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96节

第96节

    郑成功冷笑一声,直视着他:“玉石俱焚?还没到穷途末路,你就先想着以身殉国了?”

    张世杰寸步不让:“拥天子之驾,移跸海外,与亡国何异?我们在长久的飘零辗转之后是怎样一种状态,你一个外人,根本无从知晓,你道为何史书上会有十万人民一起投海?只因我们死也要死在故土,魂归故里——你完全无法理解!”

    他这句话,正正好好戳到了郑成功的内心深处。

    南明永历帝,可不就是慌不择路逃入缅甸,成为天下笑柄的么?

    郑成功神色骤然冷凝,眸中有霜风凛严,如高寒的云中古塔般,无声与万丈碧海青天森然对峙。

    他一字一句道:

    “本王当然理解,天下没有人比本王更理解国破家亡、亲友散尽、流离失所、万念俱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

    “宋之覆灭,是夷狄第一次入主中原,而之后的大明覆灭,是第二次。”

    “我见过兵燹纵横,见过百姓凄凉,见过城破人亡尸骨如山,见过王气凋伤一败涂地,也见过城池作陵谷,广厦变丘墟,千里绝人烟,而我出生入死,极力想要保护的人,终究在我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死去。”

    他的声音陡然扬起,似是压抑不住怒火:

    “但凡你们还有一丝希望,就绝不该放弃,比起一国的存亡绝续,任何所谓的正统之念、故土之思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若是我当年有现在这般的力量,我便是身穿白刃、埋骨成灰,也要拼死护送我的君王南逃……可是,太晚了,等我成长起来,一切都来不及了,那时我看着他在我面前被万箭穿心,我却什么都做不了。”

    崖海之上,潮声如奏。

    郑成功分明坐在这里,却觉得自己像是回到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夜晚,烈火冲天。

    清军乱箭如雨下,他在丛林的掩护下飞快地行军穿行,可是等他赶到的时候,只有炽焰吞天噬地,烧尽了所有的一切。

    隆武帝就躺在那里,身上扎满了箭镞,无声无息。

    郑成功当时呆立了许久,直到灰烬落满了衣衫,心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既然父皇死了,从此我就代你而战,我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驱除鞑虏、反清复明、光复河山,这些你想做,却来不及去做的事,我都会用余生为你一一实现。

    可是……终究是力有不逮。

    如果没有天幕的出现,他将会在两年后含恨而终,以一州之地对抗清兵举国,能高举自身旗帜不倒,就已经是极限了。

    此刻,郑成功的声音轻轻起了波澜:“我是救不了他,救不了大明,可我——”

    他闭了闭眼:“我还想试着来救一救你们。”

    在郑成功看来,崖山是一个还没有走向末路的南明。

    在南明的时代,已经完全无法再从头开始海外建国了,纵然他日后能打下吕宋和其他地区,也只能作为孤悬海上的一个基地,辅助日后反清,而不可能成为海外的又一个「明」国。

    但崖山却不一样,崖山有十万大宋军民,只要这些人在,走到那里都是「宋」。

    忽有一只手伸过来,很轻地抚了一下他的后背。

    郑成功愕然看去,见陆秀夫正望着他,温和如春水柔波的眼眸中,盈盈地漾开了悲伤与叹息之色。

    “我很抱歉听到这些……”

    陆秀夫低低地说。

    泪水从那双清眸中滑落,他倾身过来,给了郑成功一个短暂的拥抱,“你在未来那个与我们今日相似的境地中,一定过得很辛苦吧。”

    郑成功沉默了一会:“最苦的还是鞑子屠刀下的百姓。”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广州之屠……桩桩件件,都是血泪。

    陆秀夫想到了许多被元人屠杀的城池,心中愈发难过。

    张世杰默然许久:“听起来很感人,可是,你连自己的国家都救不了,又怎么能放言救宋呢……唔唔!”

    陆秀夫眼见他又要开口怼人,直接抬袖遮住了他的嘴,不让他再说了。

    他侧眸望向郑成功,抱歉地笑了笑:“能否请……”

    微微一顿,似是不知该如何称呼。

    郑成功:“大明延平王朱成功。”

    陆秀夫微笑道:“能否请延平王先回避一下,我和世杰单独聊一聊。”

    郑成功略一点头,拂袖而去。

    张世杰生气地挣开他的手:“君实,你不会真信了他的话,要去什么台湾、吕宋吧?”

    对此,陆秀夫表示:“人家说得难道不对么?”

    “就是不对,根本毫无道理!”

    张世杰一看他不站在自己这边,顿时大为恼火,宛如一只圆滚滚的河豚,满怀愤怒地坐在原地,实力表演了一个怒发冲冠。

    真. 冲冠。

    他把掉落在地的玉冠捡起,又用眼角余光,斜瞥了一眼自家好友:“陆相公站着不走,还有什么话想说?”

    陆秀夫直接开门见山:“到海陵岛等地绝非长久之计,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苟延残喘而已。唯有驶向海外,找个地方重新开始,或有一线胜机。”

    “世杰是百战之名将,应变战略远胜于我,岂能看不出来?”

    张世杰哑然。

    他心里其实也清楚,海陵岛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然而,他生于北地,对于中原的观念无比浓重,根本不似郑成功这般,一出生就在海外,长年累月在海上漂泊,早就习以为常。

    离了中原的流亡朝廷,如何还能称得上正统?

    而且……

    军民们年复一年地奔波,真的太累了。

    张世杰是涿州范阳人,那里自靖康之耻后,就不再为宋国所有,他年少南奔投宋,从此再也未曾回归过故乡。

    纵然是梦里,隔了山长水远,也未见过一次。

    故乡已远在涛声残夜中,从军又四处征战,从鄂州至焦山,从临安到崖山,所有时间和空间的转换,都已经成了毫无概念的纸上文字,记忆中所剩的,只有无尽的血色。

    他仿佛是一个站在白茫茫雪地中的顾客,仓皇四顾,不见来路,也没有归途。

    正因如此,他先前才会决定使用铁索连环,将船只都连成一片,作最后的殊死之战。

    一时慷慨就义易,十载从容赴死难。

    他有那么一刻,是真的觉得自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再强的百战将军也不过是血rou之躯,如何能十年如一日,孤身扛起一个末日倾塌的帝国?

    张世杰张了张嘴:“君实,我总想着战死之后,还能回到故乡埋骨……”

    陆秀夫没有立刻回应,只是将他拉起来,带到了窗边。

    他抬手遮住了张世杰的眼睛:“你听。”

    在这种视线被剥夺的黑暗情况下,任何一点声响都分外清晰。

    张世杰首先听见,海浪苍茫若擂鼓,一道道风涛奔走似雷霆,银流激浪若星河倒垂,闪烁着呼啸不息的水声,起起伏伏,犹如怒原上不熄如澜的龙吟。

    一片黑暗中,陆秀夫的声音轻轻响起,如同玉石轻叩,深邃而悠远:

    “世杰,光听这波涛声,你能听出,是你家乡范阳的范水,是临安的钱江大潮,还是崖山的海浪吗?”

    张世杰一怔:“不能。”

    陆秀夫轻声说:“天下的江河湖海本无异处,山川亦如此。”

    “若你我此去有幸生还,自域外归来,那便厮杀回头,再朝天阙。若不幸中道沦亡,也不过是就地埋葬,一抔黃土付孤冢罢了。”

    “都说「年年战骨埋荒外」,死在哪里,便葬在哪里,又有何处荒外不能埋骨?”

    被他手心覆住的眼睫,很轻微地颤了颤。

    陆秀夫想了想,开了个玩笑:“至多死后黄泉路三万里,我们加紧赶一赶,魂魄总能重归中原故土的。”

    张世杰顿时被他逗笑了:“三万里路,依君实的骑术,怕不是要耽搁上三年五载。”

    陆秀夫轻笑道:“到时候,还望世杰捎我一程。”

    张世杰也笑着说:“一定一定。”

    笑完之后,他又长叹了一声:“真决定了?”

    陆秀夫抬手在他肩上拍了拍:“世杰莫要问我,问你自己,你才是我们中拿主意的那个。”

    张世杰心想,什么我拿主意,我信你个鬼,你这个人分明满肚子坏水。

    每次陆秀夫只要觉得他不对,就会过来温温柔柔地劝说他,每次都如春风化雨一般,不着痕迹就说动了他改变主意。

    张世杰有时回过神来,只觉得自己不知怎么稀里糊涂就答应了。

    不过,陆秀夫确实也给人很强烈的安全感就是了。

    陆秀夫看起来温和如水,内里却远比他更为坚毅果决,在这种万物飘摇天地倾颓的时刻,为他和全体崖山军民都提供了精神支撑。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宋端宗落水而亡时,海上流亡朝廷就已经要散场了。是陆秀夫拥立了赵昺为帝,一力维持着行朝的正常运转,直到如今。

    在崖山人的心目中,小陆相公是一捧最璀璨的星光。

    天崩地裂之后,当最后的残阳日光坠入了沧海深渊,漫长的永夜自此拉开序幕,他仍旧愿意身化高天之星辰,将流光洒向人间,点燃一簇又一簇的炬火。

    “那就,出海吧。”

    张世杰最终这么决定。

    …….

    然而,虽然决定了先去台湾,再转航吕宋,但究竟如何做,却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要知道,现在这两个地方,可都是不折不扣的落后荒岛,最多只有一些土人存在啊!

    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搬上船带走,未来才有重返中原的可能。

    食品、医药、武器、冶金、纺织、建材……这些都是无比棘手的问题。

    情况跟后世郑成功收回台湾还不一样。

    那时候,他毕竟还有金门和厦门作为后援,还有广泛的东南亚海外贸易,这些才是他获取资源的主要途径。

    但是崖山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