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在场的人一点也不觉得,被一个比他们小的人护着有什么不对劲。 随后知府又传出来的话,让正荣县学子们精神一振。 听到没! 不许再提那个什么李耀众了! 知府都说那人不是读书人,是个泼皮啊! 你们要是再提,那就是跟知府作对! 直接被知府说泼皮,算是定性了。 这李耀众不仅不是秀才,甚至连读书人都不算。 就是个市井无赖。 你们这些学生再说,那就没意思了啊。 最为惊喜的就是李勋了,恨不得抱住纪元。 天知道他们因为李耀众的名声有多困扰。 现在终于解脱了! 李锦也是一样。 他们恰好是一个姓氏,不知道有多倒霉! 以后终于没人会提这件事了! 宴会厅因为正荣县学子们的兴奋而变得活跃起来,纪元见危机已经解除,头一次举了酒杯,开口道:“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诸位,同饮。” 小三元举杯,又用了唐诗讲宴会的精美华丽。 众人自然跟上。 “同饮!” “同饮!” 宴会瞬间又热闹起来。 比之前还要更和谐。 这次真的要离开的知府他们,对纪元好感更盛,等他们来了府学,必然也是个搅动风云的人物,他们还有点期待。 要说这两位为何如此宽容,自然是有原因的。 知府今年刚来,自然是要政绩的。 而比他更想要政绩的学政有些不同。 按理说他早应该调任,但三年前乡试舞弊,让他留在原地已经是宽容。 他必须做出些成绩才能动一动。 这些年他搜寻不少人才,纪元横空出现,让他很是惊喜。 点他做小三元,也是此番道理。 学政甚至可惜纪元的年纪,他要是能参加今年的乡试就好了,说不定还会给人惊喜。 不过没关系,这样的学生,以后总会扬名。 到时候他这个学政,也算半个老师,可以沾沾光了。 现代学校的老师校长对重点学生格外关照,古代也是如此。 两人离开,宴会照旧,不会因为谁的离去就变得不同。 纪元为了调节气氛,带头喝了杯酒。 谁料这就收不住了,其他生员各个都要来敬杯酒,说什么你喝一口我们喝一杯就行。 吓得纪元赶紧摆手。 他不行啊! 这个是真的不行! 只那一杯,纪元脸上便带了红晕,眼神更是飘忽。 他辈子好像头一次喝酒? 还一饮而尽了?! 纪元罕见傻笑,靠在湖边的栏杆旁,让湖水吹到自己的脸上,终于散了些热气。 弯月挂在天空上,纪元看着月亮,稍稍庆贺自己考过童试。 他终于是秀才了。 这好像是他考上之后,头一次庆贺。 这晚学子们乘兴而来乘兴而归。 整个建孟府都是此番美谈。 小三元做的诗也随之流传,恨不得人人都读。 这可是小三元的诗,多读一读,说不定也能跟他一样考上功名呢。 旁的不说,学学人家的淡然啊,学学人家的豁达啊。 府城学生们的风气,竟然渐渐往这方面靠拢,也是让人没想到的。 如果说这首诗让大家佩服纪元。 那随之流传出来的科举文章,更是让人口舌生津,都要站着拜读才行。 府学编写今年的童试录。 原本一人最多占六篇。 可纪元这次,独独占了八篇。 主要是夫子们再怎么取舍,也觉得一定要放九篇才行。 这九篇文章拿出来,既能看出纪元的进步,更能看出他一以贯之的性格。 此等文章,在最后院试文章里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他后面在分辨是非对错,在讲律法跟人情之间的平衡,引经据典,酣畅淋漓。 此文章放在乡试里,也是不差的。 这童试录初版编出来之后,先抄了几本,送到长官们手中,这期间被其他人抄写阅读。 加上纪元小三元声名显赫,他的文章还会单独再抄。 在纪元要离开府城回乡之前,被无数人拜读。 童试的学子们读到,即使嘴上说得再硬气,心中也是佩服的。 这文章实在让人嫉妒啊。 他才十一岁! 以后的文章又能好到什么地步? 他们怎么那么倒霉,竟然跟天才一起考试? 五月初七晚上,纪元他们在收拾东西,明日就要回正荣县了。 李锦喜气洋洋的过来,对纪元,蔡丰岚道:“太好了,我爹回信,说帮我托了关系,我能来府学读书!” 李锦并非故意瞒着大家,总想着事情成了再说。 提前说这事也不太好,就算是现在,他也只同纪元,蔡丰岚说。 在李锦看来,他们两个以后都在府学读,说了是没事的。 蔡丰岚果然高兴:“真的吗,那太好了。” 出门在外,有相熟的朋友自然很好。 李锦点头:“是啊,本来怕办不成,就没提前说。我爹听到我考了第五,回信说这事简单,第五很好进。” “真好,以后我们还是同窗。” 到纪元这的时候,纪元挠挠头。 他还没做决定,怎么样都要先问问老师们。 特别是殷博士,他跟殷博士还有约定,不能直接离开。 李锦还没察觉出什么,开口道:“明日早上,我们去府学登记名字,要提前告诉府学的夫子,说明白咱们时候过来读书。” 只要在八月之前过来即可,这段时间大部分人都要回家一趟。 蔡丰岚点头,他也打算明早过去。 他们中午吃过饭离开府城,时间完全来得及。 两人齐齐看向纪元,纪元想了想道:“我还要再看看。” 再看看?! 两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就听纪元道:“来不来府学读书,还是两说。” 不说银钱的事,就说跟殷博士的约定,他都不能贸然答应。 倘若能在明年来就好了。 李锦傻眼,不由得说出大实话:“我以为你肯定在府学读书,所以跟着来的啊,没有你这个同窗,我还怎么进步。” 这话虽夸张,但也是实话。 跟纪元一起学习,进步会非常快。 纪元哭笑不得,只好道:“我同县里还有旁的事,想着要是明年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