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书迷正在阅读: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苦木长青(女B男A)、无条件信任gl、标记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门赘A
他走进去,找了几本书,坐在桌前,翻开看了看,不太满意,又拿起另一本。 “咦?” 不知道谁落了一张草稿纸夹在里面,林研究员起先没在意,随手要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扫了两眼,突然顿住。 这个画的是z-1内部结构? 展开草稿纸,再仔细一看,制退器?复进装置?内部组件? 林研究员拧眉沉思,看着看着,不由从口袋里摸出笔,提笔要在草稿纸上写,又连忙停住,找值班同志借了一张空白纸。 他将空白纸展开,对着草稿纸上的数据验算,越算眼神越亮,突然起身,带动凳子在水泥地面上发出刺耳的一声。 林研究员也顾不上,跑到值班同志跟前,急切地问:“你知不知道之前是谁借了这本书?” 今天值班的同志看了看他手里的书,挠头:“没、没注意……” 除了研究所的人,里面的书一般不能借出,只在这儿看的话,不用登记借书信息。 值班同志翻了翻借书登记名单,果然没有记录,最近的一次借出,还是在半年前,就是研究所的人。 他将那一行记录指给林研究员看,林研究员摇头:“不是他。”草稿纸上的字迹分明是近期留下的。 他想想又问:“最近有没有人来看书……不,在我之前,进里间看书的是谁?” 这个值班同志知道:“是孟秋同志,你来之前,她才离开。” 林研究员忙追出去,人早已经走了。 他回忆了一下,在他之前,才离开?难道是刚才路上碰到的那位女同志?孟秋同志?好像没听过这个名字。 草稿纸上的东西不全,某个结构图甚至只画了一半,就没了。在他们这些人眼里,就跟上了一盘菜,吃得正香,把菜撤下去了,这不是让人抓耳挠腮吗? 林研究员问:“这位孟秋同志经常来吗?” 值班的小战士道:“最近几乎天天都来。” 林研究员心里得到了一些安慰,寻思着明天再来守株待兔。然而,第二天他来了,却没等到人,问值班的小战士,今天和昨天值班的都不是同一个人,人家也不清楚。 林研究员昨天晚上想了半晚上,越想越觉得这位同志提出的想法很不错,他不光想知道草稿纸上写的几种方法的后续,更想和这位同志面对面探讨探讨。 竟然不能够。 林研究员这心里更加跟猫抓似的。 他等了一会儿,还是没等到人,不得不先行离开。临走的时候,到底不甘心,撕下一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疑问,落款“林亦寒”,夹在了发现草稿纸的那本书里,将书又放回了原处。 他也不确定,这么个笨方法,对方能否看到,无奈没别的办法,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第二天,他过来,找到书一看,万幸,对方看到了,还真的在底下给他回信了! 林亦寒等不及坐到凳子上,就站在书架边,看了起来。 “妙啊!” “如果能让抢机框和枪机之间的膨胀室发挥‘活塞’的作用,就不需要单独的活塞……” “将缓冲器和枪管轴线放在同一轴线上,理论上就消除了不同轴产生的翻转力矩,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 “不止理论上,好像是有可能做到的……” 林亦寒一边看,一边思考,脑子里灵感迸发,迫不及待地想回去试验。 他夹着书,急急地走了几步,想起什么又停下,拿出口袋里的钢笔,在纸上空白处,留下期待能见一面的请求。 他还不放心,特地和值班的小战士打招呼:“如果孟秋同志到来,请一定要告知她。” 然而隔了两天,他满怀期待地过来,却还是没见到人。 小战士帮他留意了,还让战友也留意了,可惜:“孟秋同志没来,昨天没来,今天到现在也没过来。” 孟秋同志之前几乎天天来,偏偏昨天没来,今天也没来,是有什么事,耽误了吗?还是会迟点过来? 林亦寒面露愁容,时不时看向外面,焦急地等待。 “阿嚏!” 孟秋打了个喷嚏,她并不知道有人在惦记她,此时此刻,她正在省城呢。 阅览室的书虽然不少,但也是有限的,更别提她想知道的多是跟枪械有关的资料,估计还是保密的,根本找不到。 数据不全,孟秋的考试暂时进入了瓶颈期。 正好季二哥休息,前段时间他们就说要去省城,一直没来得及去,干脆就出去转转,换换脑子,说不定能找到新的灵感。 孟秋和季屿就一起来了省城,跟他们一起的还有宋玉茹。 季屿说:“既然去了,不如请之前很照顾你的那位……国庆同志吃个饭?” “好啊,顺便叫玉茹还有她那位同学一起吧。”孟秋说。 季屿道:“好。” 五个人便凑在了一起,在国营饭店坐了一桌。 季屿伸手,自我介绍道:“季屿。” 张剑和余国庆先后和他握手,季屿的目光在余国庆身上多停留了一秒,客气道:“之前听小蝉提起过,你们帮了她不少忙,感谢你们对她的照顾。” “小蝉?” “秋秋的小名,家里人喊的。” 余国庆冷漠脸:哦。 张剑没听出来什么,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之前对孟秋同志有过一些咳咳想法,总觉得这位季同志话里好像有其他意思。 lt;a href= title=醉鱼仔 target=_blankgt;醉鱼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