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苦木长青(女B男A)、无条件信任gl、标记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门赘A、我的技能是摸尸[无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众多的生者尚未从这一场生离死别中回过神来,怔怔地看着亲友们离去的方向,一切都寂然无声。 唯有北风,吹断了许多骤然响起的细碎啜泣和低语。 那一方战魂点将碑,依旧矗立在殿前,巍巍然接天摩地,苍然入云,碑上的一个个名字依旧苍茫罗列,只是已经失去了神效,再也不会归来了。 斑驳的血迹盛开在碑顶上,星星点点,绝望的青苔石缝间,忽而伸展出了一枝同样色泽如血的红梅。 那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义士,用心头血开出的道义之花。 郑成功俯身,在碑前郑重行了一礼,而后拈起了那一枝梅花,艳丽的血色盛开在他苍白修长的指尖,仿佛经年的斜阳静影流转,江边日暮霜寒,万籁俱是茫茫。 他轻声说,发布了一条命令: “自今日起,此碑永镇奉天门前,凡到此者,必下马参拜,矢志不忘。” 这一场登基典礼终结,百废待兴,处理完一些过渡事务后,漫长的一日终于结束。 天色将晚时,城中开始飘起了飞雪。 那真是一场很大的雪,白茫茫覆盖四野,风声在飞絮间如箜篌低鸣。天地城楼宫阙,俱是银装素裹,一片雪白。 郑成功随意找了一个高处,独自远望着这座城池,一切都沉寂下来,静默在大雪中,声息全无。 战争的痕迹已经被大雪掩去,全然看不出数个时辰前,这里发生过怎样的惨烈一夜。所有的往事都淹没在了黎明前的长夜中,日出之后,英魂消散,了无痕迹。 “就剩我一个人了啊”,他立在飞雪中,仿佛觉得有些冷,拢了拢衣襟。 一柄伞忽然伸到了他头上,挡住了簌簌落雪。 李定国将他笼罩在伞下,伸手拂去了他肩上发尾的那些雪花,微微蹙眉道:“这般天气,怎么能一个人随意跑出来淋雪,就算隆武陛下不在,你也不能如此恣情妄为……” 郑成功听他大有长篇大论的架势,顿时头疼不已,刚离开了一个管着他的,又来了一个,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解脱。 他望着远方,目光悠悠:“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雪。” 他以前都在南方,最远也就到过南京,可没见过这般大雪纷飞的架势。 当年父皇被囚禁在京师,一连许多年,不知可曾见过这样的雪。 想到隆武帝,他目光扫过城外高耸的战魂点将碑,心情又变得低落起来。 李定国本来要叫他回去批公文,见此便改了主意:“今夜满城飞雪银装素裹,不若回去围炉听雪。” 郑成功淡声说:“不想回去。” 于是,李定国就握住他的手道:“那森森要换上常服,在城中四处走走吗?” 郑成功欣然同意。 他是第一次来京师,很不幸,李定国也是,所以他们一路走来,虽然看似走出了很远,其实一直是在同一片区域里打转。 “我们已经是第三次看见这个石柱了”,郑成功扶额,“到底要往哪里走。” 李定国:“这个,凭感觉走?” 郑成功:“……不是,李宁宇,你还能再荒谬一点吗。” 他一仰头,见许多飞舞的雪花从伞檐抖落,清光挥洒,宛若草际的流萤般明明灭灭:“算了,其实这样随便看看也挺好。” 这一路上,风光优美,宅邸如云,足够欣赏到京师各处与南方的迥异所在了。 李定国静默地为他撑着伞,忽而问:“那日在南京城,你说要带我去什么地方?” 郑成功思索了好一会,才想起了他说的到底是哪一件事:“是郑家旧宅。” 他唇角泛起了一丝微笑:“我从前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就住在那里,本想带你去看看。其实不去也罢,南京连年遭遇烽火侵袭,旧宅已经几近于丘墟尘土了。” 李定国暗自决定回头找人将旧宅重新修葺一下,一边道:“森森快看,那里有一株老树。” 京师到处都是古迹,过往许多年间,将相王侯的旧宅排列如星,错落有致,各擅一段胜景。 眼前,有一棵茶青薄黛色的树木,一看就十分古老,长得苍苍巍峨,如古老的高塔久矗,静默迎向雪中的斜阳。 “树龄似乎有好几百年”,郑成功端详了一会那棵树,“天地无改,而人事易变。也许这棵树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只是我们从外地来,无从得知罢了。” 李定国立刻说:“我可以现编一个给你听。” “嗯,三百年前,有一个人科举总是输。他家中后院恰好种了一棵树,别人就问他,是你的树吗?他说,不,是你的树(输)!” 郑成功不觉失笑,宁宇就是有一种可以将所有愁绪化为无形的能力。 过了一会,他又感叹道:“世事说来这般奇妙,我们之前都没来过京师,却将「直捣京师,灭清复明」,作为一路以来的追求,百死而不悔——其实,对于京师来说,我们才是全新的外来客吧。” “绝非如此”,李定国忽而道。 郑成功疑惑地看着他。 在呼啸的风雪中,李定国将伞向他那边倾斜了些许,温声道:“你不是外来客,是「风雪夜归人」——是这座城池、这个天下,还有我,等待了许久的新主人。” 郑成功轻笑一声,眉间神采凛然:“那我唯有不负天下人和宁宇所望,带着大明走向世界之巅了。” 李定国问他:“具体有何打算?” “大乱方定,先修生养息,待数年后仓廪充实,再征服四方。从此,天下是我,我即是天下。” 李定国想了想,郑重地说:“以后,你要开疆拓土,我就做你手中之剑;要守护生民,我就做国家的护国之砖。” 雪后华灯初上,满城灯火如流,照亮了归路。 …… 郑成功的s 挑战成功,在诸天万朝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引发无数的人纷纷效仿。 大清道光位面的魏源,仗着自己有《海国图志》,准备来个依葫芦画瓢,结果输得相当惨烈。 还有一些自视甚高的位面,也都做出了类似的挑战行动。 然而,无一例外,以惨败告终。 观众们看多了,也不禁纷纷感叹,郑延平的成功之路是不可复制的,如果你不是他本人,那么非常不建议这样做! 在经历了一连二三十个准备出海建国,而又失败的人之后。 观众们终于耳目一新,迎来了一个不要怂,就是干,直接莽上去的挑战者。 此人的进场同样也激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他,是万朝中,第一个亲自出战的帝王。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 刘裕,乃是历史上第一个亲自北伐成功,打下长安,几乎一统全国的皇帝。 到了再下一个,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北伐了。 他之所以没能真正的一统河山,不是因为能力限制,而是因为寿命不够长。 不仅是他寿命不够长,他的心腹谋士刘穆之也是如此。 他北伐在外,刘穆之为他坐镇后方中枢,确保后勤供给和朝中稳定,结果刘穆之一死,刘裕虽然已经把长安打下来了,却因为后方不稳,不得不班师回朝。从此长安城得而复失,只留下了千古长叹。 刘裕策马离去的时候,长安的父老乡亲都拜于道旁,痛哭流涕,让他不要走。 他们说:“我们是遗落在北方胡族的荒外汉民,如今百年已过,终于见到有王师北伐,人人庆贺。长安城的刘家皇陵是您的先祖,请您留下,进驻在这里吧!” 刘裕因为后方无以为继,万般无奈,也只有挥泪痛别而已。 幸好,在宋武帝位面,这次北伐还没发生,刘穆之也还活得好好的。 所以,刘裕本次进副本,就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为自己续命,二是为刘穆之续命。 刘裕以水师起家,一到崖山,如同来到了快乐老家,当场击败张弘范,磨刀嚯嚯准备北伐。 然而此时……同样的悲剧发生了。 他在前面打,反攻陆地,已经从广东一路北上,快到浙江了,结果后面宋军守不住,直接溃退,刘裕被迫撤师回援,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被十余倍的大军围攻而死。 刘裕:窒息.jpg 同样是宋,这个宋,比他自己的宋菜太多了! 刘裕的战绩相当不错,获得了三十次历史长河的垂钓机会。他向郑成功学习,直接就开着船进了历史长河,准备捕捞。 然而,就在撒网的那一刻,长河陡然一阵剧烈摇晃,散发出了巨大的风浪—— 船!翻!了! 过了一会,只见一个空荡荡的小舟在原地摇曳,船上的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刘穆之等人惊呆了,没想到垂钓一下,居然连自家陛下人都没了! 而此时,刘裕的魂魄被拽进了历史长河中,一路飘飘荡荡,来到了三国时期。 这一年,诸葛亮献上了《出师表》,正准备北伐,刘禅十分感动,出城十里,为相父送行。 当此时,一道众人无法看见的透明魂魄从天而降,直接……挤走了刘禅的魂魄,让他被迫漂浮在半空。 刘裕一睁眼,发现眼前的大军正在誓师北伐,气贯长虹! 嚯,刘裕虽然暂时还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但一听到北伐,dna顿时动了,当即就策马挥鞭,来到六军阵前,身先士卒地举起了大旗。 人都到这里了,那肯定是准备御驾亲征啊! “此战朕与诸位同行同往,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我们必将胜利,定要直取长安,还于旧都!” 正准备叮嘱他留下好好守国的诸葛亮:??? 飘在半空中一脸茫然的阿斗:??? 挂从天降? 【作者有话说】 南明时期的英雄豪杰真的太多悲歌,太壮烈了,何其有幸,这片河山之间曾经存在过他们这样的人 郑森森副本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森森会继续发展大明,变成世界第一强国 我一个欢呼雀跃,全订抽奖已经设置好了,冲鸭! 史上北伐最强的君与臣见面了,给阿斗开个挂就是说 裕总这个不会太长,然后就要进入新的崖山挑战者副本了!想想还挺期待,没错,他就是文案上的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