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言情小说 - 鬼王和他的傲娇师尊在线阅读 - 第36章

第36章

    斜上坡的时候,伴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参杂了rou块的血水自上而下涌来,萧晗情急之下抱起暮尘转了个圈,自己的背部却被打得湿透。

    暮尘:“……”

    萧晗放下他,连忙解释道:“师尊,地上脏……”

    “你不是布好结界了吗?”

    “哎呀,刚才一着急,我给忘了。”

    他无辜地挠了挠头,弄得暮尘啼笑皆非,“快走吧,沈谪仙还在上面。”

    两人无意中挨得更近了,暮尘虽然瞧不见萧晗,却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和心跳。远离了洞底,暮尘灵力也恢复了不少,情况诡谲,隧拔出软剑,同萧晗携手向前。

    洞口设了封印,结冰却无雪,寒气萧萧,冷涩凝绝,萧晗将暮尘的掌心贴在上面,冻得后者想抽回手腕,却又被萧晗死死攥住。

    远处响起一片“轰隆”喧嚣,一个无头鬼艰难地爬上祭坛,它衣服里裹着的脑袋一不小心掉了出来,那颗断头鲜血淋漓却笑得十分猖獗,眼眶里的黑珠子滴溜溜地乱转,睥睨一众手下败将:“哈哈哈……是我,是我赢了!焚念弓是我的了!”

    暮尘本不愿理会,却感觉骨戒一紧,那无头鬼便忽然自爆,霎那间脓血四溅,仅剩的脑袋还在低洼处哀嚎,却见身长九丈尾粗八尺的蛇妖乘虚而入,它碾烂那颗头颅,直奔祭坛而去。

    几乎是同时,蛊洞里的所有鬼物都身形一僵,而后通体瘫软,末了都化成了弥漫在血泊中的泡沫和尸块。

    一把闪着红光的银弓浮于祭坛,弦上已然搭好了箭矢,弯如满月,蓄势待发。

    焚念弓……

    萧晗莫名笑了。兄长,我送你的东西,怎么又还回来了呢?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彼时,萧玉笙不过束发之年。

    暮尘打算带两个徒弟去九曜潭求取神器,但萧晗是亡人谷之辈,少了一魂一魄,自然与神器无缘,他决意留在三清湾,目送暮尘跟萧玉笙渐行渐远。

    相传,九曜潭曾是一位神女的飞升之地,天雷降世前,她正在打造一柄长剑,电光火石,不小心磨破了指尖,一滴血流入潭间。而她成神的那刻,天雷劈落,沟壑四分五裂,潭水逆灌倒流,神州为之一振。

    上古神女留下的灵气十分浓郁,时至今日,千百万年过去了,九曜潭非但没有干涸,崇山峻岭中仍然出没着无数神秘精魅,周遭尽是奇花异草,无数修士亦步亦趋,渴望在九曜潭窥破天道,渡劫飞升。

    第二十三章 本王问你话呢

    这座铸造了神剑的奇峰,这池留下了圣血的寒潭,孕育出了太多神兵利器,继而守奴相生。

    守奴顾名思义,因神器而存在,它们的使命与生俱来,若求神器,无需怀有任何的怜悯和慈悲,只需一场酣畅淋漓的殊死较量,令之臣服。

    萧玉笙召出守奴,却没有拔剑,耳边是暮尘叮嘱的话语,而站在他面前的,是位豆蔻年华的姑娘。

    “我在这里,已经待了太久……太久太久了……守奴本应无知无觉……可为何,竟会如此煎熬……”那姑娘临风而立,九曜潭窜出一股黑烟,不断反噬那具美丽的的躯壳,她忍下疼痛,双手奉上一把弯刀,“小仙君,我将神器赠予你,接过之后,便走吧。”

    那刀身由玄铁而铸,玉柄为一条金色龙雕之案,威严无比,刃如秋霜。

    萧玉笙没有动作,转而问道:“姑娘,若能尽绵薄之力,在下愿拼死一试。”

    那姑娘怔愣良久,眸中闪过一种名为“希望”的情愫。

    “守奴与神器早已相融合一,普通兵刃也伤不了我,若我得解脱亦需神器湮灭,你可无悔?”

    萧玉笙僵硬地接过那把无鞘弯刀,银光倾泻,将他的俊朗映得雪亮,事已至此,何必多言,刀光掠过,血影阑珊。

    白皙的脖颈淌过一抹暗红,那姑娘勉强稳住身子,她张了张嘴,虽然无声,但口型清晰可辨——“多谢了……小善人……”

    守奴与神器相辅相生,本为一体,强行碰撞之下殊途同归,萧玉笙手中的弯刀顿时灵力骤散,刹那黯淡无色。

    万点流光散入水波之中,犹如萤火飞虫,绕着萧玉笙盘旋舞动,华光璀璨,最终逐一淡去,消逝不见。

    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人亲眼所见,待萧玉笙空手而归之时,萧晗追问其缘由,他闭口不答,也不知道究竟在想些什么。

    暮尘抬手摸了摸他纷乱的头发,萧玉笙仰起头,一开口,嗓音都是破碎的,“师尊……我这辈子,是不是同神器无缘了?我……”他的眼眶更红了,就那么失声痛哭起来。

    凡人的法力有限,若无神器相助,再强也不过血rou之躯,来日想要跻身上修界巅峰,难于上青天。

    暮尘轻顺着萧玉笙的脊背,安慰他道:“听话,小善人,不哭了……”

    为了一个守奴,搭上自己大好前程,即使萧晗再想骂其愚笨,却还是在萧玉笙的冠礼上,送以银弓略表心意。

    百兽残骸打磨弓身,死人青丝所制韧弦,当是鬼界一等一的极品,银弓似是感应到了主人所在,它沿坡而上,最终落于萧晗跟前。

    那把弓,曾伴萧玉笙从弱冠年少到一派之尊,见证过他的鲜衣怒马,哀叹过他的月下独酌。它仿佛代替了一位很重要的故人,陪在萧玉笙身旁,纵然岁月蹉跎,死生契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