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苦木长青(女B男A)、无条件信任gl、标记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门赘A、我的技能是摸尸[无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帝国崛起第一步,就是开荒! 赵昺觉得很有意思,推着望远镜,四处转转转,观看四面八方的不同风景,忽而镜头一拐,聚焦在苏刘义脸上。 苏刘义尴尬地咧嘴一笑。 赵昺忽而大惊:“殿帅,你牙齿上有颗豆芽!” 苏刘义:“……” 镜头又对准了张世杰,张世杰果断抬袖挡住脸,衣衫飘动,劲瘦分明的手腕上横亘着一根泛旧的小红绳。 赵昺更加惊讶:“太傅大人,端午节小红绳一般只有小孩子才戴,你都这么大了,居然还留着呢?” 张世杰:“……” 他面无表情地伸出手,直接把小皇帝提溜起来,丢到一边。 小皇帝嗷嗷叫着去够望远镜,但怎么也够不到,只好气鼓鼓地蹲在甲板上,盯着面前一盆小番茄。 张世杰也打量了几眼远方,见到满目荒凉,寂寂无人烟。 他生性坚韧,非但没有被此地的艰苦环境打击到,反而充满了斗志:“区区开荒而已,自然不在话下。” 比起崖山的漂泊海上、朝夕无依,在此地众人可以踏上陆地,简直可以算作天堂了。 “开荒自然要开”,郑成功却道,“但是,这里毕竟要作为未来的后方根据地之一,落地之前,得先把行动章程商量好。” 因为他在这方面卓有经验,张世杰直接将发言的机会让给了他:“延平王请。” 郑成功立在船头,海风吹拂不息,席卷着他红衣与玉饰朗朗铮鸣,如同一抹灼人心肺的天边烈阳。 众人都认真倾听。 他目光扫视过全场,徐徐道:“主要有三点。” “一是元兵在外虎视眈眈,妖氛未熄,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打到这里。因此,军务防备万万不可松懈,我们将采用军事屯田的策略,兵农合一,时刻严加戒备。” “二是开荒时,遇见山林大泽等非良田之处,可以适当捕捞,但不可竭泽而渔,等我们走时,不可改变岛上原本的生态环境。” “第三点……” 他顿了一顿,声音陡转凌厉:“只准开垦荒地,不许霸占当地居民的现耕良田,违者杀无赦!” 张世杰对于前两点都接受良好,对于第三点,却实在不是很懂。 但他知道,这种时候为了稳定民心,绝不能当场拆郑成功的台。 当下也目视着自己的一众下属,厉声道:“都依此三条命令而行,听见了吗?” 他转向郑成功,沉声道:“延平王放心,我素来军纪严明……” 当下将军规简略说了一遍。 “还是有些太宽松了”,郑成功微微皱眉,“你不如按照我郑军的军纪来,我执法严格,凡有犯错,无论大小,一应斩之,全队连坐俱死!” 张世杰:“……” 陆秀夫:“……” 你这已经不能叫执法严格了,你这直接叫大开杀戒啊! 二人险些绷不住,交换了一个眼神,最后还是小陆丞相连哄带劝,把他扯到了一边。 来到一片新土地,照例要祭祀天地,宣读神文。 赵昺燃香三柱,身披龙袍,神色庄重,面向大海那头的大宋方向,一字一句地念道:“唯天佑吉,斯地维纲,蔚启大业,振尔吉光……” 孩童稚嫩的声音回荡在海天之间,众人站在海边,眺望着茫茫烟雾尽处,全然望不见家园的方向。 都知道如今已经彻底远离故土,来到了一片新土地,即将开启全新的生活,不禁热泪盈眶。即便是张世杰这样心志坚毅、犹如金铁的人,眉间都悄然染上了泪痕。 今生今世,尚能归否? 若能归去,是生还,还是魂归故里,骸骨回葬? 谁也说不清这些问题的答案。 郑成功想起自己未来攻克台湾,却早逝于斯、抱憾而终的场景,立在风前,手指慢慢扣紧了剑柄。 他在心中轻轻地说: 今生今世,我要崖山与我,俱无遗恨。 军民们平定了情绪,便停船靠岸,准备登陆。 这块土地并没有专门的港口,停泊处甚是陡峭,常人难以逾越。 张世杰一马当先,身姿利落地先行跳下船,掠起一道惊虹。 他回身伸出手:“君实,来。” 陆秀夫一怔,自以为明白了他的意思,双手抱起小皇帝,递了过去。 张世杰:“……我在扶你,你这是要做什么。” 郑成功:噗。 他也轻飘飘跃下甲板,落在一块石头上,对着温文尔雅的小陆丞相伸手道:“陆相公,来吧。” 小陆丞相抿唇一笑,搭着他的手,走到岸上。 张世杰无可奈何,只好顺势把小皇帝提了起来。 他见那边陆秀夫和郑成功并肩而行,凑在一起不时耳语三两句,当即往前快走了几步:“陛下,你也很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吧。” 忽然被代表了的赵昺:“……” 太傅大人,咱就是说,做人就不能坦诚一点吗! 赵昺两眼无神,望着头顶上的海天一色:“是的,朕想。” 郑成功正在告诉陆秀夫,他为何不许军民们侵占当地土人的田地:“这些当地的土著百姓,也是自家子民,还是对他们客气些。” 可能是因为未来是「开台圣王」的缘故,甚至被当地人祭祀封神,数百年来香火未绝。郑成功感觉,自己与台湾这片土地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奇妙的联系与关怀。 他决定对当地土人们好一点,尽可能不去欺凌弱小。 换做下一站的吕宋,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吕宋岛在他那个年代,可是大举屠杀华人的,等于说有血海深仇。 郑成功准备一到吕宋岛,就把当地土著们该抓抓,该用用,臣伏者不杀,至于不愿臣服者…… 对不起,那不叫人,叫做被俘获的奴隶。 张世杰在一边探出头,饶有兴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很期待到达下一站吕宋,可以抓些土人补充兵员。” 毕竟崖山十万军民,说到底,还是普通百姓居多,都是因为感伤时之将亡,愿追随故国流亡海外。 真正训练有素的军士,其实比重并不大。 他们以后又不可能只待在一个地方,还要向外扩张,最后回去攻打蒙元的,自然是军事实力越强越好。 郑成功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你到时候也给我匀一批,我看能不能把我的海五路和山五路商行训练出来。” 张世杰欣然同意,顺带问了一句:“你要什么样的土著?我先记着。” 郑成功告诉他:“山五行「金、木、水、火、土」,专门负责留在陆上采购中转,海五行「仁、义、礼、智、信」,掌管船舶,遍布港口。” “反正你就找那种看起来比较机灵,适合行商的,但又不能太机灵,一看就心思浮动,难安于业的。” 张世杰:“……不是,你这要求有些苛刻啊。” “此事不急”,郑成功淡定道,“先开荒,之后我准备在军民中训练一批人试试。” 眼下,众人的粮食储备已经所剩无几,必须尽快进行种植和收获。 十万军民被分成了若干组小队,对照着台湾南部地图,划分出若干区域。 每个小队自领一块区域,准备开垦荒地。 之前招募过来的农业组和畜牧业组的技术人员,以及从元营里抢走的人才们,也都被打散在各个小队中随行,提供战术指导。 郑成功特别着意进行了屯田的军事化,每相邻的区域之间,必设瞭望台,拟在沿海建堡垒若干,与瞭望台以烟花传讯,同气连枝,互相呼应。 小队中人分为两批,一批负责守卫,一批负责种田,轮流交替,殆无缺闲。 军民们得了清晰指示,个个充满干劲,准备大干一场。 当晚,众人忙碌了一整日之后,插竹为社,斩茅为屋,就地建造居所歇息。 璀璨的星河若一条瀑布,横铺在头顶,万千星辰映入海底,不住地浮动,荧荧离离,折射出一片光华明灭的清梦。 人间的一切都仿佛披上了明亮的霜雪,只要掬手一捧,就握住了满掌的溢彩流光。 张世杰举杯道:“敬劫后的余生!” 陆秀夫含笑补充道:“敬海上的新生!” 郑成功也说了一句:“敬四海八荒,此刻皆共看满天星辰!” 他们相视而笑,神色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悠远,却又被星光染得一片明亮澹荡,眼角眉梢,俱是一派意气风发。 崖山亡国的失利暂时已经远去,新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来路坦坦荡荡,尚有无限希望。 天幕上。 众人望见这一幕,纷纷发表感慨: 【唐太宗李世民】:兵者,气胜也。 【唐太宗李世民】:这群人的精神状态,和崖山时的心如死灰已经大不相同,朕现在相信,他们确实可以创造奇迹。 【唐肃宗李亨】:太宗爷爷说得对哇! 【北齐神武帝高欢】:郑延平确实是天生的领袖之才。 【宋仁宗赵祯】:有的人哪怕什么都不做,站在那里,也给人感觉瞬间就有了依靠。 【宋仁宗赵祯】:况且延平王经验丰富,气场强大,所做的每一个策略都相当明智合理,军民们自然对他万分信赖。 【大秦天王苻坚】:最可怕的是,在崖山中,陆秀夫同样也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宋武帝刘裕】:只要领头人稳住了,下面人心自然而然就稳了,万事迎刃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