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苦木长青(女B男A)、无条件信任gl、标记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门赘A、我的技能是摸尸[无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奈何江面上忽起大浪,刮起龙卷风,船只尽覆,郑军因此而溃败,不得不南下撤离】 【李定国一方遭遇秦王孙可望背叛降清,军中机密尽泄,无奈之下,也只能退守云南腹地自保,从此与郑军断联】 【本次北伐,是郑成功、李定国的唯一一次,也是南明的唯一一次,能够光复河山的机会,就此错过】 众人看到这里,都是沉默。 有句话叫“时来天地皆同力”。 当一个国家即将灭亡的时候,仿佛万般皆休,就连天意都不站在它那边了。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时乖命蹇”的瞬间。 譬如,此刻郑成功所遇见的飓风。 再如,五丈原的秋风吹落了季汉最后的光辉,三峰山的大雪埋葬了金国最后的希望,玉璧城下一首《敕勒歌》,断送了神武帝高欢的千军万马。 诸葛无命延汉祚,武穆何甘止朱仙。 然而,世上又有这样的一种人,在绝境中仍旧永不放弃,一直战至最后,即便身死魂灭,精神依旧如明灯照耀千秋。 这样的人,便可称之为英雄。 明知不可而为之。 南宋高宗位面,岳飞仿佛感同身受一般,轻轻叹息了一声。 “这个郑延平……” 明明已经猜到了他的结局,却还是难免怀有一丝不切合实际的指望,期盼他能功成。 也许是因为,他们本就是同样的人吧。 天幕上: 【郑成功为了获取一块稳定的后方根据地,再度卷土重来北伐,决定挥师向台湾】 【赶走荷兰人后,他开始大力开荒教化,发展生产建设,被后人赞为「开台圣王」】 【他又派兵保护在南洋上来往贸易的华人行商,不断与西方殖民者作战】 【此时,由于西班牙人在吕宋岛大规模屠杀华人,郑成功惊怒交加,厉兵秣马,决定攻克吕宋,拯救同胞】 【然而——】 【就在同一时间,噩耗接连传来】 【清朝为了断绝沿海人民对郑成功的支援,采取残酷迁海政策,大量人民流离失所,惨不聊生】 【晋王李定国带着仅剩的不到一万人马,在磨盘山设下重重埋伏,欲全歼吴三桂大军。此计部署严密,堪称天衣无缝,却终因叛徒出卖而功亏一篑,不得已只能进行正面作战】 【这是天下汉人对抗满清的最后一次大捷,李定国虽然胜利,却在日夜不休的血战中,折损了太多力量】 【李定国本拟进入滇南再战,适逢军中发瘟疫,死伤无数,已无再战之力】 【他于绝境中,上表祭天,“如大数已尽,孤臣回天无力,乞赐定国一人早死,无害此军民”,遂病死。死前留下遗言,“宁死荒外,勿降也!” 】 【永历皇帝出奔缅甸后,遭逢咒水之难,被吴三桂绞死于篦子坡】 【世子郑经酿下大错,郑成功传信下属将其斩杀,部将纷纷抗命】 【郑成功接连听闻了四桩噩耗,急痛攻心,一病不起,在准备出征吕宋的前夕病逝。死前自毁面容,自称“无面目见先帝(隆武帝)于地下”】 【郑成功死,南明灭亡】 天幕前的观众们:唉。 郑成功这一生,真是典型的美强惨。 终生都铭记当年焚青袍的誓言,未忘先帝分毫。 其实以他的才能和势力,如果放弃北伐,转而一心向海外发展,开疆拓土,定然能成为一方强大的诸侯,甚至自己登基开国。 可是他没有。 他始终奉大明为正朔,始终是大明的延平王。 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 天幕: 【郑成功死后,临国公、大顺皇帝李自成的侄孙李来亨,因叛徒出卖,陷入孤立之绝境,面对清军围攻,自焚于茅麓山,宁死不降】 【一同就义的,还有李自成的夫人高太后】 【在此之前,李来亨的父亲李过,在李自成死后将闯军余部改编为「忠贞营」,矢志抗清,心力交瘁中病殁于庆远城】 【兵部尚书张煌言得知郑成功、李定国二人的死讯,知道抗清已经没有希望,自己成为了世间最后一个明臣,后因叛徒出卖被捕】 【临刑押往杭州,血书“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一诗,从容就义】 【死后葬于西湖畔,和于谦、岳飞并称为「西湖三杰」】 很多人注意到了,那些一连串的“被叛徒出卖”。 李晋王磨盘山血战是因为被叛徒出卖,李来亨陷入绝境是因为被叛徒出卖,张煌言被捕就义,还是因为被叛徒出卖! 这南明政权,简直被叛徒渗透成了筛子啊! 然而众人转念一想,也能意识到南明如今危如累卵的处境。这些背叛者,都是实打实的高层领袖,本身位高权重,却也已经失去了继续抗争下去的动力。 国之将亡,不愿与国同沉沦、只打算明哲保身者,为数何巨! 人性向来如此,又岂是再如何严加防范,就能戒备得了的? 当下,众人也只能默默祈祷郑成功、李定国等人能够逆风翻盘,带着南明走向新局面。 “一定要赢啊”,不少人都在对着天幕祷告,“千万不能让狗鞑子祸害中原!” 当然,万朝中也有不少人都在称赞:“这个张煌言相当不错。” 于谦大家都是了解的,能和于谦并称为三杰的人,一定也是个了不起的英杰。 宋高宗赵构倒是狠狠地欣慰了一下。 每次弹幕中大家谈到于谦,免不了要提岳飞。 一提到岳飞,就是赵构惨遭公开处刑的时候,被朱祁钰全方位吊打。 这次又多了一个张煌言……应该不会总揪着他不放了吧。 没准张煌言摊上的那个永历皇帝,比他还拉呢! …… 南明永历位面。 众人犹如石化一般,难以置信地看着天幕。 晋王死了,延平王死了,苍水先生死了,临国公死了,陛下也死了。 我们最后惨败,被狗鞑子主宰了江山? 很快,各处响起了一片叹息声,恸哭声,与悲愤欲绝的怒骂。 所有人都在绝望中,将目光投向了晋王李定国,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李定国自然也感到心痛,但他毕竟久经战阵,很快冷静下来。 他注意到了一行特别的文字:“永历皇帝出奔缅甸。” 离了大谱了! 自古以来,岂有中原皇帝如丧家之犬一般,跑到别国的国境上避难的? 李定国决定向天幕确认一下: 【南明永历位面. 晋王李定国】:请问仙人,永历陛下是否驾崩在缅甸? 天幕很快进行了回应: 【永历十三年,昆明沦陷,永历帝仓皇出逃,一路进入缅甸境内】 【晋王你发动了南明最后的高光战役,磨盘山血战,之后你屡次进攻缅甸,战无不胜,打算把永历皇帝救出来】 【但永历帝已经被缅人控制住了,缅人害怕你的兵力,就勒令永历帝写信逼你退兵】 【永历帝为了保命,自然是照做不误,连写五封信】 【就这样,你已经打到了缅甸的都城下面,又被永历帝的五封信逼退了回去】 李定国:“……” 南明众人:“……” 天幕前的观众们:“……” 这什么cao作,好窒息啊! 话又说回来,李定国在经历了磨盘山战役之后,麾下基本已经不剩什么人了,就这样,都能孤军深入,打得缅甸闻风丧胆。 真不愧是一代战神啊! 【唐太宗李世民】:朕认为,李定国有资格位列武庙十哲。 【宋孝宗赵瑗】:附议!李晋王怎么着都算得上他那个年代最璀璨的将星,当然,延平王也有资格。 【明宣宗朱瞻基】:可惜武庙都是后世君王定的,清狗不可能将我大明的名将列入其中。 【新皇帝王莽】:何止是李晋王和延平王不在武庙! 【新皇帝王莽】:各位不知道,就连岳王都被清狗皇帝撤出去了! 【宋孝宗赵瑗】:??? 【明宣宗朱瞻基】:??? 【成化大帝朱见深】:??? 【明太祖朱元璋】:咱明天就起兵,给他这个建奴祖宗灭得一干二净! 【成化大帝朱见深】:太祖爷爷威武! 【成化大帝朱见深】:朕的成化犁庭,看来还应该更彻底一些,女真这个部落,朕一定给他们杀得干干净净,一条狗都不留,哪怕是村中的一个鸡蛋黄,朕也要给他摇散了。 【陈文帝陈蒨】: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