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苦木长青(女B男A)、无条件信任gl、标记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门赘A、我的技能是摸尸[无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既然已经知道了后来的路如何,知道自己一生最后留下的声名皆归于「司勋绮语」,那么,还要坚持初心,行走自己本来的路吗? 王徽之目光在他脸上定格了一晌:“你似乎很纠结。” “我不是纠结”,杜牧立在船边,远方的如画青山、偃蹇冰霜尽皆倒映在他眸中,如水墨晕染,“我是在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王徽之觉得他有点莫名其妙:“兴尽而至,此生走到哪里便算哪里,你因何而困顿?” 杜牧沉默了一会,确实觉得此等不愉之事一时半会思考不出结果,便搁置到一边,问王徽之:“你欲往何处去?” 王徽之告诉他:“嘉宾家,吃鹅。” 杜牧反应过来,这个嘉宾应该就是郗超,小字嘉宾,也是王徽之的表兄。 王徽之的母亲郗璇,女中仙笔,是郗超的姑姑,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书法家。 后来活了九十多岁,屡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将夫君王羲之和所有儿子都送走,可谓见证了整个东晋的时空交替,岁月流转。 郗家人都参与了历史上的兰亭集会,郗璇的兄长郗昙,也就是王羲之的大舅子,更是带着《兰亭集序》真迹进了坟墓殉葬,没出几年就被盗得底朝天。 杜牧微微惊讶:“郗嘉宾未曾出仕?他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已经去了桓温帐中了吗。” 王徽之淡淡道:“本来要去的,结果不知为何桓大司马经过京口并未停留,亦未曾拜访当地世家,嘉宾觉得他无理,便暂时不打算搭理了。” 杜牧:“……” 这题他会! 他看了一眼天幕,将评论区往前翻了翻,赫然便发现前段时间,因为谢脁执意要走瓜洲外镇,桓温反正暂时也没什么公务,为了陪同自己新结实的知己,就一道去了,正好和郗家人的行踪完美错过。 杜牧心情复杂,郗超可是桓温未来的谋主,著名的入幕之宾啊,怎么能就此散伙呢。 然而,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他又不在九州书院师生群中,和刘宋帝国众人也是完全不认识,也只能在心中祝桓郗二人自求多福了。 王徽之又道:“嘉宾素来心机深沉,喜好打造自己的名声,所谓「盛德绝伦郗嘉宾」,我常利用这一点让他为我背锅。” 比如吃鹅。 众所周知,王羲之视鹅如命,百般珍爱,曾有过书法《黄庭经》换白鹅的佳话,甚至与鹅同寝同坐,同吃同卧,成天腻在一块,让人怀疑鹅才是他的本体。 所以,王羲之当然严厉禁止家中有人吃鹅。 但架不住烤鹅实在是太好吃的,王徽之偶然吃过一次之后便念念不忘,于是就将歪主意打到了郗超头上。 恰好郗超家养了一群很不错的大白鹅…… 说话之间,船已经停靠在岸,王徽之已经将杜牧理所当然地看成了同行之人:“走吧,去吃烤鹅。” 他走出几步,复又折回头,将一枝花斜插在杜牧的兰雪衣衿之上:“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杜牧告诉他:“杜牧,字牧之。” 时人论交先谈门第,王徽之顺口问了句:“京兆杜氏?” “是也”,杜牧微笑,虽然是几百年后的京兆杜氏。 “想来你已经认识我了”,王徽之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天下无人不识我,我便不做自我介绍了。” 他见杜牧还停留在原地,转而望向四周,并无离去之意,不禁怪道:“你还有甚事?” 杜牧打量一番,最终从树梢间摘下一捧花,犹待浥露与凛雪,从从容容地说:“不宜空手上门,总要带些礼物。” 王徽之欣然叫好,又对他说:“嘉宾的手艺相当不错,你下次想来吃烤鹅,就可以直接过来” “啊这”,杜牧扬眉,“这样不太好吧。” 王徽之鼓励他:“你直接报我的名字就行。” 杜牧心中涌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你这次上门,提前通知郗嘉宾了吗?” “没有啊”,王徽之一脸理所当然,“我人去了那里便是对他最大的尊重,何须提前通知?” 杜牧眉心跳了跳:“若是郗嘉宾不在——” 王徽之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那便破门而入,占其室,据其庐,自行制作烤鹅。” 杜牧:“……” 你究竟是哪里来的强盗啊! 他顷刻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但王徽之已经伸出手,径直将他拉走了,这时候便是想要抗议也不能够。 结果到了那里,很不幸,郗超真的不在家。 看门的小奴告诉王徽之:“郎君听闻桓将军北上荆州,前思后想,已经骑马去追赶桓将军了,愿为其效命。” 王徽之不以为意,他根本不关心郗超,只关心大白鹅。 谁料看门小奴继续说道:“郎君将大白鹅尽数带走,说是早就猜带到王五郎你会上门,不能将鹅留下,白白便宜了你。” 小王献之听说鹅没了,嘴巴一撇,露出了无比失望的神情。 王徽之沉吟片刻,随即当机立断地挥了挥衣袖:“很好,那我们也北上去找桓温!” 他就不信了,这次一定要吃到郗家的烤鹅。 小王献之未料兄长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竟能下如此大的决心,眸中充满了敬佩之色。 王徽之一掷千金,立即雇好了一辆马车,匹配了日行千里的骏马,准备先行赶到桓温的荆州刺史府。 杜牧看了一眼天幕,谢脁还在带着桓温四处游山玩水呢:“我们若是去早了荆州,那边根本没有人。” 王徽之却对此毫不在意:“没有人正好去周边游山玩水,我还未曾去过荆襄地区。” 杜牧无奈,又想想去了荆州前线,没准还能用自己的兵法知识给桓温出点主意,于是决定陪他一起。 …… 另一边,大海之上,陈郡谢氏的船只中。 谢安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本次教导族中子弟的任务,并组织所有小孩都进行了吟咏大海的赋诗,琳琅满目,各有千秋。 除了谢玄因为年纪太小还没入学,陈郡谢氏的众多小不点中,以谢道韫的诗歌为最佳,谢韶次之,万年背景板谢朗侥幸得了第三名,却被小曹植好一通嘲笑。 谢朗忍不住怒了:“有本事你自己写啊,我倒要看看你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写就写”,小曹植才不怕他,毫不怯场地端起笔,潇潇洒洒一气呵成,“喏,写好了。” 谢安拿起纸细阅,颇为惊叹,传给众人也是交口称赞,最后公推小曹植今日的作品为第一名。 李白、王维、谢灵运等大佬们也各自写了一首,最后由王羲之铺纸研墨,将这些诗抄录下来,放在了今日聚会的集子中。 王羲之写字的时候,谢灵运就在一旁等着,等上岸之后,众人都暂住到了东山,便趁夜潜入王羲之房间,偷偷将原件拿走,连夜临摹了一份换上去。 被迫给他望风的王维:“……” 这等saocao作真是让他叹为观止! “曾外祖父不会介意的”,谢灵运一边进行着惟妙惟肖的模仿,一边头也不抬地说,“这份真迹带回去,怎么着也是可以作为传家宝流传后世的存在。” 王维叹气:“你高兴就好。” 王羲之第二日醒来,拎起纸笺看看,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 他用疑惑地目光打量向众人,谢灵运神色淡然,浑然作一副若无其事之态,好像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刻,参赛者们也算是初步熟悉了时代背景,接下来便该思考如何完成副本任务。 如今距离兰亭集会还有好些年,也就是说,他们要重新组织一场与历史上那场迥异的集会,最好是名流汇集,阵容惊艳千古,越璀璨越好。 举办一场聚会,必须要考虑的,无非就是人,地,和预算的问题。 首先是人,该请那些人呢,这个年代又没有一份公认的名士排行榜。 想到这里,众人立刻将目光投向了曹雪芹:“你不是要按照红楼十二钗的标准,推出东晋十二美吗,进度如何?” 曹雪芹将记录本摊在膝上,不则不徐地说:“进度尚可,主要难度有二。一是必须要对所有上榜名士进行画像,流传开来,以便增加榜单的公信力。” 毕竟「十二美」这种东西是很主观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标准,见不到画像只会导致争吵不休。 “我可以画”,谢灵运立刻举手,又转身将王维的手也举起来,“摩诘也可以。” 王维:“……是的,我可以。” “还有剡溪的戴安道也是极为出色的画家”,小曹植提醒他们。 如此一来,画师就算是找好了,只需要找到相对应的名士给他们画像就可以了。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曹雪芹抬手在桌案前点了点,“需要一个榜单发布平台,必须是极具可信度的,这般才能将信息快速传递向四面八方。” 众人面面相觑一阵,这个难度是有点大啊。 “直接将榜单张贴在各处交通要道?” “谢安、谢尚作为江左知名人士,让他们打广告帮忙宣传?” “到客栈找一群说书人,每日说一名排行榜上的名士故事,吸引大量观众?” 【作者有话说】 曹雪芹:搞事搞事搞事,快搞起来 第148章 众人见讨论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一齐将目光投向沈约。 在场的诸位参赛者中,仅有沈约一人担任过帝国丞相,理应精通舆论宣传之事。 沈约却颇感为难, 他可没在梁朝搞过什么排行榜,略一沉吟,提出了一个十分优秀的建议:“专业问题应该找专业人士求助, 不如问问宋祖陛下?” 大家欣然同意。 由于身在副本内的参赛者, 可以随时保持和本位面连通,所以他们很快视线聚焦在了视频那端。 正在吃瓜看戏的刘裕:??? 你们都看朕干什么, 这题朕也不会啊。 然而, 刘宋帝国的各位显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 刘裕乃是传奇缔造者,神cao作频出,光是开设九州书院这一桩事,就堪称万朝最大奇迹。 总之一句话,我们陛下无所不能! “陛下帮帮忙”, 谢灵运指尖抵着下颌摆出一个祈求的姿态, 眨眨眼说,“现在这些问题只能靠你来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