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但其中很多细节, 必须交代清楚。 毕竟, 这是天齐国的独一份。 如果他们做成了,那天齐国各地就会踊跃效仿。 要是失败了。 只怕各地蒸汽机的推进速度都会减缓。 不是纪元太看重自己,而是作为第一个蒸汽工厂,确实肩负着这样的重任。 更别说,因为对劳役们太好的事,让他成为更多人的眼中钉rou中刺。 听说各地的劳役们都有反抗。 有些地方衙门, 甚至不让他们打听肃州的事。 看来是真的触碰到他们利益了。 纪元摇摇头。 先不管这些。 不过肃州能负担得起那么多劳役的标准劳工费用,是因为蒸汽机,橡胶草发挥了作用。 放在之前,衙门掏空了家底, 也是给不起的。 更别说, 肃州衙门上下官吏的月俸奖金, 他也没少发。 大家天天跟着他加班,也不能连家都顾不上啊。 说到底,还是要提高生产力。 只有提高了生产力,才能有更好地发展。 所以在蒸汽机正式开工之前,他还要把肃州事情捋一遍。 如今的肃州,已经有十五座蒸汽机, 算是重启了十五处井矿, 但即便如此,本地石炭价格并未下调。 一个是因为马上入冬, 肃州的天又冷得早,大家都要囤石炭过年。 二是蒸汽机确实需要大量的石炭。 总体来说,不会因为石炭大量增加,而降低价格。 也因为这个,其他几个观望的地方,估计在年后会大规模修建蒸汽机。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蒸汽机的数量,会成倍增加。 这还只是肃州。 听说晋州府那边的情况更好。 他们还设计出多功能的蒸汽机。 既能帮忙排水,还能帮忙运货。 就连晋州府的焦炭作坊,大概率也会用蒸汽机来代替人工动力。 不过那边具体的蒸汽机数量,纪元还不清楚。 晋州府那边,多半是没跟纪元达成协议的。 换句话说,他们在偷偷建造蒸汽机,根本不会同纪元讲。 这点大家心知肚明,问题也不大。 因为当地的矿工数量极多,他们也有自己组织,也学着肃州这边,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算是双方都有让步。 全国其他地方的蒸汽机也跟晋州府差不多。 纪元知道的,全国也才五十多台。 要说全都有用? 那也不尽然,毕竟技术有高有低,有的地方拿着图纸也不会做,估计还会求到肃州这边。 或者,他们对蒸汽机的兴趣,也就是一时的而已。 为何? 因为要说如今是工业化吗? 那还差得远。 顶多算半工业化而已,一只脚刚刚伸出去。 所以这种情况下,一个需要费时费力建设的蒸汽机,跟低廉近乎不存在的人力来说。 那些豪绅们,还是会选择后者。 反正机器做事,跟人力做事,对他们来说没有区别,只要能做就行。 也就重启废弃井矿这种事,人力实在做不到,他们才会更关注蒸汽机。 打个比方说。 有一块地,如果购买机器耕地,需要花三千两银子,差不多三天可以耕完。 但是用人力的话,一个人一天十文钱,雇个一百个人,干半个月,也就十五两银子。 而且干三天,跟干十五天,对地主来说没有区别。 反正都不耽误春耕。 那对这个地主来说,购买先进的机器那就是亏本的,不如人力划算。 毕竟一台机器的价格,可以雇佣一百个人,给自己做两百年的工。 现在的蒸汽机,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 除非是非用不可的地步,那还是依旧让人当牛马用,也没什么问题。 想要打破这种僵局。 只能从两个方面突破。 一个是蒸汽机的技术,达到人力绝对不能触及的地步。 比如帮矿井排水。 又或者,人力贵到他们不能忽略成本。 只能把目光放在蒸汽机上。 纪元只觉得,各地工人的薪酬还是太低。 所以,水泥厂工人的工资,要大幅度提高。 不说把整个天齐国的人吸引过来。 至少要把肃州的用工价格往上涨一涨。 用工低廉? 做什么梦。 到时候,肃州就会吸引更多人过来做工。 整个河西府的工人价格,都会上涨。 一方面稳定物价,一方面提高工资,才能让蒸汽机发挥作用。 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既有阻力,也有难处。 也因是头一次做这种事,更要提前找好疏漏,省得有人钻空子。 纪元,蔡丰岚,连带着肃州礼司,工司,户司等等一众人等。 总算拿出了个可行的方案。 为了应对以后蒸汽机太多,而出现的种种变故。 这份方案拿出来得有些早。 毕竟肃州也才十几台蒸汽机,全国也不到五十台。 这种情况下,说好听的是未雨绸缪,可也太早了吧? 纪元心道。 那是蒸汽水泥厂还在筹备。 等真正见成效了,就知道蒸汽机是如何在全国各地井喷的。 除了蒸汽机之外,橡胶产业自然也是关注的重点。 蔡丰岚跟刘军主要打理这件事,问题倒也不大,甚至有聪明人在培育更好的橡胶草种子,估计也能形成一个产业。 不出三五年,橡胶草会成为整个河西府的支柱产业。 可惜的是,橡胶草虽然是蒲公英属,但这种蒲公英,只能在河西府地界,以及再往西北的地方种植。 其他各地试着种橡胶草,都没能成功。 只能说,河西府是老天爷赏饭吃,谁也没办法。 所以橡胶行业,都不用纪元跟蔡丰岚去管,河西府知府便会规定好橡胶草跟当地主粮的平衡。 既会保证橡胶的稳定产出,还会保证价格,甚至质量。 毕竟再傻的人也知道,这可都是政绩啊。 河西府知府刚开始管的时候,还怕纪元觉得自己抢他的政绩。 可问了几次,发现纪元跟蔡丰岚,竟然都不介意,还说什么:“河西府各地都能种植,您来牵头,那是最好的。” 知府都沉默了。 只听说过上司给下属任务的,没听说过自己的活要让上司干。 不过也确实,作为河西府的知府,他对各地的情况更为了解。 也因此,知府算是给纪元也顶了不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