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绿仙在线阅读 - 第152章

第152章

    他又推她,邱绿哪里敌他的力气,她被他推到地上,又朝他过来,仅仅几步,只觉右脚的脚踝痛的钻心,她摔坐到地上大哭出声,呼吸不畅的张着嘴,泪大滴大滴的掉,手里紧紧的攥着金铃。

    “啊啊……呜……啊啊啊……”

    光是听到她的哭声。

    就觉得,心好像碎裂一般,泛着痛。

    “走,邱绿。”

    他看着她,雨溅了他的泪,他视线越发模糊,抬袖擦自己的眼,定定看着她。

    哪怕是一丁点,他都不想遗漏。

    “快点走,邱绿。”

    他轻声呐呐,声音被她的哭声,四下的雨声,轻而易举的遮蔽。

    “走罢。”

    站起来,离开他,往前走的越远越好。

    莫要再哭。

    莫要因他而流泪。

    世间数不清的人,因名与利留他,又伤他,将他弃若敝履。

    从前他不知因此憎恨了多少人。

    可如今,他心甘情愿。

    他比谁都知道她想活着。

    她受了苦,想要锦衣玉食,最爱金银财宝,想要不吃苦,不受罪的活着,每日吃三餐,睡到日上三竿,将自己养的面容圆润。

    她那夜揽镜自照,对他捏着她脸上的软rou,笑着说,“孟娘说我胖了些,但我觉得这样显得好有福气。”

    当时他只想,若他有,他便会将他有的,全都给她。

    仅此而已的微小之愿,老天爷不替她实现,他便将老天爷没给她的一切全都给她。

    给她满当当的金银财宝。

    每餐满桌子的丰盛菜式。

    供她在他的庇护之下,平安自在,永远无惧无怕。

    可他没有了。

    徒留残破身,什么都没有了。

    “走罢。”

    他看着她,一点点垂下眼,终是再舍不得看她一眼。

    四下河流湍急。

    邱绿哭的全身止不住发颤,她手里紧紧攥着金铃,咬着牙盯着他。

    “……明玉川。”

    “明玉川!明玉川!明玉——”

    他抬起头,紧紧蹙着眉。

    “不要这样大声,若是被发现——”

    邱绿胸腔剧烈起伏,感觉眼里有泪掉下来,她抬袖用力去擦,打断他的话,“我得先问好,我若是走了,你不恨我。”

    “我不恨你,”他注视她,一字一顿,说的用力,“我祝你。”

    好一句祝她。

    邱绿哭笑,连连点头。

    “我便是出去后,与他人喜结连理,生上几个孩子,你祝我。”

    明玉川明显微顿。

    “我与他人定终身,谈情爱,你祝我。”

    邱绿一瘸一拐的走上前,她居高临下的盯着他,用力咽下喉间哽咽。

    “明玉川,你祝我吗?”

    湿透的衣衫之下,他掌心节节攥紧。

    有一瞬间,他甚至希望自己是个彻彻底底的聋子。

    才能听不到这些话。

    他呼吸几次,只觉得心撑得极为难受,好似针扎一般泛痛。

    祝她。

    若她未来当真如她所说。

    祝她,他能吗?

    他视线恍惚,正要抬起,却落到自己残缺的右腿之上,紧攥的掌心蓦的松了。

    明玉川抬起头,他墨发紧贴面颊,脸庞苍白,毫无血色。

    他朝她笑,眼前一片模糊。

    “邱绿,只要是你选的,我便祝你。”

    邱绿大步上前,朝着他的脸就高高的举起了手。

    却在将打上他面颊的刹那,望见他不躲不避的样子,一点点放下了手。

    她呼吸都发颤,用力喘息几次,方用力道,“你背着我!我崴了脚,走不了了,你背着我出去!”

    他闻言,正要蹲下,似是想起什么,又抬头,“我——”

    “什么?”

    “我患了时疫。”

    他声音又轻又淡。

    他果然知道了。

    邱绿抿住发颤的唇,她一声不吭的上了明玉川的后背,环抱住他的脖颈,声音僵硬。

    “还没根据的事情,赶路更要紧,你背就是了。”

    明玉川的身子明显有些不稳。

    他将她背起,忍着右脚的残痛,迈过泥泞地,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心中,却期盼这痛,这重,能跟他跟的再久一些。

    再久一些。

    邱绿埋在他的后背上,她的指尖发颤,紧紧地扣着少年的肩膀。

    “谁跟你说你得了时疫的?”

    “丰充在夜里同我说的。”

    她本以为告密的那个人会是杨荞。

    难怪。

    她就说,明玉川怎么会忽然那样对待她。

    “我以为你厌了我,”邱绿道,“我以为你对世间一切都厌了。”

    如从前一般。

    没了想活下去的念头。

    看一切都没了兴致。

    “怎么会?”他竟笑了,“自心中有你之后,我再没有厌过这世间。”

    “每日光是想到你今日会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睡了多久,想到我送你金银,新的衣衫首饰,想到你笑,朝我逗趣,我光是想到那些,便再没有厌过。”

    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