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书迷正在阅读:摄政王重生后,影卫每天想弑主、兽世养夫种田忙、反派的爹系夫君[穿书]、脸盲暴君心声泄露后[星际]、同时在N个狗血文里扮演路人甲、饲养一只娇气人鱼、枫海、穿成一个傻子、请为了我活下去吧、炮灰女配A决定罢工
谢九策就站在外面静候,没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个尼姑,慈眉善目,面色白皙。 “师傅!”谢九策行礼。 静宁挥手示意谢九策二人坐下,沏茶待客,问道:“不知谢大人今日来所为何事?” 谢九策也不含糊,掏出之前的卷宗呈在静宁的面前。 静宁扫了一眼,心里已经清楚:“谢大人想问什么?” “听闻静宁大师在这里也有二十多年了,十年前发生的案子,你也是知道的,我想问,卷宗上说,死者王花和陈燕,之前是莲花寺的可是真?” 静宁颔首:“是,她们是女众。并不算是寺院真正的女弟子,可以随时还俗,随时嫁人。” “那她们的事情,您知道多少?” 谢九策往下问。 静宁想了一下,回答:“王花和陈燕的关系是最好的,二人来的时候,贫尼还有印象,他们是檀郡的流民。” “她们是檀郡的人?”谢九策诧异。 “是,当时檀郡的大水发得厉害,流民不少,大部分都被朝廷安置在流民区。 莲花寺收的也不过是一些无家可归的孩童。 按道理就王花和陈燕这样的,是不应留在莲花寺的。” 谢九策颔首,对于静宁说得很是认同。 大宴檀郡大水,京都外都是流民,为了防止流民进入都城导致疫病或者是偷盗,朝廷专门在城池周围布置暂住地。 但是人太多了,加上还有好些其他城郡的乞丐浑水摸鱼,所以朝廷拨的粮草都是不够用的。 唯一能丰衣足食的地方,也只有莲花寺。 “那如果王花和陈燕不应该留在莲花寺,最后怎么又留下了?” 静宁听着,轻轻叹口气:“谢大人有所不知,这寺院收纳的孩子是有限的,一下子涌入这么多,鱼龙混杂什么都有。 没多久寺院就开始有疫病,这朝廷虽然派了郎中和医女,可...杯水车薪,寺院需要人,自然就把王花和陈燕留下了。” “那之后呢?”谢九策继续问。 “之后,贫尼对王花和陈燕也算是满意的,至少在寺院她们比较勤快。” “可是我看,她们最后死在了寺院外的山村,为何之后离开了?” “阿弥陀佛!”静宁摇头:“这人心不足蛇吞象,没想开的人,这辈子生在佛门也不能死后成佛。 更何况王花和陈燕是半路出家?” “您的意思是...”谢九策欲言又止。 静宁叹口气:“大宴那次大水之后,孤儿太多,加上之后和南蛮的战乱。 莲花寺已经没有容纳这些孩子的地方了,于是朝廷想了办法,让莲花寺周围的村落人家收养,朝中每年都会拨款。” 原来是这样。 谢九策之前也听说了,当时宫家在内的好些朝中权贵参与这次善举,每年一个孩子有快一百两的福利银子,好多人家都不耕地了,开始抚养孩子。 也因为这个举动,现在的京都都是年轻人,民风开化,百姓安居。 “所以这二人是离开了莲花寺,去山下抚养孩子了?” 谢九策说出心中猜测。 “是!王花和陈燕,都算是莲花寺出来的,很多孩子因为她们的名声,都慕名投奔。 听说最多的时候收养了十几个孩子,说起来她们这菩萨心肠的,在我们莲花寺还是很有威望的。 所以她们死了,贫尼当时好长时间都觉得惋惜。” 这么多? 谢九策诧异,要知道当时的大宴,一个正常人家的收入也不过是一个月五两多的银子,她们收养了这么多,那一年不得上千两? 可是孩子能吃多少能用多少?剩下的基本上都落在了二人兜里。 “不过她们抚养十几个也只是一段时间,没多久周围的村民嫉妒举报,就剩下了两个孩子!” “两个?”谢九策诧异。 “是,在她们死之前仅剩下一个,不过...”静宁说到这里,眉头拧了起来:“那孩子最后好像是死了!” “死了?” 谢九策和祁亭双双对望了一眼。 “师傅可知道,是什么原因死的吗?” 静宁摇头:“这都是山下的事情了,贫尼能知道这些也都是从旁人那里听来的,更多的,不能打诳语。 如果你们还想了解,可以去山下问问,到现在王花和陈燕的案子没破。 她们住的房子还在朝廷手中吧。” “好,那多谢静宁大师了!”谢九策颔首站起身准备离开。 静宁跟在二人身后准备送送,“话说,贫尼想问问,为何谢大人突然要打听十年前的案子? 毕竟这案子,贫尼听说事情诡异得很,没人愿意再彻查。” 谢九策想了一下,决定不隐瞒地说道:“是这样的,京都的宫家先后一年发生了两起案子,死者的死法和十年前陈燕,王花的死法一样。 所以我们准备翻案。” “什么?”静宁怔住,眼底都是惋惜:“阿弥陀佛!” ... 快入冬的京都本就有些微凉。 此刻众人又是在郊外,外面驾车的木敦敦已经穿上了厚实的外衣,车子也是门扉紧闭,深怕是一点风吹进来,凉了桌上的热茶。 “这莲花寺周围的村落,都是在收养孩子?”祁亭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