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书迷正在阅读:老婆,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炮灰他又崩副本了、给毛茸茸当老婆[快穿]、路人甲,但逼疯主角[快穿]、白月光们的自救指南[快穿]、攻略反派后成为团宠、炮灰美人他总在外貌焦虑、炮灰身后的男人竟是[快穿]、重生后怀了前未婚夫的崽
大恒:“我只有三两。” 几个衙役见状也将银子掏出来,六个人凑了二十三两半。 徐旺道:“大恒再跑一趟,看他们能凑出多少。” 在河道挖泥沙的百姓瞧见衙役骑着马一趟又一趟,一副焦急模样,纷纷议论开。 “这是发生啥事了,刚才还让大家伙脱衣裳查看身子,莫不是有人得了啥传人的病?” “要真有人得了那病,官差大人早把人抓起来了。” “哎,你们队知道官差大人一趟趟的,是在干啥不?”有汉子问隔壁小队的。 “那个骑马的官差说了个病变啥的,俺也不晓得啥意思。” 众人一头雾水,左右不关自己事儿,转头又聊起哪家姑娘娇俏,哪家小哥儿好生养。 这头马蹄声渐近,大恒带着一大包银子下了马。 “一共是五十两,除了张永明跟刘胜子没掏银子,其他兄弟都掏了。” 张永明、刘胜子是一队监工,两人来得早,看不惯徐旺个后来的,在衙门里混得比自个儿好,平日没少找茬挑事儿,听大恒说筹银子的主意是徐旺提出来的,便当没瞧见似的,把大恒晾在一旁,理都不理。 徐旺听大恒说了,黑着脸道:“随他俩去,到时出了岔子咱们可背不起这个锅。” 他把银子堆在一起,扭头问沈季青:“沈老弟,你看这些银子够不?” “能撑个三五日,但想根治远远不够。我建议徐大哥不要拖太久,尽快将此事上报给姜县令才好。” 沈季青见徐旺犹豫不决,给他出主意道:“让大恒跟我去抓药,徐大哥回衙门禀报姜县令,姜县令是个好官,得知你们自掏腰包为百姓抓药,定不会怪罪,说不定还能得到嘉奖。” 徐旺搓着双手踌躇不定,纠结再三,拍着大腿,下定决心道:“那就这么办!大恒你跟沈老弟去抓药,我回衙门一趟,其余人看好百姓,有腹泻发热的,通通给我揪上岸!” “晓得了!” 县里抓药贵,沈季青想都没想,骑马带大恒直奔岭水镇。 “我眼花了?方才骑马过去那个,瞅着像是沈老板。” “咋可能是沈老板,沈老板这会儿还在县里挖河道呢。” “是官差,前头那个穿着公服呢。” “官差大人来咱岭水镇干啥?也没听说哪家有人犯了事。” “不晓得,瞅着往南街去了,马蹄子都快甩飞了,估摸着应是出了大事儿。” 出来纳凉的百姓纷纷探头,直到马屁股都瞧不见了,这才扭回脑袋。 此时,回春堂。 伙计刚把一位老者送出门,抬头瞧见两位官差骑着马疾驰而来,一脸慌张地跑进屋。 “掌柜的,廖大夫,有官差往咱医馆这头来了!” “慌啥。”徐掌柜瞪伙计一眼,靠回躺椅打算再小憩一会儿,“有廖大夫在呢,我再眯……你说谁,官差?!” 他猛地睁开眼,刚把鞋子穿上,便听见铺子里有人喊:“掌柜的可在?” “在呢在呢!”徐掌柜拎着衣摆跑进前厅,瞧见官差后头站着的沈季青,诧异道,“季青小子?” 廖义平在后院翻晒草药,听到动静进了屋。 “徐掌柜,廖伯父。” 沈季青跟二人打过招呼,没多作寒暄,说明来意后,徐掌柜面色沉重道:“老廖去开方子吧,药钱给个成本价就成。” 大恒本以为半价抓到药便不错了,不想竟以成本价拿到了药材,压不住心底的高兴,激动道:“徐掌柜大义,我代表那些患病的百姓感谢您!” “应该的,只要河道能如期修好,造福的是咱们整个源阳县的百姓。” 半刻钟后,廖义平领伙计配好了药,他将十大包药材装进竹筐,对二人道:“铺子里有味药材存货不够,让季青小子领官差大人去别的药铺问问,实在凑不齐,这些也能顶用,只是药效会慢些。” 大恒道:“多谢廖大夫,我们这就去旁的药铺问问。” 岭水镇共六个药铺,除了南街的回春堂,跟东街的妙仁堂,其余四个都是小药铺,两人一路过去,问过三个小药铺,还没将药材凑齐,便将希望寄托在东街的妙仁堂与华寿堂。 两人率先去了妙仁堂,秦掌柜不在,只曾有仁跟药童守在铺子里。 大恒进了医馆,拿出药方问:“曾大夫,这味药材你们这有多少?” 曾有仁识得廖义平字迹,打眼一瞧便知这药方是廖义平开的,心里便有些不舒坦,连带着脸色也不大好看。 “不多,只能凑出半斤。” 大恒皱眉,旁的小药铺都能凑出一斤多,妙仁堂这么大一个医馆只能凑出半斤,摆明了不想配合。 曾有仁捋着胡子,老神在在。 旁人畏惧衙役他可不怕,说得好听点叫官差,难听点就是狗腿子,在这岭水镇地主乡绅都得给他几分薄面,咋可能惧怕个,连正经官身都没有的小衙役? “我们是在替姜县令办事,还请曾大夫行个方便。” 路上沈季青便把妙仁堂的情况跟大恒说了,他也不敢把人得罪了,只好搬出姜县令。 曾有仁道:“可有公文?” 衙门征收药材都会下发公文,这位若是有,方才进医馆便亮出来了。 公文自是没有,可药材还差两斤多,就这么走了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