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不过现在也差不多了。 只要提到小三元,便知道是他。 岳昌的跟班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小心翼翼靠近。 纪元能察觉到对方的眼神,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发现不了。 但要说在意吗? 也还好。 反正恨他的人不止一个。 李锦甚至还道:“不遭人妒是庸才。” 话虽直白,却也没错。 只是纪元也没想到,刚开学一个上午,岳昌竟然就请假了,说是身体不适,还需要休养。 有人说他是气得很了。 之前乡试过后,他就卧病在床。 想想岳昌毕竟也才十二,那么多打击,确实经受不住。 至于他什么时候回来? 估计就要病什么时候养好了。 纪元对此并没什么说的,倒是拉着李锦他们,继续加强身体锻炼。 不仅骑射要练好,身体也要健康。 否则学没上完,身体先垮了。 正式上课之后,纪元时间更加紧张起来。 他课程本来就满,现在又额外多接了差事,再加上名声在外,不少人都等着他润笔的第一本书印出。 好瞻仰他的墨宝。 如此情况,纪元只能更加用心抄书。 既不好丢了颜面,也不好辜负大家的期待。 周家书坊对纪元虽有优待,但印书并非小事,纪元头一次润笔,还是选了更稳妥的书籍。 这是一本两广夫子写的一本诗词教程,名为《陈家诗词格律感悟》。 在他们当地卖得很是不错,周家书坊托人买了印书权之后,又让本地夫子加以修改,把里面两广地区的词汇转为建孟府本地能听懂的语言,这才准备印刷。 印刷之前,必然要找润笔先生重新抄录。 这本书虽好,但如今科举不重视诗赋,故而销量不可能很高。 当然了,也不会太低。 完全地中等水平。 此书交给第一次做润笔先生的纪元来说,十分合适。 周家书坊也把价格开到十五两,两个月内抄完即可。 两个月的时间并不长。 一般润笔先生都有学业要忙,不可能专心抄录。 纪元也是如此,他的课甚至更满。 再则,何为润笔先生,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那其中细则呢? 现代人早就习惯印刷整齐的书籍,字迹大小,笔墨深浅,可以说分毫不差。 若把现代随便一本印刷好的书籍放到古代,都会让人大呼神迹。 可若放到古代,虽说是雕版印刷,但雕刻也是工匠刻的。 工匠刻的时候笔刀再稳,也是按照润笔先生的字迹下笔。 既然是人写的,难免会有疏漏,难免会有字体不好,以及大小不一的情况。 去翻古代的印刷本,多有这样的问题。 这也是很多书籍价格不一的原因。 想要一字不差,想要字的大小均匀,太考验润笔先生的功力。 没有对笔法的绝对控制,绝对写不出符合要求的字。 这本《陈家诗词格律感悟》一万多字,字字不能差,结构还要好,字的大小更要统一。 纪元平时放学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点上蜡烛也是昏黄得不行,抄书自然不可。 索性就把润笔的时间放在早上起来。 纪元全当这是练字,把练大字的功夫用在这上面。 既是练字,也是赚钱。 周家给了专门的纸张跟笔墨,供他使用。 那边还专门说了,不着急,慢慢抄写便是。 纪元准备以每日三四百字的进度去写,想来时间还会提前一点。 在纪元潜心赚钱的时候,他送蒙师的叆叇,以及送夫子们的诗句已经到了正荣县。 纪元在乡试宴上的危机,让老师们揪心不已,等听到那首诗的时候,罗博士简直要泪眼朦胧了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这是写给夫子的? 写给他的? 纪元虽然不讲,却知道夫子们的奉献,更在心里觉得夫子们如此之好。 他的心中竟然是这么想的。 罗博士并不爱教学生,否则也不会被教谕再三请求才过来。 现在看到这首诗,只觉得一切都值得了,他恨不得再多教几年的书。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话说得更是让人感叹,纪元的心中,竟然是这么看夫子们的。 一向不爱热闹的房老夫子都走出尊经阁,看着纪元的字迹,手指微微颤抖。 自己这辈子就收了一个学生,学生竟然如此回报。 他哪里值得。 纪元书法绘画不错,那也是他辛苦学习而得,谁又能有他的坚持 房老夫子感动不已,更是喜欢他这个唯一的学生。 便是程教谕,也不见平时的似笑非笑 反而眉毛舒展,有种说不出的鼓舞,流露真正的笑意,他道:“纪元真的这么说的?也送给教谕?” 张洵,孙夫子道:“没错,纪元特意说了您。” 程教谕看着这诗,下意识拿到手中,甚至想卷起来带走。 罗博士:? 房老夫子:? 你干什么? 这是学生写给我们的! 郭训导轻咳,我们也有份啊。 最后商量片刻,诗句给安纪村的赵夫子看过后,把这幅字装裱起来,挂在研学处。 这是所有夫子们的! 不单属个人! 房老夫子,罗博士嘟嘟囔囔,很是不爽。 不过罗博士道:“他怎么还去做了差事?就算买了叆叇,钱也该够用的。” 罗博士并不介意纪元给蒙师买叆叇,那也是纪元蒙师确实需要的。 而且他家也不缺这个银钱。 罗博士只是诧异,他给的钱够用吧? 房老夫子点头。 他那两幅画,随便卖一幅都够用了,纪元学习那么紧张,怎么还要去做兼职。 张洵答道:“纪元好像不愿借花献佛,辜负夫子们的心意,所以想自己挣。” 两人叹口气。 这就是纪元能做出来的事。 为所有夫子都考虑到了。 程教谕那边则在惊讶:“这都是纪元弄来的?” “对,府城周家书坊看在纪元的面子送的。” 程教谕看着满满一车书,几套律法书籍,还有无数典籍,无数时文。 好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