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45节

第45节

    一进门,先是对着文天祥恭恭敬敬行了一礼,而后转头,紧盯着于谦。

    “你这个人的面相真是奇怪”,陈英瞅了他许久,狐疑道,“本该在月余之间横死……”

    于谦:!

    本来,按照在景泰位面的历史发展,他确实会被复辟的朱祁镇下狱抄斩,死于一个月后。

    他忍不住问:“你还看出什么来了?”

    陈英盯着他,揉了揉眼,又走过来掐了两下他的脸:“怪了,真是怪了。”

    他不敢置信地说:“你凭啥能平白多出几十年性命?我看你一身正气,定不是那害人妖邪之流,你究竟做了啥!”

    天下竟有这般离奇之事!

    他感觉从前学的全都到狗肚子里去了!

    于谦:确实离奇,他还真说对了。

    然而……

    谁能想到大明的开国老太公,竟然是一位神棍啊。

    天幕上,朱元璋及时进行了信息补充:

    【洪武大帝朱元璋】:

    “于谦啊,咱的外公,确实有些……神乎其技。”

    “咱小时候,外公经常说以前的故事。”

    “比如他被元兵抓走之后,遇见暴风雨,即将沉船,通过沟通天上的神灵,稳定天气,保住了一船人的性命。”

    “元兵因此对他大为敬重,后来放他离去。”

    “咱把外公的神道碑铭发来,于谦你自己看吧,有不懂的就问咱,咱随时给你解答。”

    【洪武大帝朱元璋】:上传《大明追崇杨王神道碑铭》全文。

    于谦扫了一眼文章,里面讲了几件陈英在崖山遇见神迹,巧妙保全性命的故事。

    他怀疑地看向陈英:“你真会呼风唤雨?”

    陈英“啪”地伸手,往他额头上一盖:“也没发烧啊这娃,大白天怎么说起了胡话呢。”

    于谦:“……”

    文天祥:“……”

    天幕前的朱元璋:“……”

    简直不忍直视!

    老朱对这位外公的记忆,基本都来自于小时候,外公拉着他进行一些早教,给他讲有趣的故事。

    一般都说的是自己在崖山的光辉事迹,一说就是一下午。

    那时候的小不点朱元璋,经常因此而感到心驰神往,激动万分。

    这,甚至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间接促成了他长大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恢复汉家天的一系列行为。

    谁能想到。

    外公的那些故事,居然是胡编乱造,一通瞎吹呢!

    老朱顿觉童年滤镜碎了一地,抚胸长叹不已。

    幸好此时,陈英很快进行了解释:“呼风唤雨,那是神灵做的事,我不过区区一介凡人,最多也就只能预测五六天之后的天气罢了。”

    于谦将信将疑:“明日天气如何?”

    陈英镇定自若道:“白日艳阳高照,至夜间子时转暴雨,刮西风。”

    次日验证,果然如此。

    于谦又测试了他数次,陈英每次都能预测得准确无误。

    对此,他笑眯眯地表示:“所以说,要相信自然真理。”

    于谦:神奇。

    你一个给别人看面相的人,跟我说要相信自然真理?

    “我猜,你也更想相信自然真理一点”,陈英压低声音。

    他第一次露出了无比肃然的神色:“毕竟按照命理玄学来说,文相公他的命理,委实是千般坎坷曲折,改命更是难如登天……”

    于谦默然许久:“事在人为。”

    陈英顺利通过了考验,于谦决定将他拉入自己的计划中。

    他虽然不了解陈英其人,但他对这位一手将大明太祖朱元璋抚养长大的长辈,报以足够的信任。

    陈英后来一直活到了九十九。

    在朱元璋的早期成长之路与人格塑造上,他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肯定是个正面人物。

    而且,从陈英一直追随张世杰、死战至最后才被俘虏的情况来看,他始终心向大宋。

    给自己外孙的教导,也是要复兴汉人衣冠。

    陈英听他道出营救文天祥的意图,纠结半晌,最终深吸一口气,拍板道:“好,这回豁出去,跟你干了!”

    他自认为是个玩世不恭的小人物。

    但小人物,也是有自己的孤勇和坚守的。

    历史上的陈英,几次死里逃生。

    因为不愿再从军旅,为元军卖命,索性选择了隐居,内心一直认定自己是宋民。

    此刻,他想到,之前就没能救得了太傅,今天总还可以努力一把,将文丞相救出来吧!

    大不了赌上这条命便是!

    于谦:“……倒也不必如此,你的性命很重要。”

    万一陈英在这里蝴蝶掉了,他到哪儿去变一个未来的太祖出来?

    “我有一个建康驿出逃的计划”,他告诉陈英,“你既然能够预知天象,选定出逃的日期就交给你了。”

    离开建康,最合理的路线是走覆舟山一带,切进京口,再入海顺流而下。

    一路水流湍急,舟轻如箭,速度很快。

    且沿途多有隐蔽之处,容易逃离元军的搜捕。

    要达成这个目标,最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必须选定一个风向顺利、潮水正劲的日子,这点可以交给陈英。

    第二件事,就比较棘手了。

    于谦修长的手指轻扣桌沿,几度斟酌:“你懂医药吗?”

    陈英微微迟疑:“大概是普通江湖游方郎中的水准。”

    天幕上,朱元璋立刻出来拆台:

    “于谦,咱外公的医术,是吃符箓喝咒水的巫医水准,咱小时候没少被毒害过,你莫要轻信。”

    于谦:“……”

    行吧,这就很难搞。

    参考历史上的发展,邓剡能够留在建康驿,不继续北上,是因为重病无法成行。

    那么,他的先生也必须“重病”。

    至少在脉象上,必须完美骗过元人的医者才行。

    于谦本人对医学不能说一知半解,简直就是一窍不通。

    他决定进行场外求助。

    【明. 景泰位面.挑战者于谦】:请问,有没有一种比较温和的药物,能够在不伤身的情况下,让人表现出沉疴在身的状态?

    众人:“……”

    于谦这什么cao作,我们真没见过。

    居然还能找外援?

    药性温和,不伤身,还要完美装病,如此多要求,你咋不上天呢?!

    片刻后。

    唐太宗第一个回复:

    【唐太宗李世民】:@于谦,孙思邈让朕转告你,洗洗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唐太宗李世民】:他说,世间确实存在这样的药,但绝非你现在的情况能配出来。

    【秦始皇嬴政】:夏无且也是这么说的。

    【秦始皇嬴政】:他教你莫要胡乱搞有的没的。

    【秦始皇嬴政】:这等药剂的用量万分关键,于谦你一个手抖,你的先生指不定就没了。

    【魏武帝曹cao】:孤刚才帮你问了华佗,他亦不建议你贸然尝试。

    【魏武帝曹cao】:华佗说,可能要给脑袋开瓢。

    【西辽感天皇后萧塔不烟】:于谦,朕帮你问了问中亚地区的宫廷医师,他们倒是有一些与中原迥异的医疗方法,但并不适用于你的情况。

    【东晋康献太后褚蒜子】:葛洪先生说,药物的配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冒冒失失行动。

    许多人都在劝阻于谦。

    也有人直接激烈地提出了质疑:

    【宋高宗赵构】:于谦作为副本挑战者,为什么可以随意跟场外沟通?

    【宋高宗赵构】:之前蚩尤和李渊挑战的时候,也没见那两位说话。

    【明宣宗朱瞻基】:这叫合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