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分明因为大家都在学我们啊! 卯时正刻,早上六点多,大家收拾好东西,去贡院前排队。 此次考生约有一千六百八十九人。 所以要提前过去排队,由搜查官检查学生们带的各色用品。 府试共考三日,要在里面过两夜,同样不提供被褥,连蜡烛也不提供,全由学生们自己带。 吃食估计也给的很少,温水会供应。 所以学生们带的东西很好,郭夫子,雷捕快他们最近就在忙这些,还给学生们补充不少rou干。 旁的不说,新县令来了之后,对县学的拨款并不吝啬,甚至还多了些。 教谕虽不知聂县令为何这样大方,反正给了他就要,给学生们吃好喝好就行。 所以正荣县学生们东西带得零零散散很是不少。 郭夫子,李夫子,李勋等人帮着购买,基本不会有问题。 说起来,纪元最近才知道,李勋,李夫子,还有李锦,竟然是同族的人。 李勋能在府学读书,好像就是李锦他爹托的关系。 李勋作为李锦家旁支,考上县案首之后,便得了主支的帮扶。 不过李锦并不以此为荣,李勋也不觉得自卑,两人都没多说,要不是纪元跟李锦李勋关系都不错,怕是还不知道。 而随行的李夫子,一心读书,学问很深,他在县学的时候,也并未对同族子弟多照拂,因为他对每个学生都用心。 只有这次送考生进考场,李夫子才拍拍李锦道:“好好考,咱们李家没落多年,好容易出个李勋,如今若你再能考得不错。你们二人,必然能光耀我们建孟李家。” 不少学子都背负着家族的期望,这点并不奇怪。 纪元这边,郭夫子看看他,微微点头。 纪元不用为家族争光,但他心里却也有想法。 那个说起来很大,甚至会被人笑话的想法。 纪元看着蓝天白云,稍稍笑了下。 他的志向是什么,不用言说。 正荣县众人带的东西齐全,提前去排队,等着搜查官查验。 十二学子都是有经验的,并不慌张,搜检官检查,询问官核对身份姓名,他们都对答如流,没有半分紧张。 这份淡定,就区别于其他县的学生了。 模拟考就是有用啊! 这下再也没有正荣县的学子抱怨自家县试极难了。 难是有道理的。 县试难了,府试的压力便减轻很多。 流程一样,接下来抽签,找自己的席舍,一切都是那样轻松。 但纪元却在这个时候再次打起精神。 越是这么顺的时候,越要警惕,否则会出大纰漏。 纪元检查自己带来的东西。 考试专用的纸张。 笔墨,三根蜡烛,火折子。 一套更换的衣服,被褥等物。 再有两匣子吃食等物。 是没错的。 纪元闭上眼,只等着辰时正刻,八点的钟声敲响。 只听七点钟声先敲,旁边文庙燃起香火,在席舍内都能看到。 看来府学学政带着监考老师们正在焚香祭天,一并戒誓。 诸如:“求贤为人臣事君义。” 再比如:“如违此誓,天地降难。” “唯公慎明,乃臣之贞。” 等等等等。 不少学生头一次见这样的场面,忍不住伸头去看,直接被捕快打了一下,让他立即坐好。 府试一千六百多个考生,不敢再发一言。 每个考场都有数位监考官,以及十位数以上的捕快。 终于,那边香火的烟气消散,所有监考官到位。 再听钟声响。 辰时正刻了。 府试第一场考试。 正式开始。 两个时辰内,答两道四书义题。 第一道题目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啊? 纪元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再看一遍。 这道题目,竟然跟他们县试题目一样! 县试的考题,一般都是县里自己人商量。 府试考题,自然是府学的人商量。 两者互不干扰。 这等于说,你正儿八经考试的时候,第一道题,就是模拟卷考过的。 好事啊! 之前模拟卷夫子们还点评过,找过他们的疏漏,只要把之前的文章删删改改,便能写上来。 是自己写的文章,再誊抄上去也是无碍的。 一模一样的题目,写上去的却是精修过的文章,第一场开始的第一题,就给正荣县十二学子十足的信心! 第二道题,那就不一样了。 但题目不难。 学而不思则罔。 以此写七百字。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很简单,学习要跟思考结合,不然也白费功夫。 纪元思索片刻,在“学”跟“思”之间辩证,阐述其观点。 下笔的时候,纪元想到郭夫子提过的时文方法。 也就是这个时代八股文的雏形。 虽然不至于照搬,但真的可以尝试用同类的方法。 纪元下笔,直接破题,先仿宋文,后面再用元曲的方法。 只是写着写着,又回归自己的老毛病,八股文变散文。 纪元看着都笑,干脆重新融合,把前面过于格式化的东西去除一些,后面太散的给收紧了。 估计谁都没想到,纪元在考场上,竟然还在练习自己的文章。 上午两篇文章写完,基本到了中午。 纪元吃了些rou干,用了温水,继续闭目养神,直到下午第二场考试开场。 第二场依旧是四书里出题。 出自孟子,题目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如果为百姓考虑,那么百姓也会为你担忧。 孟子的想法便是推己及人,施恩于民。 此话看着两者互有干系,但却也分先后。 上位者先担心下位者的安危,下位者才能反向回应。 若上位者做得不好,就不要再想得到百姓的帮助了。 纪元起笔道:“民之与君同优,其事亦不系于民也。”1 就拿正荣县的县学举例子。 先是县学对学生们好,所以县学的学生李勋等人,愿意为自家县学忙前忙后。 甚至先行垫付银资,提前联系酒楼,在城门口迎他们等等。 为什么其他县的学生们没有这么做? 自然因为其他地方的县学没有那般照顾自己的学子们。 以后纪元他们这批学生考出来,会事无巨细地照顾下面来的学弟们,会分担县学夫子们的工作吗? 自然会。 因为民亦忧其忧。 他们自然会因为县学夫子们的行为,而心存感激,帮忙分担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