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书迷正在阅读:飞剑问道、三寸人间、天道图书馆、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一觉睡醒多了个鬼王老公、没想到我竟被龙拆吃入腹、天缘令之天青传说
“今后爷若遇事不决,别急着给答案,您可以端起茶盏抿三口,思索片刻,再抿两口,再去处理,定能事半功倍。” 坐在床榻前看折子的胤禛,将才放下的茶盏重新端在手里,慢悠悠拂去茶沫子,抿了三口之后。 沉吟片刻,又端起茶盏抿了几口,这才缓缓放下茶盏,方才还愁眉不展的折子,顿时思如泉涌,他奋笔疾书写下解决对策。 “爷记住了。” 胤祥认真的点点头。 此后,这个独特的沉思习惯,几乎纵贯胤禛和胤祥兄弟二人漫长的理政生涯。 “年糕你说的对,我方才与额娘说了你的方子,额娘当即同意了,说死马当活马医。”胤祥的语气有些哀伤。 “章佳娘娘豁达,定能逢凶化吉。”年若薇安慰道。 其实年若薇知道无论他们用什么办法,终将只是拖延时间,历史上章佳庶妃会在康熙三十八年去世。 如今许多事情都脱离了她知道的历史,她只能孤注一掷,至少试着让章佳庶妃的历史结局不改变,倘若成功的话,她还能活到康熙三十八年。 年若薇又嘱咐十三阿哥去准备陈芥菜卤和泻心汤给章佳庶妃日日服用。 陈芥菜卤制作过程与青霉素的培养相似。在古代这种药主要用于治疗肺痈疾病,被视为早期的青霉素。 而泻心汤,则是在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有记录,作用类似于简易版的抗生素。 接下来的时日,眼看着十三阿哥面色随着时间推移,不再郁郁寡欢,年若薇猜测定是章佳庶妃的病情有所好转。 年若薇前日趁着四爷去上朝,瞧瞧跑到了永寿宫远远的瞧了一眼章佳庶妃,竟看见她面色不似从前苍白无枯黄,竟还有力气在踢键子。 她心中欢喜,看样子章佳庶妃还能熬个几年,十三爷不会失去额娘了。 这日,年若薇正端着润肺的川贝梨汤来书房寻四爷,他这几日愈发忙碌,有时因宫门落锁还迟迟未归,甚至提前住在了新府邸里。 年若薇有两日没瞧见四爷了,着实有些想他,可她才含笑踏入四爷的书房,竟然看见四爷在几个太医的簇拥下,正在服药。 “爷!”年若薇顿时忧心忡忡跑到四爷面前,慌乱中,手里的梨汤都洒了大半碗。 “爷哪里不舒服?”她忍着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触碰他,只能忍着难受,曲膝跪在他的面前。 “无妨。” 方才她毫无征兆跪下之时,胤禛下意识伸手想要牵她的手,手掌张开却又避险的拐弯扶额,此时看着她曲膝跪在地上,他有些不悦的凝眉。 此时一名手里拿着纸笔的太医凑到四爷面前,面露担忧:“王爷可觉得有何不适?” “无。” “此药已然服用三日,如今王爷脉象稳固,说明此药至少无副作用,臣等觉得可以给万岁爷尝试。” “等一下,你们立即去毓庆宫禀报此事,记得和太子说本王已试药。” 几个太医面面相觑,最为年老的太医见惯风浪,顿时会意,于是领着其余几个太医告退。 康熙爷服用的药物绝对不能是来历不明的药物,如今康熙爷的病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严重到经常唤诸皇子一起侍疾的地步。 皇子们包括太子都在遍寻良药,甚至朝中多位重臣为表忠心都曾试过药,却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药。 没想到四爷为了给康熙爷尽孝,竟然不顾安危亲自试药,还要将这份功劳让给太子,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爷真笨,都不知寻旁人来试药。”年若薇心疼的擦拭他嘴角残存的药汁。 “这份功劳只能是太子的,谁能盖过储君?”胤禛知道年氏心疼她,于是将她揽入怀中坐在他怀里,耐心解释给她听。 “奴婢知道,只不过康熙爷不知道您的孝心,奴婢觉得您委屈。” “无妨,爷替汗阿玛尽孝不必人尽皆知,爷问心无愧即可。” 年若薇心疼的抱着四爷的脖子沉默不语。 晌午过后,太子爷亲自为康熙爷尝药,并千辛万苦找洋人寻来神药的消息就传开了。 康熙爷连续服药两三日就痊愈,当即龙颜大悦,又下旨将罪臣苏克萨哈的府邸改建成教堂,赏给了治好他病的传教士,此教堂也就是著名的西什库教堂北堂原址。 此时养心殿内,梁九功站在面容憔悴的康熙爷身侧,大气都不敢出。 “你说,为朕试药之人,是老四?”康熙帝的语气中带着质疑和诧异。 他的儿女众多,他最爱的是荣宪,最疼的是太子。 至于老四?康熙帝在脑海中仔细回忆自己的第四子,终于想起来那张酷似乌雅氏的冷脸。 他记得曾觉得四子喜怒必定,他曾数次责罚,再无旁的出挑优点。 “不错,他倒是知道不宣兵夺主。”康熙帝满意的点点头,再无其他表示。 ......... 听到四九城里即将开设第一家教堂之时,年若薇正坐在书房软榻上,缝制四爷贴身穿的冬衣。 她在心里寻思着该如何让四爷多接触接触洋人,好师夷长技以制夷,她绞尽脑汁,于是想到找机会让四爷带她去教堂做礼拜弥撒。 走神之际,她手里的绣花针瞬间戳破指尖,她顿时吃痛的吮着染血的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