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化远三十二年又升到正七品。 一般来说,这样的调令会在年前发出,年后他便升官了。 而那会。 是小纪元的忌日。 在对方弹冠相庆的时候,小纪元死了。 换成了他过来。 或许,他过来,就是为了给小纪元一家找回公道的。 纪元回去的路上,认真分析里面的事情。 一个大肆敛财的捞钱王,为什么能在事发之后,把尾巴处理的干干净净? 这跑路,肯定也不是随便跑的,必然是跑回家中,让家人指点。 放在之前,纪元或许还不明白,为什么要烧了所有文书。 现在却知道,这肯定是背后老练之人给出的主意,如此不留痕迹,就是不想让后来的官员再找到把柄。 厉害如林大人,在紧急赶往正荣县之后,也未曾再发现对方的其他过失。 之前的物证全部销毁,加上该给钱堵口的已经堵口了。 那位县令最后判下来的罪名,不过是失察失职而已,此事可大可小,全看上面的关系。 里面也牵扯人命了? 固然有人命,但那位县令可以直接说不知情,不知道隔壁连绍县的情况,自己也是被蒙蔽。 总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以前萦绕在纪元心头的疑惑,也是在最近才解开的。 纪元看了那么多文书,见了那么多政务,总能从中间窥见一二。 对方三十多,不喜欢有功名的人。 家族确有势力,可以轻易帮他摆平麻烦,并且还知道如何销毁证据。 可见对方的王家势力不会小,甚至是某个大族。 而这位捞钱王则是大家族的小虾米,每年给家族上供,来求以庇护。 对方没有断尾求生,就是因为之间有利益输送。 保捞钱王,就是保他们自己。 而且看对方如此熟练,想来“底蕴”很深。 总而言之,这位捞钱王可能没什么本事,甚至可能是秀才身份。 家族却不错,凭着关系去了正荣县捞钱,自己捞完再给家族分。 这家族盘根错节,绝对不好惹。 姓王。 这朝中,谁家姓王? 纪元稍微一想,就觉得姓王的人实在太多了。 这毕竟是大姓。 一时半刻,还真不好锁定人。 说来说去,还是找到当年的文书最清楚。 就算对方有意隐瞒身份,这些文书也不可能全然不提那位捞钱王姓甚名谁。 可惜的是,他不在吏部,吏部才掌握所有官员的升迁。 纪元推开自家的门。 没关系,他很有耐心。 这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如今,已经算是有进展了。 中秋假期一过,好像所有事都加快进度。 翰林院史官院的庶吉士们已经习惯进度,现在一共三十人处理陈年文书。 按照大家的速度跟拼劲,差不多九月二十左右就可以完成。 剩下的时间则用来彻底整理跟归档。 算下来,时间刚好。 到时候吏部的外派也会陆陆续续下来。 他们这些实习生,真的要去做官了。 到时候,也是各凭本事。 能去哪,去好地方,还是差地方,全看大家的“本事”。 想到以后的情况,这些庶吉士竟然有些不想走。 至少在翰林院史官院,大家还是凭真正的本事做事。 这里面也充实得很。 长官也对他们不错。 而纪元则更加忙碌。 每日除了处理史官院的事,还会被阁臣处喊过去帮忙。 不管文渊阁还是集贤官,基本都会找他。 谁会不喜欢认真做事,人也聪明的状元郎啊。 除此之外,给皇长孙陪读,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因为李首辅把“备课”的事交给他了,下次要讲什么,怎么讲。 李首辅给个内容提要,然后让纪元去找相关的资料,最后汇总起来。 也因此,纪元恨不得每天问李首辅三十个问题。 不过有些问题,楚大学士有空的时候,倒是帮他解答。 那楚大学士虽然喜欢作弄人,可学问确实渊博。 除了他这边的事之外,也要关注程教谕的那边的述职。 程教谕为举人,这次去当掌印教官肯定是破格提拔,流程还是需要些时间。 要说新科进士们羡慕吗? 倒也不一定。 各地府学虽然重要,却也没那么重要,实在是个清闲官。 大部分进士,还是想要个实权的职位。 总的来说,流程还算顺利,估计九月中旬就可以离开。 程教谕一家在京城待了一个多月,再次回来,感慨万千。 但这次升职,总的来说肯定是好事。 更别说程大人八月时也接了个重担。 今年春天突然变温跟大风,让京郊不少房屋损毁。 之前翰林院还因为这些事争执过一段时间。 当时顺天府的官员提前支钱做事,后面报账出问题。 吵着吵着,那修复民居的差事就耽误下来。 一直到事情平了,这才让工部接手。 还是让做事最稳妥的程大人来办。 吵归吵,今年的冬天还是要过,肯定要在冬天来之前,把该修的民居给修好了。 这可是一项重要的差事,若是办好了,以后的升职也是有望的。 程家双喜临门,最近心情都不错。 只是程家小姐程亦珊遇到一点麻烦。 不知谁把纪状元跟他叔父关系不错的事说出去。 尚书家刘小姐没事便找她出去吃点心,还问她纪状元是不是经常去她家。 程亦珊不好多说别人的事,只能打马虎眼。 一直到叔父带着家人上任,对方才好一些。 送叔父上任的时候,她倒是看到纪元了,但这种事她怎么说啊。 最后还是娘亲隐晦讲了。 纪元刚送走程教谕,猛然听到这件事,有些哭笑不得,只道:“只说我太忙即可,如今都九月底了,翰林院事情也多。” 有了纪元这句话,程亦珊也算松口气,总算可以交差了! 纪元也不是说假,送走程教谕之后,翰林院确实忙起来。 年底的时候,朝廷也要盘点啊。 更别说史官院今年整理那么多陈年文书,单是盘点用的目录都一大摞。 这些工作做到最后,颇有些枯燥。 好在确实有成功。 之前礼部交接给翰林院的旧官署也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