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纪利看着他爹鬼鬼祟祟,下意识跟过去。 直到听见里面玩骰子的声音。 赌钱啊,他在县城也玩过,就是赔了不少,他爹能挣? 纪利也走进赌博的屋子里,纪元那句,你爹有挣钱的法子,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即使纪利不承认,却也觉得纪元比他聪明多了。 纪元都那么冷静地说,应该没错吧? - 县城书铺。 纪元罕见踌躇,站在书铺里挑挑选选。 书铺胖老板笑呵呵道:“这可是最新的书,你们都需要的。” “看,《十三经注疏》,可以分册购买,你们现在主要是四书,五经大概了解即可,所以四书的注疏一定要买。” “子书,荀子扬子韩非子,这些都要读,对理解经书有帮助。” “史书就更不用说了,史记汉书,你不读?三国志,晋书,魏书北齐书。” “停停停。”李廷喊道,“胖老板别念了。” 胖老板嘿嘿一笑,习惯性推荐,没停住。 他许多生意都来自县学,自然要对学生们更亲切,更关注。 别说对县学丙等堂第一名,则要更上心才行! 纪元在八月底的考试,考了第一! 直接超过一年来一直第一的蔡丰岚。 蔡丰岚听到成绩的时候一脸不敢置信,随后小声嘀咕:“怎么这样快。” 他知道以纪元的聪明,肯定会超过他,可现在八月就超过,是不是太夸张。 在知道纪元私底下在学《礼记》,准备提前考乙等堂时候,他更努力了。 不行,今年年底升堂考核,他必须进去! 不然又要跟纪元一个学堂读书了! 第一啊。 九岁,就在县学丙等堂拿了第一。 这样的学生,考上秀才,那不是简简单单的事。 故而书铺胖老板别提多亲切,更低声道:“因为是卖给你,所以可以便宜一点。” 李廷跟钱飞瞬间看过来,异口同声:“那我们呢?!” 他们这次都考进前三十,也很厉害了啊! 当然,跟第一还是没法比。 以前只有纪元一个人用功的时候,学堂众人还能说是他努力。 现在整个县学都在努力,这话就不能说了。 一样努力,还是比不过纪元,摆明了资质问题。 纪元听着他们开玩笑,终于选好自己要买的书。 集注确实要买,还要买同本书不同人写的集注,子书当然也要买。 史书就算了,可以在尊经阁看。 他现在除了在尊经阁练字,就是在尊经阁看史书。 那些喊着史书要背会的,都是假的。 可读到什么地方,需要查阅资料,还是要翻一翻,这才是资料书真正的作用。 如果全都背会,他都能背到头发花白。 书山书海,可不是白说的。 选了手头的一本书,又买了不少纸张,再买两支耐用的毛笔。 他之前捂在手头的二两四钱,直接没了一两四。 别的就罢了,书是真的贵啊。 李廷钱飞他们也买了,三个人还是凑着买,都买对方没看过的,这样凑着也算一套。 钱飞家虽然有钱,可也不是冤大头。 “还是你们会买,我少赚多少银子啊。”胖老板自然是开玩笑,看着纪元,又附赠了本书,“这本你们拿去看,不值什么钱。” “是今年建孟府童试第一的文章。” 真正的名字是,《天齐国化远三十二年建孟府童试录》。 童试分三个考试。 县试,府试,提学院道试。 这本书把各县县试第一的文章,府试前十的文章,提学院前三的文章,全都收录到里面,供学子们查阅。 因为是官府出资编纂,买的时候基本都是印刷价,所以胖老板舍得给他。 当然,也因为纪元他们花了不少银子。 这书很能看出各县考题的区别,也能看出题人,以及当地阅卷官的喜好。 重点也是府试的题目,以及提学院的重点在哪。 对纪元他们还第一次学五经的人不算什么。 但对准备明年童试的学子,却是很有用的。 二月开始的县试,四月的府试,五月的提学院道试。 现在九月初,书便印出发到下面,可见建孟府学风之盛。 也跟当地有印刷作坊有关。 回去之后,纪元翻开一番,再对比自己写的文章,又跟上面做参照。 丙等堂的学生们跟着纪元一样,学着来写。 但怎么写,都觉得差点东西。 尤其那文章,平日自己写倒还行,如今看了各县第一的,那就不经看了。 “如何写文章,还是乙等堂教得多,你们不必忧心。”早上过来上课的四书夫子看了看,笑道,“你们不过初学经典,文章里能有一句入眼的,就不错了。” 夫子博士们虽严厉,但也不会揠苗助长,第一时间没继续教书,而是拿了学生们的《童试录》,帮他们重点分析。 一上午下来,不少学生都有了感悟。 这更知道,自己所学的那点,对比渊博知识来说,就像在一个巨大无比的西瓜上,啃破了一点点皮。 但这样学着学着,心里便有底了。 终于有一日,他们说不定也能上这童试录! 日复一日,转眼到九月底。 如今考试难度慢慢上来。 四书背默已经免了,变成抽题来做,上午考四书四道题。 下午考《诗经》《尚书》,一本抽一题。 四书的题目,也已经从讲这句话的含义,变成这句话蕴含了什么道理,你又明白了什么。 写含义简单,写自己的道理却难。 既要切中题目,还要有独特的观点。 虽说以前他们多少写过这样的文章,可用来考试,还是头一回。 比如说被学生们不住摇头的这句话。 上午考四书,其中一道题目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顺从天道就能生存,违背天道就会毁灭。 下午考周易,又一道题目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句话虽然流传甚广,但至今,乃至纪元上辈子时,也为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争论不休。 比较通俗地讲,天的运行规律很好,君子应该效仿天道自强不息。 两道题似乎都在讲天道,往小了讲是在讲命运。 此题解法有许多。 可以从大方面讲天道的运转,因为天道不停转,人效仿天道似乎就能生存。 但顺天者存的上一句,又是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为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 大概意思是,天下有道时,道德低的被道德高的去役使,笨的人被聪明人役使。 天下无道时,不讲道德聪慧与否,只讲李强的强弱。 但这两种情况,都符合天理。 这似乎解释了“天道”。 《周易》里的天行健的天道,又是另一回事。 它并不以人的品德高尚与否,决定大道小道。 只是告诉其他人,按天体一样运转不息,是君子应该做的。 都在讲天道,都在讲生存。 却又像完全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