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刚长出来的叶子是什么样。 时间长的叶子是什么样。 下雨的时候,天晴的时候,阴天的时候,健康的时候,生病的时候。 日复一日地观察,才能画好一片竹叶。 纪元点头,宣纸铺好,认真调好水墨,便要开始练习了。 就先从,这片竹叶开始。 整个秋日,纪元基本沉浸在墨汁里。 调水调墨,有种水少了添水,墨多了添墨的感觉。 好在课业跟练字不在乎墨的浓淡,调得不对就当练字。 李廷钱飞连着半个月都没磨墨,全靠纪元调错了的墨汁来写课业。 终于调对了颜色,一个月都过去了。 画出来的各种形态竹叶,也让人啧啧称奇。 虽说山水画讲究意境,但其细节还是不能忽视。 若有人说,看着神似形不似也无所谓。 可大家的神似当中,形也是似的,只是处理的方法不一样。 要是本末倒置,能把房老夫子气得吹胡子瞪眼。 就跟说什么写得潦草便是草书的人,书法老师能气得弹他脑瓜。 日子一天天过去。 纪元看过的书,练过的纸张一日比一日厚。 书铺胖老板都说,纪元练字的勤快,是他从未见过的。 毕竟隔几日就要送一次笔墨纸砚,用起来跟流水一般。 在用无数笔墨之后,纪元终于画出一幅水墨竹子图。 线条简单,但一株勃勃生机的竹子呈现在纸上。 任谁一看,就能看出是尊经阁旁边的竹子。 为什么? 也说不上来,可看着就像啊。 房老夫子自然满意,他的学生画出这样漂亮的画作,当老师的自然也高兴。 纪元自己也松口气。 观察多日,练习多日,终于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而他的书法,随着画技的进步,同样在与日俱增。 偶尔有的漂亮字,罗博士都会夸赞。 罗博士那边的春秋课,纪元也已经上了五分之三。 这速度不算慢,主要是罗博士教得细致,平日还要辅助许多书籍。 纪元在春秋上的学业,可谓十分踏实。 纪元算着时间,马上要八月十五,他也要趁着中秋节,做些点心给夫子们。 上次做了茶味的糕点之后,虽然房老夫子跟罗博士都很喜欢,却不准他在费时费力地做。 那点心一看就不一般,肯定很费工夫。 以前也就罢了,两位夫子虽然没有商量过,但不约而同让他不要太辛苦。 纪元知道夫子们担心他休息的时间太短,也就受了这个好意。 但今年中秋连同麦假一起放,他干脆趁着时间,再做些吃食送给夫子们。 上次殷博士还开玩笑,说自己做点心的时候带上他。 虽是玩笑,可殷博士也教他许多,当学生的不能真的当耳旁风。 既然是中秋节,要做的肯定是月饼。 干脆做冰皮月饼,既新鲜,也契合时节。 古代人对月饼也没什么传统不传统的,更不会说祖宗规矩不能变。 许多文人雅客,反而愿意在这上面花心思,琢磨出不同的东西。 只是做冰皮月饼,必然要用到冰。 想着又要到年底,自己还有青储料的进项,纪元便拜托钱飞家帮他买些冰,再用钱飞家的厨房。 糯米粉,澄粉,粘米粉,牛奶,再加上不同的馅料,以及白糖。 这些材料确实都不便宜。 相比夫子博士教谕对自己的帮助来说,却是不值一提。 纪元抽时间做了冰皮月饼,其中还有竹叶香味的一款。 总算赶在放假前送到房老夫子手中,还有一份送到罗博士家里,再有送给殷博士,郭夫子。 教谕那边,纪元思想前后,不知该不该送。 送吧,好像自己在巴结,让别人看到了不好。 不送吧,又有些对不住。 罗博士直接道:“不用管他,他想吃的话,会找我们的。” 话是这么说,罗博士还是让纪元把东西给他,他帮忙送。 过来送衙门中秋节礼的捕快,刚到研学处,又看到县学夫子们在分点心。 捕快大哥下意识道:“你们县学肯定藏私了,上次的点心味道就极好,这次的卖相更好啊。” 上次他们过来送纪元治病牛的奖励,都闻到极好闻的香味,问教谕大人的时候,大人还说没有。 那次回去之后,两人魂牵梦萦了好久。 这回不能错过了! 郭夫子笑:“上次?我们上次也不知道。” 不过大家稍微想想就知道,多半是纪元给房老做的。 是什么东西,能让他们俩记这样久? 那都是去年的事了吧。 冰皮月饼的味道自然不用说,如今虽然八月,但秋老虎还是厉害,一口下去冰冰凉凉的,很是舒服。 整个研学处都弥漫着冰皮月饼奶香的味道。 怪不得房老那么喜欢纪元做的点心,果然好吃啊。 可惜之前他做的,大家都没有吃到,回头让他再做一些? 这个念头刚出,众人赶紧摇头。 这怎么行,纪元平时学习够辛苦了,不能让他再累着。 纪元又要兼顾学习,又要做点心,也太辛苦了。 罗博士的话都没说,大家自觉闭嘴,让他满意点头。 谁也不能轻易使唤他的学生。 谁随意差遣他,自己就跟谁急! 说起来,学生做的点心,就是香。 第41章 第41章 纪元好不容易做了冰皮月饼, 自然不会只给县学的夫子。 还有李廷,钱飞,也分了些。 剩下的准备趁着假期, 送给赵夫子, 还有安叔公跟安大海安小河。 他还在县学收拾东西, 没想到安叔公竟然找过来了。 安叔公身边, 甚至还有一个意外的人,张兽医。 这张兽医是他们隔壁村的兽医,如今的医术跟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出了病牛的事之后,县令便让正荣县的兽医精进医术,并且广收徒弟,还找了府城的厉害兽医过来当夫子。 张兽医, 安大海,还有其他五个徒弟,在这期间学了不少,还走遍正荣县。 他们的医术已经能治好大部分常见牲畜病。 往日张兽医跟安大海都很忙, 轻易也见不到。 今日怎么都来找他。 正好是晌午, 他们干脆在县学附近的面摊坐下。 纪元照例一碗素面, 一个鸡腿。 其他人也点了自己要吃的东西,然后说起话。 “我们找你来,是商量一件事。” “青储料。” 安叔公加上张兽医,两个年过半百的人,再加上十三四的安大海。 三个人前来同纪元一个十岁的少年商量事情,还显得很郑重, 看得其他人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