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书迷正在阅读: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苦木长青(女B男A)、无条件信任gl、标记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门赘A
他的眼神在许表姐和道南身上移动了一下,不不,应该不会,二哥就算结了婚有变化,也不至于连说媒的事都开始管吧? 大家心里疑惑,但没有多问,只以为她是陪孟秋来的。 一行人落座,只有方平安跟有多动症似的,坐不住,一会儿跑出去叫人上茶,一会儿又说这家的茶点味道不错。 张道南跟他换了个位置,让他边上去,想怎么动怎么动。 他坐在椅子上,心里实在是好奇,偷偷打量对面的人,才多看了两眼,二哥的眼神就扫过来了。 张道南耸肩,主动找话题。 “之前真是多亏了二嫂那份收音机图纸……” 方平安把新要的茶点放在桌上,问:“什么收音机图纸?” 张道南推开他:“没你什么事。” 他对孟秋道:“首都收音机厂根据图纸制造出来的新款收音机,一经面市,就广受欢迎,去年还给我们换回来不少外汇。” “能用上就好,我可是收了钱的。” 张道南笑道:“应该的,应该的,只是几百块钱,说起来还是我们占了便宜。” 孟秋问:“张同志是……首都收音机厂的吗?” “不是,我在外贸部工作。” 说到外贸,孟秋就有了兴趣,她很好奇华国当前的外贸政策。 张道南说:“总体还是积极的。目前我们已经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与贸易关系,西方国家虽然在一些重要物资上还是对我们实行封锁政策,但是一些常规的慢慢有所放宽。除此以外,我们也积极地寻求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往来。” “不过目前的对外贸易还是以进口为主,出口也有,多是粮食、煤炭这样的商品。” 对他们来说挺吃亏的,他们需要的都是些诸如工业生产线、大型的技术设备、重要的工业项目等等耗资巨大的物品,但出口的东西价值却比较低。 所以他们的外汇缺口一直很大。 以往也不是没有想过其他办法,但国外的技术比他们先进许多,就他们有的一些工业产品,国外还真看不上。 收音机算是一次意外的尝试,最开始生产出来是在国内售卖的,后来外交部门的同志带出国,被其他国家的人看见,问了一句,得知是他们国家自己生产的,很是诧异。 外交部门的同志就留意了一下,发现国外市面上的收音机在某些方面似乎并不比他们的优秀。 外交部门的同志将这个情报带回来,他们商讨了一下,决定试一试,在成功卖出之后,便将这款收音机纳入了出口商品名单中。 虽然相对于他们的缺口,一款收音机挣来的外汇只是杯水车薪,但也是一个进步。 “这款名为“飞鸽”牌的收音机目前在国内售卖的数量不多,生产出来的主要销往国外。” 孟秋没有想到那款收音机还有这个后续发展。 “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还可以做一些其他东西?” 张道南问:“什么东西?” “比如……”孟秋张开手,比划了一下,“一种巴掌大小,可随身携带的音乐播放器。” “音乐播放器?” “嗯。” 收音机能卖出去,随身听应该更能吧? 在这个时期,还是唱片流行的时代。唱片有两个缺点,一是价格贵,二是不方便,谁还能随时随地带着个唱片机呀? 随身听就可以。 价格更加低廉,门槛更低,在流行音乐盛行时,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一代可以用磁带,二代cd机,三代可以搞mp3,再往后还有mp4,如果真要做的话,音乐播放器这方面,前景以及“钱”景还是很远大的。 “还有这种机器?” “理论上是可以有的。” 事实上,在她的前世,世界上第一款随身听也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不过是在七十年代末而已。 其中涉及的核心技术,当下还需要再研究研究的就是电池了,如果能提前把锂离子电池搞出来,随身听还能再次升级。 孟秋把这事记在了备忘录上,回头翻翻系统里有没有涉及到锂离子电池的书。 她又问了一句:“这款收音机在国外的售价是多少?” “一百!” “美元吗?” 张道南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咳咳……华国币。” “这么便宜吗?” “便宜?”张道南惊讶,“这还便宜?” “可是咱们和国外不是还有汇率吗?现在的汇率是1:3左右吗?” “差不多,目前是1:3.74。” “哦,也就是说换算成m元,大概27美元一台我之前在一些资料中了解到,m国一个普通人的月工资平均都在2000美元左右。” 一个月工资两千,一台收音机才二十七,还不便宜吗?同时期的华国,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大概在四十左右,收音机却要一百左右。 张道南无奈道:“不是我们不想定更高的价格……” 主要是人家一听是华国生产的,第一反应就是压价,要不是他们软磨硬泡,连这个价格都不一定能有。 “那我们的收音机在性能上面,和他们的相差得多吗?” 这个张道南他们当初研究过:“不多,确切地说,我们的收音机并不差,相比较,也是处于中上水平。” lt;a href= title=醉鱼仔 target=_blankgt;醉鱼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