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言情小说 - 密妃娘娘每天都在变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4

分卷阅读244

    披风,乌黑的长发梳了一个平髻,发髻上只戴了两只金嵌珠宝扁豆蝴蝶纹簪,莹白如玉的皓腕上只戴了康熙送给她的那只金镶珠翠软手镯。

    蜜菀白皙的小脸儿上虽然未施粉黛,脸颊上却透着淡淡的粉色,粉嫩的嘴唇虽然没有涂抹了胭脂的红唇那般魅惑人心,却自有一股少女特有的青春的气息,别有一番动人之处。

    康熙望着蜜菀,不禁笑着感叹道:“若不是菀菀梳了妇人的发髻,有谁会看出菀菀是一个已经成婚的妇人,而且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额娘了,只怕还以为菀菀是一个待字闺中、尚未出阁的少女呢!”

    蜜菀心里其实觉得康熙的话很中听,哄得她满心欢喜、十分受用,然而,口中却依然按照娘亲黄氏从前对她的教导,谦虚的说道:“皇上谬赞了,菀菀哪有那般年轻?如今菀菀都已经是做额娘的人了,看着胤祥和钰珩长得这样快,菀菀心里既盼着他们快些长大,又不希望他们那么快长大。菀菀都怕等胤祥和钰珩长大之后,菀菀就变老了呢!”

    康熙宠溺的捏了捏蜜菀粉嫩的俏脸,感叹道:“就凭菀菀这张粉嫩的脸蛋儿,只怕再过二三十年也依然是现在的模样,不会老的。”

    康熙看了看时辰,便吩咐两个已经换了衣裳的乳母抱着胤祥和钰珩,牵着蜜菀的手走到储秀宫门口,登上马车向宫外行去。

    原本蜜菀还想要与胤祥和钰珩坐一辆马车,然而康熙却提醒蜜菀道:“此番路程可不算近,一会儿两个孩子饿了可是需要乳母们给他们喂奶的。一会儿出了宫再换车难免有些麻烦,还是让他们和乳母们单独坐一辆车吧。”

    蜜菀虽然很想亲自喂胤祥和钰珩喝奶,但是又不能让康熙知道她其实一直在偷偷喂养两个孩子,因此,蜜菀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胤祥和钰珩被乳母们抱着乘了另外一辆马车。

    眼见着马车出了宫门,蜜菀好奇的问道:“皇上这是要带着我们母子三人去哪里呢?”

    康熙笑着解释道:“朕听说民间有给新生儿“寄名”的养育风俗,说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保佑孩子平安长大。朕看重胤祥和钰珩,自然要为他们考虑的周全一些。因此,朕前些日子便命人打点好了,只等你出了月子以后带你一起去庙里烧香祈福,为胤祥和钰珩寄名。”

    蜜菀恍然大悟,心里暗自感慨原来康熙竟然也相信这个寄名的办法呀!

    实际上,蜜菀对寄名这件事情并不陌生,因为蜜菀小时候,王国正和黄氏为了保住她无病无灾、平安长大,也是给她到寺庙里寄过名的。

    蜜菀记得黄氏曾经告诉过她,用寄名的方法保佑孩子平安长大的习俗在前朝便已经出现了。而到清初的时候,寄名的习俗几乎盛行于全国各地。

    所谓“寄名”,便是指新生婴孩的父母家人由于担心孩子会夭折或者身患疾病,便将孩子寄名于神明,如观音大士、文昌帝君、城隍土地,或者即寄名于僧尼,用此种结“干亲家”的方式保佑婴孩无病无灾、平安长大。

    在行“寄名”礼的时候,父母需要抱着婴孩儿到庙里烧香祝祷。并且需要事先用红布做一个袋子,将孩子的生辰八字写在纸上,放在袋子里面,并且将之悬挂于神橱上,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过寄袋”了。

    接下来,还要由僧人或道士代表神佛,为孩子取一个名字,并将道髻、道衣、符录等物及刻着“长命百岁”、“金玉满堂”、“福禄寿喜”、“芳龄永继”等吉祥话语的长命锁、银项圈等赐给婴孩,让婴孩带在身上。在行过寄名礼以后,孩子便要按照规矩称呼这位为他取名字的僧人或道士为“寄爷”了。

    在寄名后三年内,每逢到了年底的时候,这些寺庙道观都要准备饭菜送往孩子们的家中,孩子的父母家人也会施舍给这些僧人或道士一些金银钱财,每年皆要如此行事,方才能够全了礼数。

    直到孩子长大成婚之后,才能将“过寄袋”从寺庙或者道观中取回来,称之为“拔袋”。到此为止,才算解除了孩子和寺庙道观之间的寄名关系。

    蜜菀想起娘亲黄氏从前还对她说等她成亲嫁人之后,便要带她一起去庙里将她的过寄袋取回来。蜜菀想到自己未能按照约定陪伴娘亲一起去寺庙里取她的过寄袋,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与感伤。

    康熙见蜜菀忽然有些伤心起来,便皱着眉头忙问其缘由。蜜菀倒是没有对康熙隐瞒自己刚才的心事,对康熙讲起了在她小时候父母为她到庙里寄名的事情,又对康熙说起了她心里对娘亲黄氏的思念。

    蜜菀拉着康熙的衣袖,向康熙请求道:“皇上,菀菀如今已经平安生下了两个孩子,因此想要写一封家书给父亲和娘亲报一个平安,可以吗?”

    康熙想到不久前收到的消息,黄氏的身子如今已经好了许多,王国正一家人在他特意命人关照和保护下过得很好,并没有任何令人牵挂的糟心事,便笑着对蜜菀道:“菀菀想写家书,随时都可以写。等你写好了,朕命人给你送信去。”

    蜜菀顿时大喜过望,开心的扑到康熙的怀中,娇软着声音对康熙道:“皇上待菀菀真好!菀菀好开心!”

    康熙将蜜菀拥在怀中,吻了吻蜜菀的脸颊,在蜜菀的耳边提醒她道:“此番朕带着你和孩子们可是微服出宫,等一会儿下了马车以后,菀菀可不能再唤朕为皇上了。”

    蜜菀眨了眨眼睛,好奇的问道:“皇上微服出宫的时候,不是让人唤你公子,便是称你为三爷,按照民间的习惯,通常都是在排行前面再加上姓氏或者名字的。不知皇上在民间常用的姓氏是什么?”

    康熙十多岁微服出宫的时候,曾经用过龙这个姓氏,那时候跟在他身边的侍卫都称呼他为龙公子,他还曾经用过龙公子这个化名去参加过科举考试,还被他的师傅称赞他有探花之才,但此时,康熙却对笑着对蜜菀道:“爱新觉罗的第一个字与草花头的艾字同音,因而朕曾经用过这个姓氏。菀菀应该唤朕为艾三爷才是。菀菀乖,现在便唤一声来让朕听听……”

    康熙一边说,一边还轻轻吻了吻蜜菀的耳垂儿。

    蜜菀娇嗔的瞪了康熙一眼,说什么也艾不出口!

    她才不信康熙会用艾这个姓氏呢!她相信康熙绝对没有这个嗜好听着身边的人一口一个艾三爷的称呼他!

    等马车终于到了地方,蜜菀刚才发现康熙带她来的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皇家寺院潭柘寺,说它是紫禁城的缩影也不为过。因为当年明成祖朱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便是仿照这座寺院而修建的。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的潭柘山麓,相传其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据说是佛教传入北京后修建的最早一座寺庙。起初潭柘寺名为“嘉福寺”,后莱被康熙赐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