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第37节
书迷正在阅读:炮灰他又崩副本了、给毛茸茸当老婆[快穿]、路人甲,但逼疯主角[快穿]、白月光们的自救指南[快穿]、攻略反派后成为团宠、炮灰美人他总在外貌焦虑、炮灰身后的男人竟是[快穿]、重生后怀了前未婚夫的崽、重回八零当军嫂,被纯情硬汉宠上天、伪万人迷雄虫被剧透后决定反杀
一些痕迹一定留在了现场。 一听这话,徐征明不敢再动,他眼里迸射出怒火,心中满是恨意:是啊,找到母亲的尸骨只是第一步,凶手还没抓到呢! “我们运气也太好了,整座山那么大,居然只挖了三四个小时。”人命关天的案子一出,法医的态度也变了。 真有命案,出动所有警力满山挖都是应该的。 实际上不是运气好。 早从一开始,江雪律就在引导,初上山伊始便有两条岔路,应该走左边,如果走错了,去了右边,这次挖骨行动注定无功而返。当时他和徐征明走在最前方,充当了领路人。 众人只想着挖尸骨,谁也不知道凶手当年把人埋在了何处, 本来也没有思路,他们便随大流跟着行动,无形之中,缩短了找到白骨的过程。 比起众人的毫无头绪。 与杀人犯精神共振的江雪律,自然知道,“自己”把尸骨埋在何处了。 人群之中,最震惊的莫过于孟冬臣。 白骨被挖出,身中七刀的结论,与徐征明帖子里所说如出一辙,让他面露惊骇,一股寒气顺着脊背攀爬上了神经。 treasure那双从头到尾都十分冷静的眼眸,在大少爷脑海里一闪而过,他心里悄然滑过一句话,“原来这一切真的不是骗局,原来执迷不悟真的是我自己。” 他嘴唇开合几次,人是彻底傻了,错愕得失去了所有的语言。 徐争鸣那两幅画,是现实落进画卷,杀人是真的,目睹凶案后想要复仇也是真的,那些村民们的讨论也是真的。 这一刻他信了。 世界观在他眼前崩塌颠覆—— 另一边,明达市警局。几名警察正在喝茶,他们远远地评价着一行人:“郑哥也是糊涂了,没有证据就出警。” 报案人说的,全程就是一个梦,怎么能当真? 恰在这时,二楼下来好几名同事,他们风风火火走下台阶,见了在喝茶聊天的他们,纳闷道:“啷个,你们不出警吗?天水镇茂竹乡那块地方发现一具尸骨了,疑似十九年前失踪女子卢某,属特大命案,现场还没保护,局里通知了,喊大家尽快出警。你们还有时间喝茶呢,快点和我们一起出发!” 众人一愣,以为自己幻听了。 什么?真出命案了? 众人浑身打了个激灵,一边不敢置信地穿衣带帽,一边风驰电掣地驱车赶往目的地。 命案一出,事情就闹大了,随着痕检、辖区民警和刑警的车陆陆续续赶来,停在坑坑洼洼的山路边,黄色警戒线在狼雁山拉起。 茂竹乡轰动了。 村民们亲眼看到,警察们将一具白骨小心翼翼地放入裹尸袋,这一幕太冲击眼球。 人群嘈杂起来:“真的死人了!真的死人了!包家的山头有死人,几个外乡的娃儿挖出来的!” “你们也听说了?赵浦的婆娘原来不是跑了,是当年就被人杀了,好吓人哦,七刀!”七嘴八舌的声音中,村民们都吓坏了。 村民们胆子大,情绪激动时跟人打架,把人脑袋开瓢也不是没有过,可是把人杀了就是另一回事了。 “到底是哪个杀的,吓死了。警察说,凶手很可能是村里的人。”这个消息一出,村子里的人都怕了,猜忌心慢慢浮现,一个村里普遍都知根知底,谁能想到自己身边居然潜伏有杀人凶手。 杀人埋尸,还能二十年不被人知晓。 这难道不可怕吗? 都是一个村里的,到底是多大仇多大怨。 别说村民了,一开始对梦境之说不以为意的明达市警局,如今也渴望获悉真相。 人声喧闹中,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表情非常不自然。 早在听说警察来了时,警车鸣笛打破整个村子的平静,他心里咯噔一声,飞出许多凌乱。 最初不知道警察来干什么,所为何事,他还能佯装镇定,凑在围观群众里看热闹。 等听说是一具女尸被发现,他眼神中闪过一丝无法掩饰的震惊,整个人手脚发凉,慌张极了。 怎么发现的?明明事情都过去多少年了,他半只脚都要踏入棺材了,怎么会被发现呢? 等事态继续演变,警车越来越多,连隔壁村都跑来看热闹,村民们又如鹦鹉学舌一般给隔壁村复述法医的结论,“尸体上应该有指纹”等诸如此类的话,他脑子彻底乱了。 再再听说,是当年那个女人的孩子,长大后回来缉凶。中年男人差点没绷住脸上的表情。 孩童普遍忘性大,谁能想到,当年五六岁的孩子,居然能记得当年的事情,还有这番能耐! 警察说,是当事人比较早熟,五六岁就记住了一切。村民们却说,是女人怨气太重,才十九年来不间断地给孩子托梦。 一个科学一个迷信。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复仇都是最终结局,令他不寒而栗。 他该怎么办? 跑路,对,他当然要连夜跑路!趁着警方刚发现尸体,他要赶紧跑,悄无声息地离开这里!男人从人群中转身,准备回自己家。 就在这时,他看到两个年轻人站在警察包围区中心,俨然是人群的焦点。 警察非常客气地问:“你们还知道什么?有什么对案子有帮助的线索,都可以说。” 一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眉宇轻皱似乎在回忆,他说:“三个男人,两个我很陌生,一个好像是村里的人,案发时,他拿刀威逼我的母亲,脸上的表情凶神恶煞,眉毛上似乎有一颗棕黑的痣……” 警方立刻唰唰写下“熟人作案”,很大可能是一个村里人引狼入室,伙同两个外人作案。 中年男人吓坏了。 他一颗心吊在嗓子眼,连忙伸出巴掌,捂住了脸上的黑痣。 这颗痣长在他的眉毛边上,有相面师傅说,这个地方长痣的男人胆子大、头脑聪明,朋友多,能闯荡下一番事业。也有相面师傅说,如果一个男人这个地方有痣,预示着一生可能会有一次牢狱之灾……后者他一直当放屁,只听前者,也一直为这颗又大又黑的痣引以为豪。 唯独没想到,当年的幸存者却靠这颗黑痣几乎把他指认! 接下来另一个年轻人开口了,对方语气不慌不忙,全程像是在夸他,可仔细听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警察叔叔,我认为这个凶手非常聪明且心狠手辣……当时村镇上有集市,舞龙舞狮和鞭炮齐鸣的活动,吸引了群里男女老少的注意力,村里几乎空了一半,选择这个时候动手,没有多少目击证人,也不会惊动别人。” 这是天时。 “再有,他选择卢女士杀害,恐怕也不是偶然。卢女士家较为偏远,还是独门独院,她就算惨叫,邻里也不会发现。” 这是地利。 “他不仅自己动手,他还有两个帮手,轻轻松松就帮他制服了两个孩子和一个女人。他用灭门的方式不留一个活口,彻底扼杀掉最后一个目击证人。” 这是人和。 也是为什么,一开始三个男人对女人拳打脚踢,当时应该没想杀人。后来选择动刀子,估计是想明白了:“他”既然是熟人,如果留活口,迟早有暴露的一天。 这个世上只有死人才不会指认他,灭门是唯一的选择。 这条思路也贯穿了他后续的一切行动,让他二十年没有露出破绽。 这一句句话,听在耳里如炸雷轰鸣。 中年男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这个年轻人的说话更直接,说的是他的犯案思路。 他浑身僵硬如同石化。 接下来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那动机是什么呢?” 中年男人听不下去了,他转身就走。因为太急了,他一路跌跌撞撞,脚差点打滑。 他冲回家,关上房门,以平生最快的速度收拾钱财衣物。屋子里,他的老母亲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骂了他一句,“你急着投胎啊!” 中年男人才没空理她,他简单地收拾了东西,才慌里慌张地对母亲说:“如果有人问起我,你就说我一直在外地打工,根本没回来,你也不知道我去哪里了,你也联系不上我!” “没事不要给我打电话!”省得警方通过这条线摸到他头上。 嘱咐完毕,没等老母亲回应,他拿起包就想夺门而出。 他的逃亡之路要开始了。 可惜太迟了,他小看了警方的办事效率,在他脚迈出去、准备出门时,门外出现了好几名警察,听说是来挨家挨户采集指纹的。 他脸唰地一下白了。 一看他大包小包、完全是自投罗网的样子,警察们挑了挑眉,视线再往对方局促的脸上瞟,眉毛间一颗黑痣,显眼极了。得嘞,这下什么话都不用说了,他们掏出一副银手铐:“行了,包鸿志,跟我们走一趟吧。” 三名恶徒,其中一名落网了。 第三十一章 警车往包家开,扬起一小片尘土,茂竹乡人每一个都看清楚了。 他们人傻了,人埋在包家的山里,原来还真是包家人杀的啊?难怪埋自己的山里,敢情是自己的地盘自己放心。 包鸿志双手被铐了银手镯,警方盯他很紧,担心他逃了,抓着他的胳膊一左一右将他夹在中间。村里人眼睛没瞎,看得明明白白,这般如临大敌,不是对普通宵小,而是对犯罪嫌疑人的态度。 连车门开了,都是先上去一名警察,包鸿志后上,殿后的是另一名警察,继续呈现两面包夹芝士。 车子启动,刚驶出去一段路程,猛地一个急刹车。 惯性使然,前座后座齐齐往前扑,要么说警方训练有素呢。犯罪嫌疑人在手,警方连自己的安危都不顾,大掌也要死死抓住嫌疑人。 包鸿志也一个前扑,差点窜到前排玻璃窗,撞个头破血流,他来不及哀嚎,很快被左右俩警察一人一手给拉回来。继续左右为男,插翅难飞。 其中一名老警察还不忘训斥他,“老实点!” 包鸿志敢怒不敢言。 怎么会突然急刹车,原来是有人不要命了,跑到马路中央逼停警车,是一个头发花白、身躯干瘦的老太太。 原来是包鸿志的亲妈。 说是老太太,可包鸿志的亲妈不是一般的小老太,一开始包鸿志准备跑路,出门恰好被警察逮了个正着,她后知后觉,没回过味来。 等警方强有力掏出手铐将包鸿志逮捕,她才反应过来,如遭雷劈,连忙追上。 她一溜烟跑出家门,抄小道来到大马路,快速地逼停警车,然后不等驾驶员反应过来,就砰砰砰地拍车门撒泼起来,破口大骂道:“你们怎么能随便抓人!你们怎么能抓我儿子!你们快放了他!” 她说警方乱抓人,自己儿子孝顺老实,绝对不可能杀人。 警方在诬蔑她儿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