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书迷正在阅读:婚色绵绵、小皇帝的恋爱脑对象不是我、禁止觊觎清冷Omega教授、清冷侍郎芝麻馅,指挥使他跑不掉、慰藉[姐弟1V1]、野火烧不尽(父女1V1)、团宠狼崽长出了狐狸尾巴、炮灰,但万人迷[快穿]、白月光重生成炮灰后掀翻修罗场、全员疯批!炮灰当老大嚣张又霸道
对司隼白、虞听晚几人禀报: “北境那边发兵虽然让人防不胜防,但从这几次战役来看,太子殿下似乎能精准摸透北境下一步的计划,在他们的大军抵达边境前,已然调兵部署好。” “也正因此,这几次北境来犯,北境并未落下什么好处,反而折损不少士兵。” 听着这消息,站在虞听晚身旁的若锦和岁欢眼底亮了起来。 但深知东陵实际军力的司隼白,却依旧担忧。 在吴叔说完,他问: “北境折损了不少军力,那东陵呢?” 吴叔低了低头,“我们东陵军力弱,在这半个多月的强劲交锋中,能以少胜多强行守住这些被北境视为囊中之物的城池已是极限,至于军力……咱们的国力未曾缓过来,综合来看,仍旧是北境的军力更强。” 听完全部,若锦和岁欢眼中刚升起的那点光,齐齐暗了不少。 但更多的,是担忧。 对东陵的担忧,对未来的担忧。 坐于侧对面的宋今砚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虞听晚。 却见她轻垂着眼睑,脸上看不出具体的情绪。 …… 又是半月过去。 北境率大军逼近东陵西南边境。 企图以强凌弱困死东陵大半兵力,最后却被谢临珩反用空城计,设下埋伏,以右翼大将军战死而被迫退兵百里。 多次在谢临珩手里未讨得好处后,北境嚣张气焰被打灭大半截,不再轻易出兵。 东陵的士兵也因此有了暂时喘息的余地。 — 一场滂沱秋雨过后,空气变得潮湿起来。 两国边境厮杀短暂停歇,谢临珩将所有事宜安排妥当,踏过被秋雨打下的落叶,快马回了皇宫。 刚进宫门,消息就传到了承华殿。 谢临珩来到东宫,还未进殿,就见王福小跑着往这边赶来,行礼过后,恭敬道: “太子殿下,陛下请您去承华殿。” 谢临珩停步。 黑眸扫过东宫大殿,转身,随着王福去了承华殿。 谢绥早已等在了殿门口。 远远瞧见阔别已久的儿子,他下意识往前走了两步,脚步在谢临珩走近行礼时顿下。 “父皇。”他声音平静。 谢绥手腕有些发抖。 近距离将他打量一遍,才缓缓道: “前方的战况,兵部李大人等人都已告诉了朕,皇儿,可有受伤?” 谢临珩牵了牵唇角,隐瞒了伤势,只回了句:“并未。” 谢绥上前一步,拍了拍他的肩。 脸上情绪几经变化,想说什么,最后只化成一句: “北境此次骤然发兵蹊跷,同父皇好好说说。” 王福等人都候在了殿外。 直到天色将黑,里面才传来谢绥奉茶的声音。 王福将茶奉上,识趣的再次离开。 殿中重新恢复安静后,谢绥端着茶盏喝了一口,沉默好一会儿,看向自己这个逐渐与自己生疏的儿子,终于将话题落在了虞听晚身上。 “宁舒的事,朕知晓你怪父皇。” 第174章 谢临珩找到虞听晚 谢临珩端坐于殿座,眼帘轻垂着,对于这句话,他只回了两个字。 “不敢。” 谢绥皱了皱眉。 “父皇知道,你怪罪父皇,怪父皇放走了宁舒。” “临珩,我们父子是一样的性子,执拗,强横。对于认定的事,从不轻易放弃。” “可感情之事,偏偏是最强求不来的。” “就像父皇和泠妃。”谢绥眼底闪过一丝伤痛,“父皇强求了这么久,除了让她逐渐丧失生存的意志,什么都没有求到。” “临珩,你和宁舒都年轻,未来都有漫长的大好时光,不该步父皇和泠妃的后尘。” 谢临珩轻嗔出声。 眼底泄出的晦暗,说不清是讽还是讥。 “儿臣明白父皇什么意思。”他打断他,声线冷然,“但父皇不必再劝。” “儿臣不是您,宁舒亦不是泠妃娘娘,儿臣不会放手,也不会,让宁舒与儿臣步您与泠妃娘娘的后尘。” “再者——”他扯了扯唇角,看向谢绥,“如今战乱频起,父皇真的觉得,宁舒一人孤身在外,是最好的安排吗?” 谢绥动了动嘴。 却没有说出话。 他帮着虞听晚离开的时候,北境并未大肆发动战乱。 若是那时知道如今的东陵和北境会打成这样样子,他不会让虞听晚在那个时候离开。 谢临珩站起身,没了继续留在这里的兴致。 手臂上崩裂的伤口再次流出血,浸透了绢帛,他却像察觉不到疼痛,只漫不经心地理了理衣袖,遮住伤口处的血迹。 “我会允许她一时待在宫外,但不会允许她一世待在宫外。” “儿臣的太子妃,儿臣会亲自带回来,不劳父皇再费心。” “父皇若有时间,不妨好好想想,儿臣曾经的提议。” 音落,他抬步离去。 谢绥看着他的背影,眸色越发复杂。 曾经的提议? 旁人或许不明白谢临珩这话是何意,但谢绥清楚。 这段时间,谢临珩已经多次提及,想将大权还给他,只带宁舒离开。 谢绥沉沉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