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楚大学士临时拟题的,大家也看出来了。 没想到这考生也看出来了。 第一题明明是让他们答“孝与忠”,他直接上升到对所有人要求的“敦仁守义”。 答的角度确实不同,也写出独到的见解。 本以为是他另辟蹊径。 第二题,出题人分明是想让考生们根据文王待民的态度,让考生借古喻今。 而那考生又绕开出题人的思路,答了先贤是如何视民如伤的,是因为心存乎民与道。 好家伙,这第三题更不得了。 题目明摆着写了,“事君能致。” 自然是要讲如何效忠皇上。 如今皇上身体不好,看多这样的文章,心情肯定会好一些。 这考生呢? 他又又又换了想法。 答的文章看似忠君,也说了可以慷慨赴死。 但要为国家利益赴死。 这三篇文章单看也就算了。 合在一起? 简直是出题人让他答什么,他就不答什么。 如果是一般的考生,大家或许会觉得,这考生没理解出题人的想法,所以找了其他角度,肯定不算错,而且角度也不错。 偏偏三篇文章都是这样,文章写的又这样好,这要不是故意的,那什么是故意的? 最资深的阅卷官已经满头大汗了,身边的其他考官还在夸第三篇文章写得也妙。 甚至夸这篇文章:“丰仪标举,岳岳怀才。” 可以拿这篇文当标杆了! “好一个一身之进退不恤也。” “明明该是慷慨文章,却平和至极,既不大喊大叫,也不作剖心之态,实在难能可贵。” “我天齐国有如此良才,何愁不昌盛。” “此子文章,可评为第一!” “不可!” 那位阅卷官大声道。 他也发现自己有点激动,这才降低声音:“不行。” 为什么不可? 为什么不行? 其他五人直接看过来,脸上都带着疑惑。 这位阅卷官看着自己同僚们,脑子飞快运转。 要怎么说啊? 把其中利害关系说明了? 那才是把这个优秀的考生架在火上考,在场有一个人把这学生的意思说出去,他说不定就会被楚大学士针对,那可是个刁钻的人。 但若不说明,凭此子的文章,评为第一,那是轻轻松松。 自己要找什么借口,把他贬到二甲? 最好还是二甲靠后的名次。 那样试卷就送不到皇上那。 是的,阅卷官还担心,这学生的文章送到皇上那,皇上又是什么看法。 看到一个学生死活都不肯说忠君,或者说,只忠贤君,只忠国,皇上会是什么态度? 换做皇上心情好的时候,估计没什么。 但皇上大病一场,性情是有些变化的,他也摸不准皇上意思啊。 他们这边把卷子评完,还要选前二十或者前三十送到皇宫,此为“送选”,是让皇上也看看。 一般来说,皇上不可能看完所有文章,基本看个前三或者前五。 故而,想要让这个学生平安无事,顺利过关。 怎么也要第五往后。 最后是三十往后,卷子就不会让皇上看到了。 至于这位阅卷官为什么想帮这个考生。 原因也简单啊。 如此优秀的学生,肯定要保。 而且这份书生意气,让人心里忍不住赞叹。 还进前三。 在他眼中,先保住命跟前途吧! 这可比前三重要多了。 如此学生也太过大胆。 这位阅卷官再次擦擦头上的汗,开口道:“或许还有更好的文章,我们再看看。” ??? 八日的阅卷时间,如今已经看了绝大多数。 哪里有更优秀的文章啊。 “你怎么回事,这文章好坏,你还看不出来?” “老陈你也是历经五次会试的人,当了五次阅卷官,难道还分辨不出?” “要我说,这文章必然是第一。” “就是,至少也前三。” 最资深的阅卷官表示无语。 还有一位阅卷官没吭声,因为他又翻看了考生的卷子。 按照他来看,他们中间最资深的阅卷官,不至于这么糊涂,所以肯定有问题。 等他再次翻看,连着一起看,眼睛直接瞪大,不可思议地看向提出反对意见的老官员。 啊,这。 这学生,你的胆子是谁给的啊。 但要说喜不喜欢这考生如此做,答案却是喜欢。 如此聪慧,如此文墨,如此意气。 果真让人心生喜爱。 人都说,喜欢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 此文章,便是这类了。 知道答题人要考生谄媚。 他偏不谄媚。 偏偏要说出心中所想。 书生意气吗? 确实。 可这种,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的这种意气跟自信,更让真正的读书人爱不释手。 没错,看出其中意思之后。 阅卷官更喜欢了! 天知道,他们看到那么多阿谀奉承的文章,心里有多恶心。 想吐的心都有了! 这个考生不同寻常啊! 但同时忍痛道:“我赞同陈大人的意思,三十一名,正正合适。” 虽说会试成绩出了之后,不会直接分几甲,但排到三十一,文章既不会让宫里看到,后续殿试排名又容易进二甲。 可以说,这两位阅卷官煞费苦心。 另外三人则直接吵起来。 大家看了那么久的文章,好不容易见到合心意的。 竟然直接三十名开外?! 这合适吗!? 这正常吗?! 要不是时间不合适,他们肯定会阴阳怪气一番。 你们长点眼睛吧! 不行买个叆叇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