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安家两个娘子,顶着自己手里的银钱看,恋恋不舍交给公公安叔公。 他们还未分家,不能有自己的银钱,挣的都要给公中。 安大海同样如此。 安叔公看了看安大海,干脆给他们一人留了一两。 这已经让没分家的几个人欣喜若狂了。 除了这些,那就是订单的“提成”了。 这点是在为以后考虑。 现有的订单,除了农司预定的之外,其他的各有各的“销售”。 比如安叔公负责堡李村李家。 安大海负责县城牛家。 张兽医那边,负责的就多了。 就连安村长也拉来一些生意。 既是感谢他们的客源,也是让大家更有动力。 比如张兽医。 他们安纪村的青储料,从刚开始的三十九万斤,直接变成六十万斤,就有他的功劳。 他在外面,可是一直在夸青储料的好处,所以才引来那么多买家。 只有这个路子在,以张兽医在行业内的名声,青储料的订单只会越来越多。 各家的提成分了分。 安叔公那边,虽然没了往年的盈余。 但今年做的料翻倍,手里只拿分红,钱也是比去年多的。 李家多买了料不说,还介绍了其他人户,安叔公估计能得好几十两银子。 加上他家青储窖的租金,以及家里人挣的银钱,还有卖秸秆的银子,少说也有九十多两。 安叔公第一年挣了十几两。 第二年翻倍看似挣了八十多两,但却没有扣除运力原料这些东西。 现在自家人出力少了,成本也下降了,得到的手的银子,反而多了些。 安叔公眼睛笑得都要看不见了。 张兽医得的分红最多,谁让他拉的“订单”也最多。 最后安大海负责的县城牛家,一共定了十万斤的料。 按照现在的分一成,也就是二十两银子。 这原本是纪元的,纪元分到安大海的头上。 到这,所有人的银钱都分完了。 总共得了一千零四十两。 运费杂费近十九两一钱,原料钱二百一十六两,所有人工资加起来一百七十两五钱,还有带来订单的分红一百零四两。 最后,还盈余了五百三十两。 这些银子,其中三十两拿出来,给村子老幼买冬衣跟吃食。 安村长早就统计好了人数,明日就可以去采买了。 剩下的银钱一部分资助村里私塾,补贴孩子们的学习费用。 还有一部分,再用来修缮青储窖前面的那条路。 修路肯定也会优先找自己村里的人,工钱也会比外面要高。 等于说青储料的钱,分了两次发给村里人,也不是白白发。 如果突然给一笔高于市场价很多的银钱,只怕村里会不得安宁。 穷人乍富,很容易出事端。 安村长把钱分好几份,剩下的就由纪元交给赵夫子保管。 大家都信赖赵夫子不说。 赵夫子身上还有功名,如有不长眼的去偷盗他的东西,官府会格外重视,没人敢这么做。 等纪元走远,安村长还在赞叹,纪元到底怎么长的脑子,把这件事办的如此之好。 提前想好大概盈利的金额,还想好钱财如何分配不起争执。 整个村子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勤劳的人多得,年长的年幼的多照顾。 平常人也能分杯羹。 一切犹如细水长流一般,让每个人都受益。 说起来,若纪元一股脑把银子都给村民发下去。 确实会让安纪村所有人瞬间发笔小财。 不仅如此,他的名声也会随着这件事愈发响亮。 但纪元考虑的不是这个。 他只想让安纪村长久地做好这个买卖。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至少挺像的。 从早上回村里,纪元就没闲着。 看账本,分银钱,现在提着沉甸甸的银子去赵夫子家中。 这银钱纪元藏得很好,只有安村长他们几个人知道,会放到赵夫子这。 等明年开春修路发银钱,赵夫子才会取出来。 至于赵夫子的那份银钱,纪元直接交给师娘,省得来回推辞。 不过师娘拿到银钱后,下意识道:“那你呢?” 纪元跟安叔公做青储料的事。 旁人或许不知,但赵夫子跟师娘肯定知道,纪元也没瞒过,否则赵夫子肯定经常去给他送笔墨纸砚了。 他前年在这上面挣了五两四钱,去年挣了二十七两。 今年呢? 去年就不提了,前年挣的不多,却也够他平日用笔墨纸砚了。 纪元拿出同样的荷包:“自然有的。” 他也不会推辞这件事。 二两二钱的“工资”,再加上补贴给孤儿一年两钱。 读书的费用一年四钱。 按理说应该每个月来发,但安村长知道,纪元不是普通孩子,把一年的都给了。 师娘算了算:“这,这也不如你第一年的啊。” 一共四两四钱。 甚至还不如纪元第一年分红得的多。 明明纪元做的事,却比以往多多了。 当初怎么忙的这件事,师娘看在眼里。 别的不说,就那厚厚的文书工作,以及安纪村近乎完善的利润分配。 几乎全都出自他手。 这一番折腾下来。 怎么纪元挣的钱反而少了。 哪有人会这么做事。 平常人折腾一圈,肯定是想让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但这个学生不是,他从一开始,想的就是让这个买卖变成真正的农家事。 若有人说这是商贾行为,那真的是丧良心。 毕竟这每一处手笔,都在诠释什么叫善百姓,照顾百姓。 纪元一直在忙,倒是把这事给忘了,下意识捏了捏他的银钱,安慰师娘道:“去年的钱我还没花完呢,想来也够了的。” 去年的钱他都没花完,还有岁考第一的奖励。 再加上这四两多,差不多还有二十两,对他来说,够用了的。 “如今你只是童生,银钱自然够。” “等再往上考,费钱的地方多了。” 师娘很少提这种事,现在满是心疼。 他们正说着,就听外面传来安大海的声音:“赵夫子,纪元在吗。” “我找他有些事。” 安大海是来送县城牛家分成的,他只是代领,绝对不会拿这份钱。 牛家最初便是看在纪元的面子上才买青储料的。 再说,青储料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是纪元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