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苦木长青(女B男A)、无条件信任gl、标记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门赘A、我的技能是摸尸[无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就连当今的帝王,也被幽囚在深宫之中,外人不能一见。 简文帝萧纲倚在昏暗的绮窗前,长发披散,素衣如雪,望着天幕上的夸赞,极轻地弯起了唇角。 一抹苍白孤冷的微笑,犹如清夜断弦、凉歌照水一般,在他面上浮过。 如星火般照亮了整个幽黑的室内,却又稍纵即逝。 他早已平静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这个风姿独绝、温柔纤皙的帝王,即将在亘古的囚禁中走向死亡。 在幽禁中,身边没有笔墨,他便咬破指尖,在屏风上写诗。 那些诗,后来尽数被叛贼付之一炬,只有极少数,被人强行背下,得以保存了下来,流传后世。 天幕上: 【教主太上皇帝赵佶】:现在于谦还只是下棋,不喜欢可以直接忽略。 【教主太上皇帝赵佶】:要是于谦等一下学琴,也不擅长,岂不是大家成天都要听他魔音灌耳? 【汉光武帝刘秀】:无所谓。 【汉光武帝刘秀】:反正于谦那里过一年,本位面才过一天,忍忍也就过去了。 于谦:??? 他没有那么菜的好伐! 别人也就算了,这个昏德公有何资格嘲笑他! 海风拂面而过,于谦转头看向文天祥:“先生,我想学琴。” 先生看起来并不意外,从容道:“首先,我们需要斫木做一张琴。” 于谦欣然同意。 他在后世见过先生所制的蕉雨琴,铭刻琴诗若干。 先生的好友,前南宋宫廷琴师汪元量,如今被掳到元朝大都,成了忽必烈的御用琴师。 他曾数次来狱中看望先生,彼此弹琴写诗相和。 除了古琴,先生自然也是象棋大师,善作闭目心棋,组建了“江西弈派”。 他后来还见过先生留下的象棋遗局《玉帛金鼎》,还有书法手迹《木鸡集序卷》,丹青若干,都收藏在紫禁城中。 真. 十项全能。 于谦忍不住感叹:“先生,你怎么好像什么都会啊。” 文天祥用最温柔的语气,说着最扎心的话:“为师也想知道,你怎么好像什么都不会。” 于谦:“……” 他只能默默捂脸。 仔细一盘算,宋朝好像确实出了很多全才。 除了先生,还有范仲淹、辛弃疾、陆游。 如果单论文艺方面的全才,甚至更多,什么苏轼、米芾、姜夔之类的。 相比之下,大明就…… “先生千万别因此对大明产生什么偏见”,他语气微弱地说,“我只能代表大明士人的文化底线,其他人不是都像我一样的。” 天幕前的观众:“……” 同样在这些方面平平无奇的大明一众高官首辅:“……” 太过分了! 我们要举报于谦人身攻击! 这个时候,只有正德年间的王守仁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无他。 只因阳明先生,乃是一位文武双全、三教九流、天下万道无所不通的天才,属于能跟文天祥掰一掰腕子的程度。 月余以后,琴终于制成。 文天祥抚琴一曲,以正音律,问于谦:“你想取什么名?” 于谦沉思了会,认真地说:“不如就叫「正气歌」。” 这一次,先生没有被囚禁在大都监狱,恐怕也不会再有那首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对后人来说,或许有些遗憾。 可他转瞬想起那是的环境,“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想起那个暑气、腐气、秽气等七气升腾的囚牢。 就觉得,还是如今这样最好。 “我总觉得,「正气歌」这三个字,对我来说似乎有特别的意义”,先生有些惘然地说。 于谦突发奇想道:“既然这样,先生要不要给自己看一看手相,算上一卦?” 文天祥:? 于谦自有一套逻辑:“先生的文集,我倒背如流,你早期有好几十首诗,都写了那什么算命风水堪舆之类的。我一度以为,是那些算命先生花钱来请你做广告[1]。” 文天祥:“……” 究竟谁给他编的集子,为什么就连这种东西都会流传下来? 他简直难以想象,他在后世人心目中到底成了什么样的形象。 于谦充满期盼地看着他:“先生快来吧。” 请开始你的表演! “没有给自己看相的说法”,先生无奈地说,“我倒是可以帮你看看。” 于谦:“好!” 他握着于谦的掌心,端详片刻:“你一生命途锦绣,炼金淬玉,世事皆全,纵有风波坎坷,也会很快就过去……” 于谦听他越说越离奇,不禁汗颜道:“我的命格哪有先生说的这么好。” 自己后来可是死得老惨了,还连累了全家。 文天祥轻笑道:“是我私心希望廷益命途顺遂,一切皆好。” 于谦低头磨蹭了一会,小声说:“对不起,我让先生失望了。” 文天祥讶然:“廷益何作此言?” 于谦告诉他:“我的结局很不好,和岳王一样,都是被下狱冤杀的。所以,后人将我们并称,说是「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他忽然想起来:“哦对,先生当年也曾被封过少保、信国公,而且在起兵勤王的时候,也曾驻足在西湖畔。” “看来这句诗,应该改成三少保才对。” 天幕前的观众们:!!! 好家伙。 于谦,文天祥,岳飞,三个都是太子少保。 少保这个官职,好像确实成才率很高,这不得让朕的心腹大臣也兼一下? 顿时。 各个位面卷起了一阵册封少保的狂潮: 大魔王嬴稷:“武安君快来,你看着少保这职位,多衬你!” 始皇帝:“蒙恬,能者多劳,寡人来给你封一下少保。” 汉武帝:“冠军侯,朕看大汉的少保一职非你莫属,你快接旨吧。” 曹孟德:“奉孝啊,我大魏的太子少保还得是你来当!” (郭嘉黑人问号脸:我大魏,眼下有太子这种东西?) 天王苻坚:“景略啊,虽然你还昏迷未醒,但这个册封少保的诏书朕已经先写好了,保证你一醒来就能看见。” 晋孝武帝:“谢太傅,你都已经是太傅了,要不朕给你降一级,改授少保吧!” (谢安:???听我说,谢谢你!) 唐太宗:“房相,这少保一职,你休要再推辞。” 宋孝宗:“幼安啊,这是太子少保的册封诏书,你拿好。” 明武宗:“阳明先生,从今天起,你就是大明的王少保!” 嘉靖帝:“江陵啊,别人有的,你也要有,朕也让你兼一回太子少保……那个,你可以先把朕的猫放下吗?” 永历帝:“李晋王你快来,朕立刻给你安排一下少保这个职位!” …… 直到。 有人幽幽地在天幕上发出一行字: 【清高宗弘历】:三个太子少保,岳飞冤死,于谦屈杀,文天祥赴死就义。 【清高宗弘历】:你们确定还要封少保? 众皇帝:“……” 晴天霹雳,一箭穿心! 他妈的,这个弘历早不开口晚不开口,偏偏现在开口。 一阵死寂的沉默后,众皇帝撕诏书的撕诏书,作罢的作罢,假装无事发生过,又坐回了原位。 景泰位面,朱祁钰眉头微蹙。 好像少保这个称号,确实有点不祥! 改一下吧,改成太傅,直接位列三公之首,也不用像历史上那样,等于谦死后再追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