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他不过私下里教导纪元一年,何必如此啊。 殷博士也觉得,他平时确实额外多给纪元指点,那也是他应得的。 谁让他理解的那么快。 那自己给他准备的《礼类学扎》算是没有白费。 让他学,让他学更多的。 给赵夫子的,大家自然不会拆,这封信也由县里捕快亲自送到安纪村,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 府案首啊! 别说安纪村没有出过府案首了。 就算是正荣县也没出过。 一定要算的话,估计前朝是有的。 天齐国建国以来,纪元是头一个! 头一个! 全县都因为这事喜气洋洋。 衙门上下更是高兴,从老吏到县丞的这位大人脸上的笑简直藏不住。 来正荣县真的来对了。 虽然纪元的文书上依旧是上任县令林大人的名字,但他们同样可以沾光啊。 聂县令更道:“等他们回来了,一定要摆宴席庆祝。” 说罢,聂县令又道:“也不行,纪元估计要被留在府学了。” 都不是纪元愿不愿意的问题,是府学必然会留他。 教谕,罗博士,殷博士下意识同时挑眉。 三个人倒不觉得意外,同时也觉得若能在府学,着实是好事。 这三人没有半分纠结。 外面的天地有广阔,他们是知道的。 而以纪元的本事跟聪明,迟早要从正荣县县学出去。 外面的世界或许艰难,却也是磨炼。 总不好一直在他们的庇护下。 再说了,没人比他们更知道府学留人的态度。 其他学生抢着进县学,大家也不会看一眼。 府案首却不同。 那可是府案首,今年童试的牌面。 估计京城过来的监临官都要问一嘴,若不留在府学,那府学上下都会丢脸。 大家兴奋的时候,聂县令打开府学发来的信件,直接啊了一声。 “这,这府学在问我要人。” 府学要人?! 这是府学内的官员写的书信,把望同县作弊的事稍微说了说,这事聂县令他们早就知道,并不意外。 那望同县的县学几乎都空了,涉事的官员夫子太多,非常需要人补充。 信里还说,望同县县令想要正荣县的教谕,被知府驳了回去。 现在那县令又想要正荣县的罗博士或者殷博士,去他们县做新教谕。 旁边的罗博士跟殷博士眼皮一跳。 罗博士让大家看了看他的拐杖:“我这样?去当官?想得倒是多。” 那殷博士指着自己:“明年我要去考会试的,谁有空做教谕。” 大家全都拒绝,正荣县教谕眼皮直跳,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聂县令干脆把信件给大家看了。 上面好像预料到了,直接道:“不行的话,严训导也行,请他来望同县做教谕!” 严训导刚到,见大家都看着他,开口道:“怎么了?你们都这个眼神?” 正荣县衙门的新班底,如今算是磨合的差不多。 聂县令年轻,人也没架子,大家现在关系不算差。 严训导本就是随便一问,谁知道还真有原因。 让他去做教谕!? 之前说过,训导是教谕的副职。 若让他去望同县做教谕,还是人口更多的县城做教谕,是明白的升官! 严训导自己都傻眼了。 信里还说,这次去府城带队的郭夫子,李夫子两人,想要一人再去望同县做训导。 不仅如此,最好抽调几个夫子去帮忙。 程教谕嘴角抽抽。 真能想啊,要他的严训导就算了,还要郭助教。 更要夫子。 他这就不需要人吗。 不过想想就明白。 如今正荣县县学的成绩如此之好,十二个考生,十个过了府试。 所有的夫子博士必然备受重视。 以前还有人来挖夫子,现在直接挖官员了。 但是,此事要换个角度想。 严训导今年不过四十多,升职去做教谕,这为天大的好事。 程教谕说什么都不会拦,甚至拍拍老搭档:“严教谕,收拾收拾,走马上任吧?” 严训导张张嘴。 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去其他地方当教谕。 若不是望同县的突发状况,若不是纪元考了府案首一鸣惊人,估计也不会想到他。 至于去不去望同县做教谕。 自然去啊。 升职加薪的事,谁不去。 严训导立刻道:“我觉得信里说得对,郭夫子跟李夫子都很适合去望同县做训导,你们觉得呢?” 程教谕:??? 你没事吧?! 人还没走呢,就给自己拉班底了!? 聂县令看着他们,只有答应的份。 说实话,这县学有如此成绩,跟他有什么关系啊。 还是老老实实听程教谕的吧,今年要不要再给他们拨点款? 出这样的好成绩,自己只有用拨款表达尊敬了。 整个正荣县都因为此事高兴。 随之而来的,既有严训导等人的升迁,也有县学人员的变动。 严训导等人离开,甲等堂出众的学子可以顶替夫子的位置,县学的入学名额也会增多。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正荣县县学入学考试,规模一定空前盛大。 这么耀眼的成绩,必然会吸引更多学生。 谁不想成为下一个纪元啊。 聂县令高兴的很久没睡着,很快回了信,让他们安心备考,还跟府学说了严训导等人的安排。 估计严训导会带着李夫子等人前去望同县,只等着学政正式任命即可。 聂县令私下还给知府写了封信。 这封信从信封来看,明显为私人信件,两人确实认识,聂县令要问建孟府知府喊句世叔。 两人在京城就有交集,聂县令同知府家的儿子 们关系还算好。 安纪村里,赵夫子收到信件后,久久没能睡着。 等安村长知道这事,立刻让人去买鞭炮。 府案首。 说这个,普通村里人或许不知道。 但只要说一句,这是整个建孟府的第一,就足以让三岁小孩都懂了。 建孟府那么多读书人,纪元依旧能考第一。 一个安纪村的小孩,考了这样好的成绩,若还不放鞭炮,那还有什么事够放鞭炮的? 但在哪放成了问题。 就算在安村长家放,大家也是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