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但先不说这史官院人员流动本来就大。 而且那些文书真的太多, 处理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一般来说, 从入翰林院史官院再到庶吉士过来, 以及放官离开。 能在这期间, 把这些文书能弄明白已经很可以了。 真指望他们全都弄整理好? 想什么呢? 李首辅就没指望过他们。 说起来,这些东西积压了那么久,确实是他心头的一件事。 本想着找个时间,让翰林院上下一起去忙,总要腾个半年出来,上百号人一起整理, 能弄好。 只是这几年,又是武举又是文举,一直抽不出时间。 现在好了,心头的一桩事, 手下还真给办成了。 就跟你明知道, 家里该打扫卫生了, 但最近太忙,让家里小辈帮忙先扫扫。 你指望他把屋子打扫得特别干净吗? 肯定是不指望的,只要地面弄干净,就算成功。 谁知道这个小辈,不仅自己在认真做事,还带着其他小辈一起。 虽说现在还没打扫干净, 但真的像那么回事。 打扫得虽然很慢, 可确实也在做。 这种情况下,你会不会高兴? 更别说, 小辈眼看着成长很是迅速,其他家的家长都羡慕得要命。 你要是李首辅,你也高兴。 所以把小辈的成绩拿出去炫耀,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本想着,纪元能把手底下七八人管好,已经很不错,没想到既能主动争取福利,又能把事情办好。 李首辅摸着胡子,心道,学问好的,见了不少,聪明的也见了不少。 但两者加一起的,纪元却是头一个。 不怪他这么早考虑纪元以后的去处。 谁让纪元这么快能做出成果。 哎,那么多文书,总算有人处理好了。 李首辅心情极佳,让手下注意京城中的话,夸纪元可以,但不要太过,省得让他惹上麻烦。 此话一出,李首辅得力手下便明白,首辅是真的看重这小子。 这小子运气着实不错啊。 也想想,确实是靠纪状元真本事换来的。 这么想着,有一个消息传过来。 那就是纪元婉拒了观政进士们的帮忙,只说七月初九,史官院在翰林院等着他们。 纪元这小子,还真是机灵。 李首辅想了想道:“走吧,要去见皇上了。” 皇上估计也要拿这事打趣。 说不定还会提几句,这么多年的文书,怎么还真给堆到那了。 皇上虽然知道,这些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上司问了,他还是要好好答。 再者,事情都办妥了,还怕什么?! 要是每次来的新科进士们都这么好用,那就好了。 李首辅自己都笑,哪有那么好的事啊。 上面的想法,纪元他们自然不知道。 如今史官院还在认真整理往年的文书。 这些文书数量还是过于庞大。 能在七月之前,把化远三十年的陈年文书整理出来,已经算不错的。 此刻史官院里,谢志福只是发出正常的询问:“纪状元,那些观政进士们是真的想来帮忙,为什么不让他们做啊。” 此话并非指责,而是正儿八经地提出疑问。 别看纪元年纪小,但他们都知道,纪状元可比他们聪明多了。 纪元答道:“来的人太多,其他各部肯定不愿意。” “而且他们冲着可以派官而来,事情做多了,肯定会有怨气,既然这样不如不来。” 那些观政进士们,也分往科的进士,还有新科进士。 新科进士还好点,他们今年才考上,往科还未派官的进士们,肯定着急啊。 他们过来,也是因为看到史官院两个庶吉士被派官了,所以赶紧来“帮忙”。 就像纪元说的,如果对方的希望落空,谁知道又会想些什么。 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断了念头。 原来是这样。 纪元竟然想到以后的事了! 如果放在他们身上,定然以为这是好事。 至少临时减轻了大家的负担。 几个人沉思片刻。 说实话,纪元看着宋留群跟谢志福,总有种看到另一个人的感觉。 那人便是正荣县的县令,聂大人。 他们多是在家里庇护中长大。 宋编修跟谢编修已经二十六七,放在现代年龄都不算太小。 可他们之前的时间里,多数都用来读书,真正的人情交往并不多。 不过想来,有他们家里的帮忙,很快就会成长起来。 事实也确实如此。 前段时间史官院卷生卷死,其中很多东西,都是他们家里给的意见。 最后才汇集成那份《史官院政务方法论》。 所以纪元从来都不多说什么。 他都是用行为来表达的。 五月三十,纪元整理文书的数量也彻底公开。 从十六日开始上班,一直到月底。 纪元竟然整理了整整两千份文书。 前期可能处理得并不快,后来一眼就能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甚至已经认清楚六部官员的字迹。 还能从语气中辨别出是哪位官员起草的文书。 后面扫上一眼,便知道该如何归类,更知道哪个官员认真,哪个官员马虎,具体又应该注意哪些事。 纪元也不吝啬,把这些技巧一一说明,整个史官院分类文书的速度甚至更快了。 更快也就罢了。 大家也算彻底服气。 纪元年纪小,个头比他们高,办事效率还快。 用他的话来说,他比较卷。 这是比较卷吗? 分明是非常非常的卷。 哎,谁要跟这样的人当同窗,肯定很痛苦。 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上班上的太多。 新科进士们,渐渐从学生心态慢慢转到社畜的心态。 偶尔提起读书时,竟然满满的怀念。 史官院这边基本已经稳定。 除了两个庶吉士需要经常出去办手续,以及准备外派之外,其他都很正常。 纪元对此地左右典籍,检讨,以及新来的孔目都还客气。 谢编修跟宋编修自然也跟着和气。 他们史官院不仅是如今最出风头的地方,甚至还是气氛最和谐的地方。 看得其他同科进士羡慕得要命。 一边羡慕,一边暗暗努力。 七月初九的庶吉士选拔! 他们一定会考上的! 差不多二百三十个观政进士,听说只要二十个人。 但他们会试都考了,难道还怕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