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他怎么不知道! 殷博士也拍拍他肩膀:“我也觉得你有这个实力,要不然试试?”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衙门。 最近这段时间, 纪元几乎天天往衙门跑,这里面都快熟门熟路了。 他的事基本已经结束了,就连纪元二姑也已经回家,她看着纪元一直哭, 一直道歉。 但道歉也没什么用, 事情早就过去很久了。 纪元也不是真正的小纪元。 他们需要道歉的人在另一个世界。 跟审纪三叔一家不同。 这次关门闭户, 甚至不在公堂,而是后方的内堂里。 无他,谁让这次的对象是个秀才。 即使是功名最低的那个,他也是秀才。 旁边坐着的,则基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一侧是聂县令带来的小吏,不少也是秀才, 所以有资格到场。 他们看样子是要保李耀众的。 或者说不是保李耀众, 而是保他们来了之后提携上来的小吏。 如果这一个人他们都保不住,那新招来的班底肯定会离心。 另一边则是县学的人。 之前也说, 县学其实是管理机构,教学任务是附带的。 县学教谕,更像教育局局长,全县举人以下学生都归他管。 县学里的很多夫子博士,也都是官职名。 所以纪元一看,就都是认识的人。 罗博士黑着脸坐在旁边,看到纪元的时候脸色缓和了些。 教谕,训导,殷博士,罗博士。 还有甲等堂的几个廪生秀才,都在这里。 秀才其实也分很多种。 廪生秀才,便是秀才里上等成绩者。 所以同样有资格参与对李耀众李秀才的判罚。 纪元走进来一看,心里便明白了大半。 更明白如今的局势。 还在监牢里挨板子的纪利一家确实罪有应得。 但李耀众李秀才的罪名应该跟纪利一样,甚至挑拨此事的李耀众罪名更重一些。 可两人的待遇天差地别。 甚至李耀众都不必站着,旁边还有他的座位。 聂县令的人,自然要保李耀众,李耀众是他们年前才招过来到衙门做事的。 若刚开始,这人就被罚了,以后聂县令他们还要怎么立威。 这些人真喜欢李耀众吗? 那也不见得,就是要维护自己的名声。 即使骑虎难下,这老虎也要骑。 县学的人就不用说了。 整个正荣县里,其他地方都有新县令的人,除了县学还跟之前一样。 而纪元又是县学老师们的爱徒,爱徒受此屈辱,他们怎么会袖手旁观。 没看罗博士的脸都气绿了。 如果两边对比的话,算是势均力敌。 就看一会聂县令来了之后,此事要怎么处理了。 李耀众恶狠狠地看着纪元。 他这几日凑了不知多少银钱,总算说动让聂家的人保自己。 一个小小的童生,什么功名都没有,还想让他认罚? 做什么梦。 他也是刚知道,纪元不是今年考秀才,顶多明年才考。 这个乌龙让他竟然算错时间。 就应该在他真正考试之前做点什么的。 不过没关系,以后时间长着呢。 纪元看到他的目光,更明白教谕跟殷博士,为什么想让他今年便考县试了。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他有了功名傍身,这些麻烦自然会散去。 聂县令或许是个想好好做事的官。 可他手底下一群小鬼。 聂家人必然是想给他组个好班子,这些人也确实忠心。 但这些人却本能地意识到,聂县令的能力不如他们。 一旦有这个想法,那下面的人便压不住了。 即使他们是忠心的,即使他们不是故意这样做,但上位者压不住下位者,必然会出事。 按照儒家的解释,尊卑有序,才能安稳。 虽然不一定对,但这在现在秩序里,确实能维持相对的稳定。 很显然,聂县令并未维持住这个稳定。 不过想来,他也就二十三四,跟现代刚毕业的大学生年纪差不多。 让这样岁数的人去管一个县城? 想想都知道不靠谱。 说起来。 他今年就考吧。 既然殷博士,教谕都说他能考,那就考。 反正不亏什么。 大不了明年再试。 纪元看起来气定神闲,旁边坐着的李耀众反而坐立难安。 没办法,县学那些夫子们的目光简直要吃人。 大有一种,你凭什么动我学生的生气感。 那可是他们的学生。 县学最勤奋最聪明的学生。 放个冬假的时间,就这么欺负? 最近一段时间的事,县学夫子们已经知道了。 纪元的家境不好,大家都清楚,却不知道他爹娘的死竟然是这般缘由。 他叔婶为了吃绝户,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好在林大人知道这件事后,出手帮忙证明,再加上安纪村的人,明显更加信赖纪元。 就连安纪村青储料的买卖,也是他们这个学生的手笔。 听说他们村已经在用这笔钱修路了,好像是昨日动工的。 这种一心为百姓着想,还能学以致用的好孩子,怎么被这种“酸子”缠上。 “酸子”是《江湖方语》里的隐语,也有说生员“醋大”的意思。 这会用在李耀众身上,再合适不过。 自己科举无望,就扰乱别人的前途,听着就生气。 如果说纪利一家是蠢笨贪财,所做之事就是为了一个字,财。 那李耀众所做的事,就是妒,嫉妒纪元的成绩,甚至嫉妒他小小年纪就有所成就。 一个妒字,就要毁一个学生的前途。 这在所有读书人看来,都是不能忍的。 所以聂县令这边的小吏,有一半也不赞同,还有一些干脆沉默表示态度。 只有那些一心争斗的聂家随从们,势必要给他们少爷争一个“脸面”。 等聂县令进来的时候,脸上也带着复杂。 他已经不像刚来正荣县那般稚嫩,在老吏的解释下,也明白在场对立两方的意思。 县学,他们虽无意代表旧势力,但一部分人就是这么认为 。 以教谕为主,肯定维护自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