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聂县令当了三四年的县令了,听说他明年过年就会离开。 这几年里,他也从青瓜蛋子历练成没那么青的瓜蛋子。 如今让他再回想刚来时的模样,脸都能羞红。 同时,聂县令也明白,为什么他叔父要让他历练,要让他攒政绩。 这些东西都太难了。 这会猛一看到纪元,也让聂县令忍不住回忆当年。 时光如梭啊。 回忆归回忆,该做的还是要做,不管是在城门迎接,还是摆酒席,之后的庆功宴。 都是表明当地县令在乎本地的人才。 这是聂县令必须要做的,也是纪元应该得的。 果然,这些物件引来不少人围观,脸上写满羡慕,口中还有效仿之意。 再看到聂县令给纪元准备的捕快仆从,大家恨不得自己立刻去读书。 自己不会读的,就让自家孩子读。 读书的前途,他们已经看到了啊。 “那是绫罗绸缎吗?可真好看。” “举人肯定要穿绫罗绸缎啊。” “还不用自己买,都是官府送的,连捕快都给他开路。” “那些仆从也不便宜吧,听说纪解元家里很穷的,考上举人就这么好?” “别说举人了,考上秀才就很好了。” 普通人不用,也不会理解什么功利读书好不好。 这些是真正读书人需要考虑的。 他们只要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就可以了。 毕竟读书是肯定没错的。 而眼前有一个活生生的,读书改变命运的例子,就会让无数家长把孩子送去学校。 纪元看着他们,眼前忽然豁然开朗了。 他们在府学里,一会吵什么功利读书,一心科举是对的,毕竟读书就是为了当官。 一会说,读圣贤书就是圣贤书,如果为了科考读书,那就没意思。 可这些所谓的讨论,好像有些偏离实际情况。 再多的讨论,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放在这一家一户身上。 告诉他们,读书很好,读书能改变命运,这就足够了。 至于以后,读到秀才举人也没官做,那就是另一个阶级的烦恼。 如果可以让更多人可以读书。 那纪元很乐意做这个榜样。 表率乡里。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捕快仆从们忍不住看过来。 这就是纪元啊! 上次见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模样,三年不见,都长大了。 而且,他如今已经是举人。 甚至还是解元! 也就是举人里的第一。 没记错的话,他童试的时候也是第一? 这样的人,是不是做什么都会成功? 赵夫子被扶到第一辆马车上,不少人看着纪解元如此尊敬夫子,心里也渐渐种下种子。 尊师重道,这肯定没错。 等他们家孩子去拜师的时候,也要如此尊敬夫子才对。 纪元跟郭训导拜别,这才上了马车离开。 正荣县的交际应酬结束了,安纪村的交际应酬还要继续。 纪元刚要头疼,赵夫子就道:“安纪村大变样了,或许你还不知道。” 大变样? 他真的不知道啊。 不对,大海小河好像提过一嘴,但那时候事情多,也没说太仔细。 安小河今日也回村里,乡试没考上的秀才们,也会在家歇息几天,之后再回县学。 所以他们把安小河也接上,一起回村里。 安小河听纪元问起,下意识拍手:“一直想跟你说来着,都给忘了。” “咱们村,现在可有钱了。” 为何有钱? 纪元是明白的。 安纪村青储料的买卖绝对极好。 虽说,正荣县又出现几家卖青储料的,但谁让他们是第一家,老顾客极多的。 很多人户都是买不到他们的青储料,才去其他地方买。 不出意外的话,这青储料都要形成一个行会。 但这些钱,真的用到实处了吗? 马车行走没多久,纪元确定了。 用到实处了。 此地的官道明显被修缮过,纪元惊喜地看向赵夫子跟小河。 两人同时点头:“都是用青储料的银钱修的。” “不仅如此,按照你之前的计划,咱们村的水渠也修好了,各家田地用水可方便了。” “村里的路也修得差不多。” “咱们村的人口都增加不少,很多人过来投奔。” 纪元看着车窗外面。 因为道路修好了,水渠修好了,再加上各家都买得起耕牛,所以耕地的面积大大增加。 一眼看过去,之前的荒地都种上庄稼,如今九月十六,还能看到田地上翻耕的村民。 大批的秸秆都顺着这条路往安纪村里面拉。 纪元忽然意识到,又到了做青储料的时间? 安纪村的变化,就是这几年村里做青储料挣钱换来的,他们的生活也在逐渐变好。 听说有勤快的人家,准备过两年盖新房呢。 对认真做事的天齐国百姓来说。 有新房住,有田地,有饭吃,这已经足够了。 而他们的生活,也在一年一度的做青储料活计里慢慢改变。 纪元看着行走的牛车,地里的秸秆,心里慢慢踏实下来。 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无论谁又得了什么功名,只有这麦田跟秸秆能让人真正地心静。 终于到了安纪村,而此刻来迎接纪元的,并非许多官员,而是村里的村民。 他们看向纪元的时候,眼神更加热切,并非因为他考上了解元,而是因为他给安纪村带来的改变。 一年年下来,只有安纪村自己人才知道,他们从中获利多少。 不管纪元是秀才,还是解元,他们都会过来迎接。 毕竟安纪村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他带来的。 已经六十一的安村长,已经在找接替自己的人,他走路也用上了拐杖,但还是在别人搀扶下快步走过来,看到纪元第一句便是:“元哥儿,你终于回来了。” “看看,这就是你做的青储料,带来的变化。” 纪元自然看到了。 整齐的道路,流淌的水渠,都是安纪村的变化。 就连村民们的衣服也变得干净整洁很多。 村民们看向纪元的眼神,除了感激,还有兴奋。 如果说做青储料的头一年,他们还没意识到什么。 而这些年的青储料做下来,大家都明白,纪元给他们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纪元笑着道:“我是出个主意,但做事的还是你们。” “不用这样感谢我的。” 安村长摇摇头,他家早就备好热饭菜,还把赵夫子一家也请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