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后续职位的安排,人才的选用,也会参考三榜的名次。 而每上一步,下面都是无数读书人的肩膀。 再厉害的天才,能考上三甲同进士,都能喜上眉梢。 没办法,天外有天。 你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但这世上总有比你更厉害的天才。 再拿蔡丰岚作比。 他在正荣县县学的时候,也做过丙等堂,乙等堂的第一名。 之后遇到纪元。 但纪元也不是个例。 蔡丰岚到了府学之后,一直在二堂读书,就可见,在夫子们心中,一堂的三十人,个个比他要聪明,比他有天赋。 此话说起来残酷,却是事实。 那话怎么说来着,你觉得自己是金子,但京城金碧辉煌。 约莫就是这种感觉。 越是如此,府学这边,就越看中纪元。 而府学的看重,确实给他准备了另一条路。 纪元被喊到府学的时候,看着左右训导两人,就知道事情不一般。 殷博士也在旁边,作为纪元的五经博士,大家相信他更能劝动纪元。 他们要劝的内容便是。 “明年的会试,要不要考虑放弃。” 会试? 放弃? 左右训导,甚至是学政也商议过这件事。 对纪元来说,放弃明年的会试,不失为件好事。 殷博士无奈,直接道:“你们同他说明白吧,让纪元自己考虑。” “你可知三榜之间的差距?”右训导认真道,“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 纪元是知道的。 如果说进士天然比举人,秀才要高。 而如今天齐国的官场,特别是高官,非进士不取用。 这能看出来几个功名之间的差距。 但进士之间,也有分别。 比如一甲,也就是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直接授从六品官员。 榜眼探花为正七品。 再比如二甲,二甲也可入翰林院观政,就是实习,但品级就要以从七品开始。 最后的三甲同进士,也就是人数最多的那种。 一般来说,都是正八品的官职。 等到外派的时候,大多都会授“县丞”的职位。 是的,县令都不是,而是县令的副职。 对一般人来说,考上同进士也可以,至少是进士了。 但对于纪元这种天才来讲,建孟府府学对他就有更大的期待。 至少,也要考到二甲吧? 纪元今年不过十五,让他直接考入全国前三十三名之内,似乎有些为难。 到考到三甲同进士,又有些可惜。 为何可惜? 左训导解释道:“每个榜单的考生都会有个上限。” “前三自不用说,考下来便是六品官员。” “二甲的三十人,还有机会参与庶吉士的选拔。” “到了三甲,上限就低了,若想为以后考虑,放弃明年的会试,对以后的收益更大。” 说白了,天齐国朝廷不成文的规定。 一甲,二甲的功名,会被重用。 三甲的进士,基本不会被重视,以后升官的路会非常艰难。 所以对很多有天赋,但准备不足的学生来说,宁愿不中第,也不想考上三甲。 他们这边的讨论,若拿到外面讲,肯定有很多人酸得很。 旁人趋之若鹜的进士功名,竟然轮得到有人挑挑拣拣。 左右训导确实在替纪元挑挑拣拣。 按照他们的看法,只要纪元再准备三年,必然能得前二甲的名次。 既然这样,不然再读三年。 差不多等于,有一个考试,你现在去考,可能就考个三本,而且考完之后就定下了,不能更改,也没有更高的学历了。 但你再准备三年,能考上顶级院校。 要是这个人只能考三本就算了。 大家也不说什么,考上就万事大吉。 但明明知道,这个人复习几年,肯定可以考到顶级院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再学三年。 三本院校跟顶级院校,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现在说的就是,让纪元明年会试随便考考,直接落榜最好。 等到三年后,再拿出全部精力。 到时候,绝对能一鸣惊人。 右训导甚至还开玩笑道:“万一再学三年,你直接考了会试第一?那可是连中两元。” 以纪元的品貌,到了殿试,皇上一看,说不定直接点他当状元。 毕竟最后的殿试部分,长相也加分啊。 右训导虽然是开玩笑,可这话里的意思,同样是觉得纪元还有潜力。 这样的提议,一般只有在大家族内部,才会如此给自己的子弟铺路。 府学这样讲,就是想真正培养纪元了。 毕竟培养出一个三甲同进士,跟培养出一个二甲进士出身,那可是完全不同的。 纪元的书画,纪元的诗词,再加上他的文章。 知府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纪元应该有更好的前途。 这才有今日的谈话。 纪元明白了大家的意思,有些哭笑不得。 进士是什么大白菜吗,还任由他挑拣。 纪元还笑着道:“我的春秋博士还说,如果我落第了,正好去国子监读书,那样考中概率还更大。” 再加上府学夫子们的安排。 他明年应该直接落第,然后进国子监读书,等三年后再考会试。 这个安排似乎非常合理。 左右训导竟然也点头:“是可以的,今年建孟府推荐生员的名额可以分出来一个。” “先落榜,直接去国子监读书。” “说不定真能考上状元!” “那咱们府学,就出状元了!” 古代的状元,那是妥妥的全国第一。 纪元从全县第一,考到全省第一。 现在大家都给他规划全国第一的路线了! 纪元扶额。 他就那么一说。 殷博士没理左右训导的兴奋,先来询问纪元:“纪元,你觉得呢?你明年想怎么考。” 左右训导也看过来。 按照他们来看,让纪元再学三年,是最稳妥的。 纪元却摇头道:“既然考了,就要认真考。” “再说,我认真考,也可能落榜啊。” 两人沉默,说得好像没办法反驳怎么办。 毕竟会试确实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