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小纪元的家没什么好说的,早就荒废了。 纪利家的房子赔给他,但是纪元没心情也不会去住。 两个房子是要好好收拾收拾。 除此之外,还有件事要办。 之前说过,想帮小纪元的爹娘重修坟墓,这次肯定要修好。 纪元回村的包裹里,还有一件小纪元之前的衣服,同样下葬埋到里面。 算是一家团聚。 纪元虽然不信这些,但重活一世,也想给小纪元一些慰藉。 这么盘算着,听到后面传来声音:“元哥儿?你怎么没雇个马车牛车的。” 纪元转身,惊喜道:“安五叔。” 喊他的,正是安村长的五儿子,安五叔。 之前还帮纪元卖过野菜药材,让他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买纸张。 对现在的纪元来说,纸张是不缺的,但当初的情谊不会忘。 安五叔经常给家里办事,常常赶着牛车出来,此刻在路上碰到也不意外。 “来,坐牛车上。”安五叔笑着道,他正好在外面办事回来,远远就看着像是元哥儿的背影,整个安纪村里,就他的背挺得最直。 安五叔眼神还带着恭敬,“人家考上秀才之后,一步路都不肯走的,你怎么还打算走回村里。” “恭喜你啊,真的考上了秀才。” 纪元道:“同喜同喜。不过是个秀才,怎么就不能走路了,再说我也没什么钱啊。” 他去府城之前,身上有二十多两银子。 一圈下来,钱花得七七八八。 好在他考上童试第一,府学,县学都发了些银子,童试宴上还得了知府的赏赐。 算起来,身上现在也有十五两现银。 可这些银钱,他还有大用。 更是此次回来的目的。 “那怎么能行,你可是秀才。”安五叔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反正我看别的秀才都不走路的。” 要说接触最多的秀才,肯定是安叔公儿媳妇的弟弟李耀众。 那位什么做派,大家都清楚。 不过说起来,那个李耀众已经不是秀才了吧。 安五叔也没提这事,一直在问纪元考试的事,又问他府城好不好。 纪元笑着回答,距离也渐渐拉近,让安五叔感动不已。 都说人有了功名就会变得不同。 他们村的元哥儿就不是这样! 两人越说,距离安纪村越近,远远看着,纪元发现这条路好像有些不同? 安五叔介绍道:“这路也是村里修的,一会你看看,咱们村的主路大不一样了。” 修路用的银钱,自然是卖青储料挣的。 虽然村里只是修了主路,但也方便很多。 这里的路,跟现代意义的路并不一样。 全都是泥土夯实之后,铺上一层石头稳固路面,再整齐黄土,继续夯实。 要说料钱确实不算多,但实在费人工。 青储料的银钱就用在这上面。 这样的路已经比其他野路好了不知多少倍,放在现代或许被人嫌弃,但在这里,已经非常好了。 十里八乡的路都没这里的好。 美中不足的是,修路真的费钱,安纪村也只修了主路,其他的道路依旧跟之前一样。 就算这样,这条看着格外整齐的路,都让安纪村的人欢喜。 路代表了希望,代表了改变。 而且人人都知道,今年再买一次青储料,明年就可以继续修。 这路修好之后,不仅自己家能用,还能挣银钱。 今年的安纪村百姓,日子好过得不止一点。 为什么? 这还用说? 追根溯源之后,更跟一个人有关。 小三元! 纪元! 所以纪元出现在安纪村之后,整个村子的人都面露惊喜。 “纪元回来了!” “读书人回来了!” “他穿着秀才的衣裳!我们安纪村又出一个秀才了!” “他可是小三元!是整个建孟府最厉害的秀才!恭喜恭喜啊。” “都说他是文曲星下凡呢!” 众人说着,忍不住都往纪元这边靠拢,让他连牛车都下不去。 安五叔干脆道:“你是回家还是去赵夫子那,我送你吧。” 纪元自然是去赵夫子家中。 他之前就跟赵夫子见过面,但私下还没好好聊呢。 而且他那两个房子,没有一个能住的。 安五叔驾着车,干脆把纪元送过去。 这一路上,都走的是安纪村的主路,周围人还道:“纪元你看,这路修的好不好。” “纪元,你是不是要去府城读书了啊。” “元哥儿一会去我家吃饭吧,我家给你杀鸡吃。” “你们县学今年是不是招学生啊,看我儿子怎么样。”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不是夸纪元,就是想沾沾文曲星的光。 好不容易到了赵夫子家门口,众人才恋恋不舍散开。 纪元刚下牛车,就见安村长,安叔公都快步走过来,看到纪元第一眼,又是那句:“小三元!” “恭喜啊,真的考上秀才了!” 看着熟悉的人,纪元笑着回应,同时也对他们表示感谢。 年初那会,纪利爹娘诬告他,也是安叔公,安村长他们帮忙找人作证。 证明他之前的日子怎么过的。 他一直没时间回来,此时回来,肯定要感谢的。 说到这事,两人面面相觑,低声道:“你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 安叔公叹口气:“你三叔三婶人没了。” 什么?! 人没了?! 纪元震惊,他是真的不知道。 “上个月的消息,那会你在府城考试,我们想着也不能耽误你,就没说,还以为你回来之后就知道了。” 纪元是真的不知晓此事。 “他们被打了板子,路上没几天,人就不行了。” 人不行之后,押送他们的捕快也说晦气,按照规定直接埋在当地,竟然也没说让尸体归乡。 捕快们还有公差,肯定不能因为两个犯人再回来。 这也算客死他乡。 在古代人的观念里,这是最惨的死法之一。 纪元道:“纪利也没去接回他们?” 纪元不是可怜他们,只是对此奇怪。 “他在隔壁合远县的赌坊里混得风生水起,根本不舍得离开,哪会想着安葬他爹娘。” “我们同你讲,也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要是纪利知道你回来,肯定会闹。” “纪利家赔给你的房子,他有时还会偷偷住。” 纪元点头:“不妨事,如今我有了功名,是不怕闹事的。” 这倒是真的。 安叔公,安村长放下心,纪元那边却道:“对了,我最近想请村人里有空的人帮个忙。” “纪利家赔给我的房子,如今我也不住,想给腾腾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