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贵族与商人的斗争?” “也可以这么说。”想起那些著名商人的最终下场,女史不免心有余悸:“迄今为止,从政的商人除了急流勇退者,很少能得以善终。尤其是在不好的例子越来越多后,很多商人要么找过硬的后台,要么是花巨资构建护身的美名。” “乌伤翁主的顾问就是闽中郡的大富商。也是靠着翁主的权势,她才可以介入闽中的制盐业。” 卡塔利亚露出一个虚假的笑容。 呵! 究竟是富商借着翁主的权势参与制盐,还是翁主扶持了个傀儡cao作本地的盐业……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入宫的那天万里无云,但是一片标准的蓝色压在头上,真的让人喘不过气。 更令进宫的希腊人浑身不爽的是周遭的眼神。 颜异是个心思细腻的人,所以在抵达关中前就要求他们戴好头巾,也不让在落脚上林的希腊奴隶到处走动。 陇西郡的人与羌人乃至西域人都来往密切,所以对外族的长相接受良好。 可关中不同。 别说是外族,就连外地的汉人想进关中都得办理手续。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接人的汉军都没法将好奇的视线从希腊人的脸上转移——毕竟人家盛装打扮,总不好用头巾毁了两小时的编发成果。 第475章 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大汉的东西两宫——长乐未央动工于高祖七年,一直修到文帝末期才得以完工。期间因为高后的马政于赵王之乱、匈奴入侵而停工多年,导致包括高祖在内的皇室成员都蜗于东宫,也就是太后所住的长乐宫。 是的,你没听错。 西汉的东宫指的不是太子,而是作为老皇帝的皇太后、太皇太后。 按照汉宫的原版设计,除了著名的长乐未央,还有一处建章宫、明光宫与二者形成四角之势,意为“四平八稳,天下晏然”。 结果还是钱的原因,加上修建武库、内府东西两市的政治需求过于强烈,所以从文帝到景帝都放弃了原图纸上的另外两宫。 至于刘瑞…… 别说是建宫,他抠搜得都想出租长乐未央的闲置房间,结果遭到太后朝臣的死命阻拦——开玩笑,要是由他继续胡闹,老刘家的脸非丢到大汉的八千里外。 然而刘瑞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 亦或是说,暂时的妥协不等于他放弃这已知的赚钱渠道。 现在的刘瑞上有太后,下有老臣,所以做事束手束脚。 一旦他把皇帝的职责转给女儿,辈分也虽年龄的增长升到最高,那么大汉将无人敢制止他的“胡作非为”。 女儿阻止他无视,朝臣非议他绝食。 突出一个“我为大汉殚精竭虑了数十年,老了就不能胡闹下吗!”。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晚年的刘瑞几乎是在朝臣们的欢送下离开长安,前往各地祸祸没有尝其厉害的藩王郡守。 ……… “这真令人难以置信。”旁人的目光仅让进宫的希腊人不舒服了一秒,随即就被高墙深院,以及堪称膝盖毁灭者的台阶所震撼到。 “难怪皇帝不常出门。”安德烈亚斯在前殿门的入口看到宣室的大屋顶时,就能断定宣室的台基肯定不低,甚至比帕特农神庙里的多科林斯柱高一两米:“赫菲斯托斯在上。” 雅典的建筑家一边爬楼,一面扶着膝盖叹道:“赛……赛里斯人是骨子就爱爬山吗?非要在神庙之上建个宫殿。” 同样感到不可思议的还有慢了同伴一步的卡塔利亚。 众所周知,意义非凡的建筑很讲结构,不仅是在美学上有新的突破,更是会将政治化的字符带入其中,以显其在帝国里的特殊地位。 卡塔利亚看了一路,发现宫殿无论大小,都会凑成五九之局,即一个区域里必须有五个殿宇,九条走廊。 除此外,赛里斯人酷爱黑色、红色。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喜欢红色没啥问题,因为这是权力、财富,战斗与尊严的象征,是人类最早区分开的自然色调。 罗马人能穿着红色的托加举行神圣意识,将红色的颜料涂在脸上,以求战神的垂怜庇护。 可黑色不同。 黑色是工人与石匠的统一着装,几本等于奴隶之色。 在罗马,颜色的鄙视链是紫色>红色>其它颜色>白色。 在拉丁语里,负面的词根多是由“黑色”一词转变而来。 但在东方的赛里斯这儿,黑色是王权的象征,是只有皇帝才可着黑的至尊之色。 秦朝崇“水德”,颜色尚黑。汉承秦制,所以龙袍延续秦朝的黑色打底,汉宫也是咸阳宫的翻版……连设计师都出自咸阳的少府子弟。 大汉从黑色转变为红色是从文帝开始。 其实文帝更爱土黄,但是因为高祖号称“赤帝子”,其法家是在楚国旧地,所以为了扫去秦朝的影响力,汉文帝将龙袍改为红色。 不过鉴于此时的染色技术不太发达,加上红色过于泛滥,秦朝尚黑的风气在长安一带影响颇深,所以大汉最终敲定了玄色龙袍。 然而因为殿内的光线过于暗淡,加上两侧站着几个挡光的郎官,所以玄色基本是与黑色无疑。除非是拿油灯细照,否则谁知这是玄色,而非秦朝的水德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