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他到底怎么办到的! 张会长还想再问,纪元却被人喊走了。 “纪元!来给他们露一手。”殷博士看了看纪元旁边,无比身高还是年龄,都比他长许多的张会长,再看看纪元的神情,开口道,“给他们画个竹叶,让他们知道你可是诗画双全。” 纪元:???? 殷博士,你不要乱说啊! 他才刚学画画而已! 纪元快步过去,教谕也往张会长那边看了看。 趁大人不在,就欺负小孩是吧? 没道理。 教谕吃着酒道:“画,让他们看看咱们县学学生的本事。” 纪元:? 教谕大人! 您怎么也这样啊! 第43章 第43章 纪元目送赵夫子回家, 自己则被教谕他们带上马车,送回县学。 教谕就在县学里住,正好同行。 教谕手里还拿着纪元被起哄画的竹叶, 笑着道:“不错, 画得还算可以。” 殷博士也点头。 纪元根本不想说话了, 今日的中秋宴, 对他来说也太社死了。 不过也算宾主尽欢。 宴会上的气氛一直都很好。 只是,林县令还说了另一件事,他在正荣县的任期已满,接替他的县令会在九月底过来。 而他在明年一月上旬便去其他任地。 纪元想了想道:“教谕,殷博士,咱们正荣县接下来的县令, 是个什么秉性,您知道吗?” 一般来说,下一任的信息,应该已经送过来了。 官场上互通有无, 都知道对方的情况。 “是个进士, 新科进士。”教谕道, “京城人士。” 新科进士?! 最近的一次会试,就是在化远三十二年。 也就是黄举人考中的第二次。 如今化远三十三年,确实是新科进士。 进士一般不会直接当官,而是送到翰林院各部“实习”。 等着任派公务。 一个京城户籍的进士,在翰林院实习之后,来了正荣县当县令? 县令不过正七品的官职。 按理说去过翰林院的进士, 怎么也要有个正六的职位。 这样看来, 像是低就。 但正荣县又是不同的。 纪元眼睛微睁,似乎意识到什么。 教谕跟殷博士对视一眼, 开口道:“你觉得,他为何会来正荣县。” 自然因为正荣县的政绩好。 无论是费力不讨好地促进六户一头牛。 还是得罪许多人,也要以功名成绩论的县学。 全都是政绩。 rou眼可见,还是可以持续地政绩。 林县令从临时被任派过来,到正式在这,差不多五年时间。 听周围人的说法,也知道正荣县算不上翻天覆地,那也是于民有功。 这样的好地方,无论接下来谁过来当县令,都能在年末考核中混一个上上,对之后的升迁非常有利。 这种不冒尖,反而往下任职的行为,是最聪明的那种。 说直白点,那就是已经到摘果子的时候了。 这果子还不会太显眼,不至于让人眼红。 不过说摘果子不对,林县令确实到了该离任的时候。 就算不是这位过来接任,那也是另一个人,这份功绩跟责任,迟早要传下去。 对方的家族明显深谙官场之道,把人“恰好”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 直接把人捧上高位,那可能有诈。 但这种结结实实给后辈铺路的,会让人走得更舒服,也更远。 纪元没说话,表情也从一开始惊愕收敛起来,让人看不明白。 不过到底是在教谕跟殷博士面前,纪元还是吐露出一点心声:“镀金。” 正荣县原本不算“金”,但经过林县令的改革,已经算了。 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 冲着县学超高的考秀才概率,必然在整个天齐国首屈一指。 这份履历,再加上有人提拔,绝对是以后的升迁利器。 估计在去年,十个人里面,七个中了秀才时,这个镀金的“好位置”,就被人盯上了。 对方还算客气,等到林县令任期满了,这才派人过来。 教谕跟殷博士听到这话,还愣了下,随后也觉得贴切。 “这话不要说给外人听了。”教谕难得正色,“万事小心。” 官场上,说错一句话,都可能断了对方的仕途。 教谕也没想到,纪元能猜出关键。 越是说对了,越要提醒。 殷博士道:“咱们县令从正七品去了江西府做正六品的户司副司,也算不错。” “对方家族还算客气,应该不难相处。”教谕也道,“无非年龄轻些,到时候再看吧。”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对一县之长的县令也是这般。 古代县令的职责,几乎集合了司法,行政,经济,为一身。 也就是这里管着指挥营的县尉不用怎么听差遣,否则连军事也能握在手中。 对朝廷来说,可能是最微末的官职。 但在这个县里,却有绝对的话语权。 一个县令,能在几年内把县学变得很好,也能变得很差。 教谕他们自然也会担心。 看来私底下也讨论多时,就怕新来的县令是个胡乱行事的。 如今看来,应该不会特别差。 既然守规矩,等着林县令任期到了再调任,那就不难说话。 若有些霸道的,在正荣县刚出政绩时,就能把人派过来了。 不仅如此,天齐国的正六品户司副司这个肥差位置,想来也是对方争取过来的。 否则这么好的官职,不好说能不能派给林县令。 从县令到府城的户司副司,算是高升了。 这位置还容易调动,无论是升迁到正司,还是以后正司调往其他地方做知州,又或者调往京城,这都有可能。 算是天齐国惯性的升迁之路。 而且既然想来镀金,想要政绩,便不会随意乱搞,至少他走之前,正荣县不会出太多差错。 顶多是年纪轻,经验不足,这点都好说。 纪元也放心了,县学的好坏,太依靠长官的品行。 说实话,他们县学能顶住许多压力,既是教谕的功劳,也有县令他们从中周旋。 就拿县学一定要按成绩排名进县学一样。 换个县令,随便张张口,有些大族子弟就会被塞进来。 正荣县县学,能有现在的“纯净”,离不开林县令。 县里兽医的增加,同样也是如此。 还好,不管是什么原因,这样的林县令此次调任,都是升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