景致名堂,一边笑着和她说,“太子妃最近可没少提起您,今儿个知道您要过来,一大清早就起来了。” “又是吩咐厨房准备午膳,又是让人准备银丝炭,怕冻着您。” “她这些年,可没待谁这样好过。” 萧知听到这些,倒是也跟着抿唇笑了下,说话间,便也到了秦嘉穿着一身太子妃的服制,端坐在椅子上,见她进来也只是骄矜的点了点头,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若不是知晓她是个什么性子。 恐怕萧知都该以为那宫人是胡说八道了。 见过礼后,宫人上了茶,秦嘉看着人,问道:“听说你搬出来住了?” 萧知点了点头。 “搬出来也好,你那几个妯娌,我就不说了,便是你那个婆婆,也是个面慈心狠的”秦嘉想起陆家那些人,就嫌恶似的撇了撇嘴,又抬着下巴,道:“你放心吧,我问过太子了,陛下对陆重渊还是满意的。” “纵使他那双腿不能好,日后富贵荣华也还是在的。” 这便是变相的在宽萧知的心了。 萧知倒是没想到秦嘉看起来什么都懒得管,私下倒是还会担心她,看来今日特地把她叫过来,也是为了这件事了笑了笑,她握着茶盏看着秦嘉,没说话。 秦嘉皱了眉,不高兴的说道:“你看我做什么?” 萧知看着她,弯着眼睛笑了笑:“谢谢啊。” “没” 秦嘉脸有些红,刚想说没事,半响反应过来,忙别扭的转过头,正了正脸色,一副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样子,“糊里糊涂的,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萧知是用完午膳才离开的。 走得时候,倒是碰见正好打外头进来的顾珒。 只是相比上回见时,顾珒今日的情绪便没那么对了,一直拧着眉,倒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她如今这个身份也就没怎么叨扰他,见过礼后便走了。 出了东宫。 萧知由如意扶着上了马车。 马车一路往外驶去。 等路过一处地方,萧知从窗帘缝隙看过去,才似想起什么,问道:“崔妤去佑恩庵了没?” 如意想了想,低声答道:“要是奴没记错,应该是今日去。” 原本崔妤是早该去佑恩庵的,但崔母前阵子病了,崔省又要外出公干,崔省前些日子因为长跪不起的缘故,身体也有些不大好,端佑帝看在崔相几朝元老的份上,到底还是多留了人几日,让人在家里照顾崔相、崔母算算日子,应该是今日出发。 得到准确的回答。 萧知也没再说什么,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 如意觑她的脸色,“要去看看吗?” 萧知摇了摇头,“不用了。” 没必要——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第136章 十二月中旬。 大燕收到夏国传来的战书。 战书内容是要端佑帝亲笔写下罪己书, 澄清当年永安王府的真相, 若不然,就会带兵攻入大燕。 这道战书送过来的时候。 不仅朝中官员吓了一跳,便是那些百姓也无一不惊讶的夏、燕两国交好已有百年余, 当年大夏为显两国亲近, 与别国不同, 更是把最宠爱的公主送了过来,成为大燕的永安王妃。 而他们大燕, 即便在永安王夫妇做出那样的事后, 也没有怪罪到夏国的头上。 可现在 突然传来这么一则消息。 要端佑帝写下罪己书, 不然就会带兵攻入大燕。 除去该有的恐惧之外, 还有让人疑惑不解的,什么罪己书?永安王府的什么真相?当初不是都查清楚了吗?永安王勾结重臣,犯谋逆之罪,如今的指挥使,当初永安王的女婿陆千户大人, 更是亲自在永安王府找出勾结的罪证, 以及一件绣了一半的龙袍。 难不成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 不管有没有隐情, 反正京城里的大街小巷,就这封战书的内容,展开了严峻的讨论。 起初大家都是讨伐夏国,说道夏国不是。 你家的公主嫁到咱们大燕, 不仅没有做好表率, 反而还和自己的夫君一起谋逆! 应该吗? 不应该! 咱们的天子不仅没有把他们的罪过栽到你们夏国的头上, 你们现在反而还蹬鼻子上脸,要来讨伐咱们的不是?简直是罪大恶极,罪不可恕! 但很快,就有不同的声音湮没了这些言论。 第一个声音是说“永安王夫妇向来恪守本分,就连其世子顾辞也从来不参政,这么多年,他们最多便是与一些学子交往,所以从来不参政的永安王一家为什么突然要谋逆?如果要谋逆,早些入仕不是更好?” 第二个声音是说“当初端佑帝下旨查证到处罚的时间,太短,以往便是有再大的罪孽,也会通过三司会审,几经审查确认无误才会处置,可为什么那次,只是一些信件,一件没有成型的龙袍,就连审都不审,直接下旨了事?” 这些声音多了。 那些原本叫嚷着夏国有罪,永安王府有罪的人,也渐渐地开始动摇了。 后来又不知从哪里涌入了一批学子的言论,纷纷呼道:“当年我曾受永安王指点,永安王风光霁月,是世上不可多得的风雅之人,这样的人去谋逆,便是打死我们也不信。” 亦有坊间的言论: “永安王妃每年都会布衣施粥,如今城中有名的善行斋便是永安王妃所创,当年河东大水,河北大旱,那么多难民逃到京中,若不是永安王妃出手援助,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样菩萨心肠的人怎么可能会和自己的夫君谋逆?!” 这些言论起初很低,仿佛是在害怕什么,但后来,说得人越来越多,就连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不细想的时候,倒是也没觉得什么。 可当你真正沉下心细想的时候,便会发觉当初这桩案件的确有太多的存疑,端佑帝向来疼爱自己这个胞弟,那回却连审都不审,直接盖棺定罪,而后,更是不许任何人提起。 但凡有维护永安王府者,一概以同党论处。 所以当年纵然有觉得这事另有隐情的也不敢说,朝堂如此,坊间更是如此。 当初看着没觉得什么。 如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