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书迷正在阅读: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苦木长青(女B男A)、无条件信任gl、标记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门赘A
“是解决了,但前提是这个微处理器能研制出来……” “确实,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难度已经不简单了,这还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看看这里面提到的,如果要研制,其难度都不是翻倍,至少是成指数增长……” “那又如何?你仔细分析分析,按照这个设计思路,是不是可行的……” 大家议论纷纷,在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后,还是统一了意见。 “教授,咱们接下来要研究这个吗?” 张教授老神在在:“你们认为呢?咱们要是做这个,能做吗?” “能!” “我也赞同,这个微处理器太重要了,如果能研制出来,对咱们目前手里这个探测器乃至国家很多项目都大有裨益!” “没错,没难度,咱们得上,有难度,咱更得上!” 张教授拍板道:“行,那咱们就先搞这个!” 大家都道:“好,行!” 有人就好奇:“老师,这个设想是谁提出来的啊?” 张教授卖关子:“作者就在咱们实验室。” “咱们实验室?谁啊?谁啊?” 大家打量起身边同事,嗯,长得浓眉大眼的,难道背着他们私下里偷偷努力? 打量了一圈,有人灵光一闪,看向了孟秋,教授特地把她带过来,还在她在场的时候,拿出这篇论文,不会是她提出来的吧? 张教授公布答案:“没错,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孟秋同志。” 大家很是惊讶:“竟然真的是她?” “她不是学物理的吗?还知道半导体方面的?” “你们忘了,他们之前有个项目,不是还来找张教授借实验室?研究的肯定跟半导体有关啊!” “那不一样啊!” 很多研究都涉及到他们这块啊,可这篇论文提出的想法也太专业了吧?要是不说是她,还以为是他们领域的某个同志提出的。 太令人意外了! 孟秋在大家的打量下,抿嘴笑笑。 张教授道:“接下来孟秋也会加入我们,跟我们一起研究,大家欢迎!” “啪啪啪!” 众人有惊讶的,有意外的,但没人对孟秋一个学物理的要跟他们一起研究集成电路上的事产生怀疑。 这正是张教授想要的。 他故意没先介绍孟秋,而是先让大家看论文。等他们认可论文中的设想之后,再公布孟秋的身份。 要是顺序颠倒过来,大家在看论文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带着偏见。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事还保密着呢,研究所里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事跟孟秋他们有关,她在这方面没有成绩,一开始很难让人相信。 现在就不一样了,作为提出设想的人,她加入项目理所当然。 这也算是他这个西北汉子特有的温柔了,张教授心里夸了自己一句。 微处理器项目组就正式成立了,成员除了孟秋,其他都是张教授他们原先组里的人。 大家都是研究这方面的,很快便上手。 微处理器和集成电路有相通之处,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微处理器是一种集成电路,但并不是所有的集成电路都可以被叫作微处理器。 这也是孟秋从计算器联想到微处理器这个东西的原因,他们计算器里就用到了集成电路。 不过,计算器里涉及的集成电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还算不上是微处理器。相对来说,流星-055无人机里面的才是真正的微处理器。 但流星-055里面的技术难度太大,微处理器也太复杂,以他们当前的条件,很难做出来。孟秋在论文里提到的这种只是流星-055微处理器的简化版本。 孟秋算过了,虽然是简化版本,但对她真正想做的东西来说已经够用了。 所以,眼下的项目很重要,必须得把微处理器搞出来。 孟秋从流星-055课程里学到的,要想做一个微处理器,所涉及的技术大概分为四部分,指令集架构、处理器设计、制造工艺以及最后的封装测试。 制造工艺和封装测试是后面的步骤,他们得先完成指令集架构和处理器设计工作。 有一帮靠谱的队友就是好。 之前研究计算器时,集成电路相关的部分基本上都是她来负责,林师兄他们也很愿意帮忙,但可惜除了邓哥,其他人都不是学这个的,想帮忙也帮不上。 在这个项目组就不一样了。 她提出一个想法,他们就能想到无数种方法去实现。 孟秋自己知道,在半导体领域,她并不是张教授说的天才。她只是运气比他们好,有系统这个外挂,可以了解到更多先进的知识。 她偶尔提出的那些在他们看来或许是“奇思妙想”、“灵机一动”的好点子,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如果没有他们来落地,就永远只是存在于纸面上的设想。 因此,孟秋很谦虚,趁着这个机会,努力和项目组里大家学习更多关于半导体的知识。 她得多学点,只有她自己对这方面了解,才能分辨出系统中那些纷杂的技术哪些对他们有用,哪些适合他们,才能将这些技术最大化地利用好。 孟秋的谦虚,让项目组里的其他人有些意外。 她这个年纪,能提出这样的想法,说是天才也不为过。少年天才,恃才傲物,有什么样的脾气都很正常。大家本来还想过她会不会不好相处,没想到她不仅没有脾气,还这么谦虚好学。 lt;a href= title=醉鱼仔 target=_blankgt;醉鱼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