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顶头上司有请,自然是要过去的。 纪元先是行礼,又道:“首辅大人,打扰了。” 一进马车,便看到李首辅闭目养神,等他坐稳,李首辅慢悠悠道:“史官院的差事,可还好做?” 纪元下意识看向顶头上司。 他就知道! 蹭上司的车没好事! 还没到上班时间呢!就要汇报工作了! 第102章 第102章 化远三十八年, 五月十七。 新科进士们上班的第二天。 纪元昨天上午状元讲学,下午了解翰林院史官院的差事。 然后,就在今天蹭上顶头大上司的马车, “顺便汇报”工作。 李首辅问他史官院的差事可还好做。 这要怎么说啊。 纪元思索片刻, 答道:“昨日稍稍了解了情况, 还未多看。” 李首辅却不给他回避的机会, 直接道:“最近大半年,史官院的人少,文书都积压着,最好能在新一批庶吉士来之前给整理出一部分。” 李首辅看似是个不兜圈子的,继续吩咐:“至少你要有个眉目,否则越压越多, 到年底只会更乱。” 纪元一愣,他本以为这种顶头上司说话,必然许多弯弯绕绕,没想到说得如此直白。 这样好吗? 自然好啊。 有个有话直说的上司, 比什么都强。 纪元立刻记下, 干脆说了自己的疑问:“下官多谢大人指点。” “昨日见各部文书聚与史官院, 这些文书是否该由我们整理。” 李首辅看了他一眼,又道:“该是阁臣那边打理,不过阁臣多身兼数职,便给了史官院。若有不懂的,寻阁臣处的孔目,他们最为清楚。” 这是纪元昨天就有些疑惑的。 昨天他见了不少各部文书, 而“参政”的权利, 应该是阁臣们所有。 他们这里都是吏官,应该只管撰写整理历史跟文献才是。 不是不可以做对方的差事, 但要明白,是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 看来在朝廷上班,跟在其他地方上班一样,职责划分是职责划分,具体怎么做,也要看cao作。 像整理文书这种不入流的机械工作,阁臣那边不想做,看起来吏官这边也不想做。 所以才堆了那么多。 纪元只是稍微一看,就知道不止半年的文书了。 吏官这边为何不想做? 一是,这不是他们的差事。 二则,能在翰林院吏官院当官员的,要么是一甲前三,要么是终于考进来的庶吉士。 无一不是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 这种“低级”文书工作。 他们自然看不上。 方才李首辅让他找阁臣处的“孔目”,这是不入流的官员,专门负责这些事。 但孔目人少,职位很低,使唤不动人,那些文书只有越攒越多的份。 这甚至是翰林院的“陈年旧疾”。 里面官员多数都知道。 可那些东西也不要紧,堆就堆吧。 反正真正要紧的文书早就拿走了,实在没处理的,也有人再次上奏。 纪元又偷偷看了看李首辅。 他还以为首辅大人说明白了,原来也是含含糊糊,不说清楚啊。 只让他处理文书,却不说有多少文书要办。 等会,他方才以为李首辅说明白了,故而自己也直言不讳。 现在看来,他好像说多了? 李首辅笑,但李首辅也没打算真指望纪元把陈年的文件给整理好,只道:“七月份,新的庶吉士便会选上来,到时候你这人手就多了。” 不说清理之前的文件,至少不要再添新的。 纪元恭敬答,李首辅则看着纪元,心里多半还把他当小孩看待。 如今朝中事多,等他闲下来再亲自指点纪元吧。 这也不奇怪,李首辅今年六十三,纪元不过十五。 李首辅的大孙子都比纪元年纪大。 话音落下,李首辅继续闭目养神,等到了纪元下了马车,李首辅才睁开眼。 小厮小声道:“老爷,您是想亲自培养纪状元?” 李首辅摸着花白的胡子:“看他的天分。” 小厮心里咋舌。 纪状元的天赋还用说? 但又琢磨了下,老爷说的,好像不是读书的天赋? 李首辅被人扶着下了马车。 自然不是读书的天赋。 李首辅眼神深沉。 他对纪元是看好,却也不像楚大人那样看好。 无非是因为,读书科举,跟做官做事,完全两码事。 会读书会科举的,不一定会做官。 他今年六十三,历经十几次会试,也见过十几个状元。 但真正能把事情做明白的却极少。 这些状元刚科举完,就被扔到史官院。 这地方说重要也重要,说一般也一般,只看对方有没有能力,把这小地方打理好。 若能成,那接下来的派官便是实职。 若不成,让他们去教学修学,才更合适。 很少有人知道。 对二甲,三甲进士来说。 七月时的庶吉士选拔,是明晃晃的考核。 而对一甲三人的考核,早就在他们进入翰林院就开始了。 翰林院下一个较为独立的史官院,一甲三人要是能打理明白,说明也有了一地之长的能力。 如果这地方都弄不好,或许真的只会读书了。 李首辅不会放心把地方事务交给他们。 至于,怕不怕他们把这地方弄得乌烟瘴气? 这是不怕的。 毕竟七月之前,史官院里不到十个人,再怎么折腾,也就这么几个人。 如果他们在七月之前便显露出不靠谱,接下来庶吉士们过来,李首辅会派人来管,不用新科一甲插手。 此时史官院里,正式上班的纪元,谢志福,宋留群。 他们三人还不知道。 从今日到七月初九庶吉士考试之前,都是他们的考核期。 做得好了,可以继续管着这里。 做的不好,直接被架空。 暗地里的考核,比明面上的考核更难。 明面的考核至少有个标准,这种暗地的考核,谁都摸不清具体的线在哪。 只能加倍努力才行。 更别说,他们甚至不知道这是考核。 只觉得自己比其他新科进士幸运,不用再参加什么选拔考试,便能直接来翰林院。 他们的起点就比别人高! 纪元看着仰头的谢榜眼,宋探花,开口道:“今日人齐了,大家做个介绍吧。”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