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最后,巡逻官高声道:“禁讲问!禁喧哗!禁代冒!禁传递!” “化远三十一年十月初八辰时!县学资格试,始!” 卷子发到纪元手中。 真是厚厚一沓。 按照上辈子做题的习惯,纪元先是大概翻看一遍,接着按部就班做题。 上午的考题,竟然多是默贴,以及默意。 这就是靠基本功。 看着试题只有一句话,却需要答满整张卷子。 最后更要誊抄出来,最好不能留一个墨点。 上午的考试都让人昏昏沉沉,纪元感觉一直在写字。 中午他们不许出来,官府发了饼子进来。 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纪元午睡片刻,起来看着凉水也不敢再喝,生怕肚子不舒服。 睡一觉之后清醒不少,继续做下午的考试。 下午的卷子到手,让纪元挑眉。 如果说上午在考基本功,感觉是体力劳动。 下午完全便是脑力劳动。 四书义题,经论,一个题目比一个题目刁钻。 两个时辰内,一共十道题。 前面三个还算简单,从第五道开始,明显上难度。 纪元铺开卷子,只见第一道题便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财富跟富贵,都是大家想要的,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来路不正就不能要。 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 根据这句话,写出三百字的想法。 四书义题,又是你! 第22章 第22章 第一道题的意思很好理解,基本上所有考生答得都很快。 纪元也不例外,一直到第三题,出现难度。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依旧是《论语》里面的,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没有理想和抱负,因为他的责任重大。 这题看着好答,但稍微一写,就容易从展现抱负,到展现自大。 自大在大多数夫子面前都不是什么好品质。 所以是个陷阱问题,既要写出自己身为读书人的抱负,同样要注意满招损,谦受益。 从中选出平衡之道,也是答题的关键。 第五题跟这个差不多。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里关于仁义的话,在仁义面前,连老师都不用谦让。 怎么平衡尊重师道和仁义,又是一番纠结。 纪元写着,已经发现出题人的想法。 都说科举写文章,不仅要注重文章的好坏,同样也兼顾阅卷人的喜好,同样能看出出题人的想法。 这些句子,无一不是在强调读书人的道德修养。 看来出题的夫子,必然是个注重精神品质,有士气的人。 最后的题甚至有些超纲。 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出自《春秋左传》,讲圣人言行会高于节cao,普通人能保持节cao,最恶劣的人会失去节cao。 如何达节,就是这题的关键。 但这句话在茫茫书海当中,虽是要紧的句子,有些学生或许还没读过。 全部写完之后,纪元深吸口气,用凉水拍拍额头,闭目养神片刻,接着誊抄。 即使写得再小心,上面依旧有墨迹。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纪元不再管它,继续誊抄。 放在真正的科举上,其实也允许有墨点,但自然会扣分。 这次是县学的入学考试,故而没那么严苛。 还是快点写完才行。 酉时初,外面钟声响一声,接下来一刻钟一响。 等敲到第五次时,便是酉时正刻,下午六点钟,便要收卷。 钟声响到第四次时,纪元终于停笔,微微舒口气。 可以了。 不管是好是坏,入学考试,总算考完。 最后钟声响起,收卷老师挨个把卷子收回来,只听哗啦啦的声音,让纪元恍惚回到现代考试的时候。 在县学里还好,一出县学的门,就听所有考生忍不住长叹一声:“终于考完了!” 这句话喊的声音不大,却说出大家的心声,纪元同样如此。 离开巡逻的士兵周围,讨论声音越来越大。 “都说正荣县是模拟童试,竟然是真的!” “比正规童试还严格,甚至有乡试的模样。” “能试着考一次,对以后科举有帮助。” “正荣县的县学果然不错。” “你们还夸,只有我自己觉得考试特别难吗?!” “啊啊啊啊别提!!!有些题我都没见过。” “其实上午的默贴也难,如今的年头了,谁还管本经啊,竟然要背默那么多。” “反正下午的十道题我只答出五道。” “五道可以了,隔壁写了七道,已经说自己准备好来上学了。” 听到这,纪元往那边看了看。 啊? 写了七道,就能准备上学? “纪元!你考的怎么样!”安大海跟李廷走过来,拍着他肩膀,后面的安小河也走过来。 大家表情或许各异,但脸上同样写着疲惫。 只有纪元还算正常。 他平时做活多,虽然耗费不少体力,还能撑得住。 前面买笔被骗的少爷直接被仆人搀扶着回去。 纪元看看大家,笑道:“反正考完了,管他呢。” “确实,考完就行。这题也太难了,本以为赵夫子出题已经够离谱,没想到考试的题目更看不懂啊。”安大海说着道,“我爹娘呢,他们肯定等着急了。” 安小河也看过去,他娘也在等着。 李廷朝他们摆摆手:“我还要去亲戚家,回头县学见。” 这也是个自信的,纪元他们点头,安大海叹气:“我估计是难了。” 大家快速往前面走,纪元倒是不紧不慢,他们都去找自己家人,自己又不着急。 只是刚走几步,就看到赵夫子站在牛车旁边,眼神也带了几分焦急,在看到他的那一刻才有些笑意。 纪元快步过去,先向赵夫子行礼。 赵夫子并未问考得如何,微微点头:“不错,历经一次考试,也算有进步。” 在赵夫子这,大多数人就是过来刷经验的。 考场外面热闹得很,基本都在讨论考得如何。 赵夫子道:“走吧,先去洗洗脸,吃个饭。” 这话说到安大海的心坎上,他真的快饿死了,谁知道考试还要挨饿啊。 中午只发了两个饼子,写文章消耗又那样大,早就饿的不行。 旁边等着的安大伯,安大娘子,安二娘子也连忙点头。 在外面等的几个时辰,他们坐立不安,看到赵夫子过来,大家的心才静下来。 赵夫子也是担心学生们,故而给私塾其他学生放了一日假,坐着村长家牛车过来看看情况。 今日县城的酒楼饭馆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出来吃饭的考生跟考生家长。 大家讨论的内容,基本都跟这次县学考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