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苦木长青(女B男A)、无条件信任gl、标记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门赘A、我的技能是摸尸[无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这是阿和,檀道济,孤这么多年捧在掌心、一点一点教导出来的将帅之才。可惜,他还太小,暂时做不了独当一面的大将,只能是留给后人的万里长城……” 岳飞听见这个名字,讶然抬头。 见一个锦袍霞冠、气质鲜嫩的少年,神采飞扬,从树梢一跃而下,站在了他面前,翠竹色衣衫一并夹杂着杏黄色剑穗,在风中猎猎飞舞。 因为方才听了岳飞的故事,他的神色有些不好,眼眶也有些红,但整个人看上去,依旧是那种明亮如新雪、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少年。 檀道济带着一点仰慕地看着他,语声清脆地说:“岳将军好!” 岳飞没想到他现在居然还这么小,又想起他未来的人生经历,心情十分复杂。 他最终抬起手,在檀道济肩上轻轻一拍:“阿和好。” 檀道济一脸受宠若惊地看着他。 刘裕笑着把人拉过来,用一种充满骄傲的语气,向岳飞夸耀道:“阿和自从当年京口起义,就随父兄来到孤的军中了,那时,他还是一个小不点。” “他的所有武功战略,都是孤亲自教出来的。” “孤让他做北伐前锋,多加历练,现在封他当冠军将军,等以后打下长安,就给他封侯,是为「冠军侯」。” 身为汉室后裔,他当然知道「冠军侯」意味着什么,由此可见,他对檀道济到底给予了多么深切的期望。 刘裕忽而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了,还没来得及看史书,孤的阿和在未来一定威震四海,建立了盖世功勋吧!鹏举,你快给我们讲讲。” 檀道济也充满期盼地看着他。 岳飞:“……” 确实建立了盖世功勋不假,但是…… 历史漫漫五千年,想要找出一个同自己一般命运凄惨,人生曾经辉煌但终究以极端悲剧落幕的将星,怕也不易。 很不巧,眼前的檀道济正是如此。 然而,对上二人期待的眼神,他又不忍心将事情直言相告,只得沉默了一会,斟酌道:“阿和很厉害,在唐朝时就进了武庙。” 刘裕催促他:“还有呢还有呢。” 忽见天幕一闪: 【新皇帝王莽】:对了,刘义隆还有一桩劣迹,因为担心功高震主,杀了刘宋王朝最后的名将檀道济,污蔑其谋反,极刑处死,全家处斩。 【新皇帝王莽】:檀道济死前,悲愤泣血,长叹:“汝自坏万里长城!” 【新皇帝王莽】:著名的「自毁长城」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刘裕:“……” 他方才没听清楚,刘义隆这狗贼到底杀了谁? 刘义隆如果不杀檀道济,那就是他的好儿子、大宋文皇帝。 刘义隆现在杀了檀道济,在他心中已经是狗贼了。 【北齐神武帝高欢】:如此说来,檀道济的一生和岳飞将军还真有点相似,都是年少就惊艳成名,都是功盖朝野,衷心于自己的国家,却被君王猜疑赐死。 【明摆宗朱翊钧】:檀道济有檀家班,岳飞有岳家军,朝野上下的军队都愿意为他们效命,位高权重,或许这才是二人被迫害的原因所在。 【汉光武帝刘秀】:不会真有人跟昏君共情吧?说到底,害怕功高震主,还不是因为皇帝自己无能! 【汉光武帝刘秀】:@宋仁宗赵祯,说的就是你,险些害死朕的狄青,赶紧出来挨打! 岳飞见王莽已经将事情揭破,索性也不再隐瞒,就此一五一十,将檀道济的一生说了出来。 末了,他见对面二人皆一脸惨然,似是深受打击,遂出言安慰道:“陛下已经尽力而为,做出了自己能为阿和做到的任何事了。” 檀道济虽然惨,但比起他,终究幸运了许多。 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好的帝王,得到了全心全意的对待和信任,倾其所有地彼此奔赴。 刘裕就连死前在遗诏中,都不忘给他加一重保护锁,告诉继承者,檀道济一心北伐,不恋权柄,你可以放心地用。 他立了四个互相掣肘的寒门官员、世家子弟,作为托孤大臣,进行权术制衡,独独没有立最信任的檀道济。 因为刘裕希望他的冠军将军,这一柄他亲手用十年铸就的国之利剑,可以不受任何政治因素掣肘,自由驰骋疆场,策马仗剑江北。 但他终究是错算了。 或许也没有算错,因为,他始终没有看错檀道济这个人,檀道济继承了刘裕的遗志,坚定不移地北伐,抗击北魏,横扫鲜卑。 就连他的死,都是宋文帝刘义隆以伐魏之名,将他骗入朝中,在践行宴上一举拿下的。 刘义隆还在檀道济死后,为此庆祝连日,大赦天下。甚至连身后名都不给檀道济一个清白,将元嘉北伐兵败的责任都尽数推给了他,纵然在那个时候,檀道济已经去世十三年了。 刘裕听完了这些叙述,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件事宛如最后一根稻草,刘义隆的种种行为加起来,已经完全突破他的底线了。 他转头看了看檀道济,小檀将军目光呆滞,显然未从如此惨烈的未来命运中回过神,忽然喃喃道:“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去吧”,刘裕暗叹一声,叫了几个人远远地跟着他,确保他的安全,而后振袖而起:“鹏举陪孤去外面走走。” 岳飞沉静地点头。 他们来到了落日晚照的临安城头,并肩而立,向北眺望。 目光仿佛穿透了大江南北的苍苍烟树,亭台楼阁,穿透了无数的刀剑寒光,风霜雨雪,望见了北方的开封,洛阳,长安。 近千年的时间阻隔,人间王朝换了一代又一代,更迭变迁,可天地自然的风景却依旧亘古如斯。 就连北望的方向,也都是一模一样的。 刘裕本来心思烦乱,这般看了一会,忽而也平静下来,便听见岳飞说:“我此次出战,必为陛下带回延寿之物,以续江山社稷。” 他语气很轻,浸没了漫天静谧的霞光,却一字字有如利刃入木三分,充满了决绝之意。 刘裕叹了口气,伸手按在他肩上道:“辛苦你了。别的倒也无甚,孤只是担心孤走了之后,你又该如何自处。” 岳飞实力再强,终究是臣子,会受到当朝帝王的命令掣肘。 今日刘义隆能违背他的遗诏杀檀道济,难道来日杀不得岳飞? 他甚至可以想象,他颁布的那些政令改革,义熙土断,重用寒士,轻徭薄赋,大开教育之门,阻截世家门阀。 如此种种,恐怕也是人亡政息,江山还不知道要被刘义隆嚯嚯成什么样。 这是刘裕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第一时间,刘义隆就被他从继位人选中剔出去了。 然后他发现…… 好家伙,其他儿子一个不如一个,还比不上刘义隆呢。 而且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即便是找养子继承大统,也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还是算了吧,只能自己活长一点,在有生之年把能做的事都做完、能打完的地盘都打下,别指望后人了,那些都是虚的。 岳飞轻声说:“是我应尽之义,陛下为我做了如此多的事,当是我回报陛下的时候了。” 刘裕看着他,笑叹道:“何谈什么报答不报答的,孤本就是为你而来。” 他望着北方的苍茫河山,眉间凌厉之色一闪而过,又道:“你放心,你参赛期间,孤会留在此处坐镇,倘若有金人想要趁虚而入,孤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刘裕自从成为了位面之主后,第一时间就将刘宋和南宋两个位面,互相连接在了一起,随时可以通过。 岳飞参赛期间,刘裕虽然决定了要留在南宋位面,但如果刘宋位面遇见什么特殊情况的话,他也随时都可以回去。 看起来,他的任务好像多了一倍,需要在两个世界都进行北伐。 但这笔账其实不是这样算的。 两个世界联通之后,他可以筹集到的资源就翻了许多倍,两边的季节小有差异,刘宋位面为了筹集军粮而苦恼的时候,南宋位面这边正好秋收,可以收割一波带走。 南宋的时间线又在他之后很久,即便是不提看史书所获得的信息优势,武器、战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长远的发展。 而且南宋还很有钱,这些都是北伐的战略经费。 再加上…… 位面随时可以连通,就意味着连大军都可以通过,唯一的缺点就是空间通道两头是固定的,从什么地方进去,就得从什么地方回来。 他甚至可以在北伐的时候,将大军藏在另一个位面,只带少量疑兵奔袭,然后在激战的关键时期,忽然将大军放出,打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天幕前的众人:“……” 薅羊毛算是被你薅明白了! 宋祖陛下,当真是在延平化的路上走出去了很远,试图榨干联通位面的所有剩余价值。 此刻,岳飞神色有些怔忪,许久才沉声道:“等我归来,就去送陛下到长安城登基。” 刘裕不觉失笑:“如此说来,孤可是赚大了,不过在南宋坐镇几日,就得到了一位千古名将的真心,愿与孤并肩北伐,为孤出生入死。” 岳飞看着他微笑,没有再说话。 在他的生命中,等待一个像刘裕这样的人出现,已经很久了,久到他以为自己今生今世再也等不到了。 仿佛从最年少时从军起,一路生死行来,转战大江南北,沙场上,古道旁,烽烟中,故城外……他就一直在等待。 等有一个人,能够毫无保留、充满信任地交付后背,能够为一言,奔赴千万里急如星火,等待着一场君臣相得,生死与共,“你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我愿成为你的手中之剑,战至天崩地裂、四海倾塌。” 一个君王,一个挚友,也是一个知音。 但他迎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已,就像那首《小重山》所吟唱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好在,现在他终于等到了宿命注定的这个人。 刘裕对他挥挥手,为他送行:“鹏举加油,孤就在这里见证你的传奇。” “好。” 岳飞带着宋王剑和自己的弓,在他的目送下,转身踏入了崖山战场。 他要给自己的帝王,当然还有刘穆之续命! 两个位面的前途,天下亿亿万万众生的命运,都寄托在他这一次的参赛奖励上,此战只能胜利,不许失败。 青年将军英姿飒沓,拂袖间,似有风波渊沉,霜天跃日,全然是一派风采凛然。 看起来是很好看,但是…… 观众们赫然发现,岳飞虽然进场了,却没完全进,仿佛卡在了一层无形的薄膜中,他不得已,用力挥剑一斩,总算开辟出了一条路来。 岳飞一睁眼,发现自己赫然身在一处内饰朴素、占地甚广的府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