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董康等人则在认真做事,同样备考庶吉士的选拔。 他们真的要去投奔纪元了! 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而纪元这里,人情确实不复杂。 除了每天小山般的文书之外,其他也没什么。 纪元则在这上万件公务里,如同海绵一般吸收各类政务的处理方法。 看到不同之处,还会拿出来分享,又或者留在一旁慢慢思考。 他在京城同样没有人脉,有些疑惑,实在不知道该找谁解答。 在纪元苦于没有良师解惑的时候,一封意外的书信来了。 程教谕。 远在建孟府正荣县的程教谕给他写了封信。 信的内容大概是,程教谕已经接到调令,要到另一个地方做掌印教官。 并非教官了,直接做掌印教官。 但是上任之前,要到京城述职。 按理说,他之前以教谕的身份去做教官,直接上任即可,可作为掌印教官,那就不同了。 这么破格提拔的原因? 还能有什么,他教出今年的新科状元纪元! 程教谕还在信里调侃,说多亏有纪元,否则他才不会升官。 纪元心道,不可能只因为自己。 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的籍贯,让吏部注意到下面县城里,还有这么厉害的官员。 程教谕在县学,必然是被埋没了的。 现在紧急召他上任,还是因为程教谕本身的能力。 把几近荒废的县学打理成如今的模样,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纪元看着信件,心里十分高兴。 程教谕差不多八九月份到京城,他到时候肯定会去迎接。 能看到之前的夫子,心情格外好。 而且他有些疑惑,或许就有人解答了? 纪元正想着,没留神史官院来了个不同的人。 纪元多数时间都在大办公室里做事,今日看程教谕的信件,这才回了自己房间。 李首辅进来,看到的就是整齐的桌案,一边是摞得整整齐齐的文书,看样子是整理好的,只等着归档。 另一边是要看的。 那剩下的呢? 李首辅随意拿了一本。 哦,是个吏部呈上来的贪污案,贪污的官员直接被判了问斩,里面加了个纸条,上面是纪元的字迹。 纪元疑惑,此案的金额没有那么巨大,而且不牵扯人命,之前有桩案子涉案金额更多,甚至还害死了人,那个案子的主谋都没死刑。 以及工部的几处工期延迟,处理方法也不同。 还有某某年,番邦小国的来的时候,给了格外优待,为何也没原因? 李首辅还未看完,纪元已经站起来行礼了。 他一时高兴,竟然没注意李首辅李大人竟然过来。 李首辅是个额头发花白,人也瘦的老头,走路悄无声息的。 李首辅朝他摆摆手,坐到主位上,继续翻看纪元单拿出来文书,主动问道:“这几本,为何单独拿出来。” 纪元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搬来一个箱子,眼睛亮闪闪的:“您应该问,这些为什么都搬出来。” 李首辅:? 这是要做什么? 纪元见李首辅坐下来问话,立刻顺杆就爬。 他方才高兴的,就是程教谕来了之后,他这些疑惑可以解答。 但这会明显有更合适的人选啊。 满朝文武官员里。 李首辅是可是最大的官。 这些事他肯定知道! 便是程教谕都解答不了的,李首辅明显也会。 这几次接触下来,纪元感觉,自己还是有这个脸面提问的。 毕竟这状元名头,还是好用的。 李首辅见他态度谦卑,好笑道:“说罢,只回答五个问题。” “不,三个。” 几十份带有疑问的文书。 却只能问三个? 这怎么能行。 纪元拱手,问了个超纲的问题:“首辅大人,为何有些事情的解决方法跟同类型的事情不同,是跟涉案的人员有关,还是跟当时的律法有关。” 李首辅挑眉。 好问题。 这一问,就解决里面大部分问题了。 李首辅随手抽了一本出来:“跟影响有关系。” 拿两个贪污案来说。 前者金额少,也没死人,但主事的人被处死了。 后者金额多,死了两个仆从,主事的人只是被革职。 李首辅让他翻出当年的文书,只看户部的文书。 这才知道,前者金额是小,可耽误了当年的秋收,看似没死人,其实耽误了秋收,还耽误了播种。 这影响不可谓不恶劣。 后者死了人,但那仆从本就是涉案之人,那两人甚至想谋害涉案的官员,好侵吞银钱,这案件就不同了。 后者的案件,还能从刑部的文书里看出端倪。 前者还要去看户部对当年收成的总结。 总之,一个案子,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凡能送过来的文书,都代表事情已经了结了。 很多事情处理方法,不会太离谱。 李首辅简明扼要地讲了,又让他多看当年的卷宗,若还是找不到来龙去脉,就说明文书缺失,需要补上。 当然了,他们如今整理的是化远三十年末的东西,多半缺就缺了。 若是到化远三十八年左右的,必须要认真细致,缺什么就要补什么。 纪元认真听着,恨不得做笔记了,很多疑问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纪元很顺手地给李首辅倒茶,让首辅大人不至于口干,力保让大人心情好些,可以多说点。 李首辅摸摸花白的胡子,眼神里看不出情绪,但明显心情不坏。 “明日起,史官院交给手下的人。” “你跟翰林院其他人,一起准备庶吉士的选拔。” 庶吉士选拔? 他要参加? 纪元还没反应过来,李首辅直接道:“你做考官之一,好好准备吧。” ??? 他? 做庶吉士选拔的考官? 确定是他? 第105章 第105章 从科举结束, 新科进士们去到各处观政。 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时间。 基本上所有的观政进士们,只等着七月初九的庶吉士选拔。 这是他们再次“跃迁”的机会之一。 只要进了翰林院,那以后的前途只会更好。 普通人以为, 科举功名的顺序为秀才, 举人, 进士, 顶多以为上面还有状元最为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