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书迷正在阅读:飞剑问道、三寸人间、天道图书馆、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一觉睡醒多了个鬼王老公、没想到我竟被龙拆吃入腹、天缘令之天青传说
她曾说过,若他不护着他们的孩子,她会恨他。 所以她竟用命来惩罚他,迟迟不愿醒来。 苏培盛偷眼看见万岁爷心力交瘁的抱着小年糕的手,在低声啜泣,忍不住跟着心疼的直落泪。 太医们统统对小年糕昏迷不醒的状态束手无策,他们都说她成了活死人,无知无觉,形如尸首,说不准哪一日,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咽了气儿。 苏培盛怕极了,他心里明白,小年糕咽气那日,就是万岁爷驾崩之日。 此时胤禛下意识的捻起佛珠,例行每日诵经祈福之事。 兀地,胤禛想起当年在红螺寺遇到的那一僧一道,还有罗瞎子给年氏的批命之言。 罗瞎子说年氏乃已死之人,虽贵不可言,却有命无运。 那僧道二人曾说年氏乃已死之相,至多只有二十年阳寿。 年氏需皈依佛门,远离红尘俗世方能保命,若不然,就需至尊之人,日日为她诵经祈福,消弭灾祸。 胤禛忽而惊恐的攥紧了佛珠,如今正好二十年! “摆驾,朕要去红螺寺,让红螺寺所有僧人都不准外出!” “传旨,大赦天下!”胤禛担心自己杀戮太重,会连累年氏,于是忧心忡忡的决定大赦天下。 “奴才遵命。” ..... 红螺寺昨日就在山脚下的必经之路,发了寥寥几字的告示:封山门五日,迎贵客。 今日只大和尚苦竹一人站在山门前恭候贵客前来。 行藏已然遭了天谴,四年前被惊雷劈死,身死魂消。 而苦竹算出的大限,就是今日。 因顺治爷被佛修蛊惑得在白云寺出家,先帝康熙对佛道素来嗤之以鼻。更曾当众言明:断不可过于优崇僧道,否则僧道将渐加纵肆。 僧道在朝廷打压之下,愈发萎靡。 他和行藏二人,只能冒着天谴,将那女子后七世的魂魄,强行拽到这滚滚红尘俗世,妄图扭转乾坤。 如今这位皇帝陛下,少年时就因难破情障,日日诵经,参禅悟道二十年,深通佛理。 甚至身为天子,他甚至给自己起了两个法号,自号圆明居士和破尘居士。 苦竹欣慰的盘腿而座,双手合十,不待他开始为自己诵经超度,山道上就走来一道明黄身影。 “大师,朕与发妻年氏,今日来赴二十年之约。” 胤禛将年氏抱在怀里,盘腿坐在了那和尚对面。 “皇上,她是异类,非人也。” “你只需告诉朕如何做,是效仿皇祖顺治爷剃度出家,为禅门增光,还是要朕下旨允许你们圈地。” 听到这句话,苦竹的眼睛都亮了,雍正爷乃帝王之中,唯一真正亲参实悟、直透三关的大禅师。 当年他的师祖得了顺治爷为门徒,佛门因帝王僧人而一度中兴,如今这位皇帝陛下更是参禅悟道的大禅师,他怎能不心动。 可这位皇帝陛下与他的祖父顺治爷都是痴情种,堪不破清关,终是业障。 苦竹瞬间绝了要皇帝入空门的念头,只压下心底激动,淡然处之。 “阿弥陀佛。贫僧别无所求,只求陛下十年兴教,广修天下破败山门。” “请您用皇权,调和儒、佛、道三教日趋剑拔弩张的形式,使三教融于一炉,促使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使三教各有其用,百花齐放。” “好,朕发誓,此生将是禅门最虔诚的门徒。” “四哥,汗阿玛严令禁止兴佛道两教,您不能如此任性!” “十三弟,朕可以不当皇帝,但朕不能没有年氏。” 胤禛虽从不信仙佛,却阴差阳错诵经念佛,参禅悟道了半辈子。 他料定那妖僧定是在年氏身上下了蛊,可那又如何,他只想心爱的女人能好好活着。 怡亲王允祥默默良久,无奈的垂头丧气,退到了一旁。 “皇上,以老衲之舍利入药,可替她欺天一世。但,这是她的最后一世,她死后再无缘入轮回,魂归三界,若要让她有来世,您需以天下大乘佛教普度众生,方能渡她。” 苏培盛听不懂那大和尚危言耸听的说什么欺天,什么最后一世的,但他听明白了那大和尚的舍利子,能给小年糕治病。 于是当即就让人去准备柴火,今日先将那大和尚超度了再说。 舍利子和舍利虽一字之差,但却云泥之别,舍利是人死后身体的总称,而舍利子,他有好多年都没听到有得道高僧烧出舍利子了。 待到将大和尚抬到柴堆上之后,他吸了吸鼻子,担心烧不出舍利子,爷会为小年糕殉情,赶忙让人加大点火。 红螺寺浮屠塔之下,熊熊烈焰灼得人睁不眼开,大火熄灭之后,苏培盛和几个奴才们趴在灰扑扑的炭灰里,一寸寸的寻找舍利子。 “都滚!”胤禛将年氏交给皇姐,转身就趴在尚有余温的炭灰里,一寸寸的摸索舍利子的踪迹。 他担心错过舍利子,脸颊几乎贴在了炭灰内,灰头土脸的仔细搜寻舍利子。 荣宪看的有些心疼,那些炭灰里还冒着星星点点的猩红火光,四弟此刻定被燎出了血泡。 也不知道过去多久,胤禛指尖终于触及到一粒珍珠大小,似宝石般晶莹剔透的舍利子。 “取..取药碾来!”胤禛哽咽的说不出话来,顿时喜极而泣,几乎紧张的将那小小的舍利子,捏的陷入血rou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