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啧! 他算哪根葱啊! 咸阳宫的卫兵都是把敌首串在腰间算军功的狠人。 秦舞阳跟他们比就像是老虎面前装猛兽……人家不笑死就不错了,还想让人正眼瞧你。 “……今个儿是有什么特别的人物拜见陛下吗?”从未见过这种阵仗的韩嫣浑身绷紧道:“藩王进京时也没这么大阵仗吧!” “怎么,你害怕了?”信乡长公主调侃道:“大将军的孙子也会被这种阵仗吓到。” “不是被吓到,是……”韩嫣本想辩解几句,但是瞧着周围那群满脸风霜,下一秒就要暴起把他按压在地的壮汉们,韩嫣这个平时也就嘀咕自己不能承袭爵的富家子弟哪里还有叫嚷的份。 “是对宣室产生敬畏之心对吗?”信乡长公主白眼一翻地接口道:“这么说也确实没错。” 前提是长安……大汉的长安永远没有沦陷的那天。 “陛下,信乡长公主求见。”通风报信的小黄门低头禀道:“殿下还带了弓高侯之孙,郎卫韩嫣侯在门外。” “韩嫣?”正在商量以何种规格接待使团的刘瑞愣了一下,随即看向典客与少府令,二者立刻起身回道:“臣请暂避偏室。” “不必了。天色已晚,二位还是赶紧回去吧!”刘瑞让郑谨送送两位九卿,然后把信乡长公主与韩嫣请了进来。 第287章 “这还是你第一次带陌生面孔见朕。”宣室殿为皇帝处理政务,召见群臣的复合型宫殿,里头不仅有正儿八经的会客室与待客的偏室,甚至还有小型盟府(图书室)与下榻之处。 刘瑞还是皇孙太子时就短暂住过宣室殿的偏室。 如果从高空俯视未央构造,那么宣室殿比举行朝会的前殿大了整整一圈。然而考虑到前殿的功能过于单一,宣室殿内光是用于安置访客的偏室就有四处之多,所以在韩嫣踏进会客室的那刻,视觉上的缩小让吓傻了的少年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而这也被刘瑞看在眼里,琢磨着自己是不是面善了,以至于连十五岁的韩嫣都难以产生敬畏之心。 难怪史上的皇帝会把自己画得那么丑,合着丑人才有震慑力啊! “信乡见过陛下。”虽然来时忐忑不安了一路,但是看见刘瑞的那刻,信乡长公主又没那么害怕了。 韩嫣跟着信乡长公主行了一礼,刚想开口便听见陛下不咸不淡道:“我知道你,弓高侯家的小公子。” 按理说,自己的名字能被皇帝记住是莫大的荣幸,但是瞧着刘瑞的表情,韩嫣真的没法高兴,甚至感到莫名其妙的心虚。 刘瑞转着圆润的珠串,“啪嗒啪嗒”的声音令韩嫣的心肝跟着在那儿抽抽地疼:“东胡王已带着部落归降辽西郡守,不日就要进京面圣。” 韩嫣的心里“嘎达”了下,知道这是要翻旧账了。 “你大父已动身去接他们,估计在咱们解决太父辈的问题前,匈奴王庭会派人过来质问一番。”刘瑞停下拨弄珠串的手,嗤笑道:“这应该是比较委婉的说法。” “不委婉的说法是……“ “匈奴人想借此南下。”刘瑞突然坐直了身子,正色道:“你猜这次会来多少人?” 韩嫣吞了口口水,脑海子一片空白:“我……臣……” 看不下去的信乡长公主枪话道:“陛下,您不会留韩嫣小住吧!” 信乡长公主倒也罢了,毕竟是皇帝的亲眷,可以留宿长乐宫,可韩嫣仅是未央郎卫,还没资格留宿宫中。 “是朕犯了小孩心性,吓到这个舞象之龄的小公子了。” 韩嫣还以为皇帝会生气,结果人家好脾气地笑笑:“坐吧!” 胡椅进入中国前,朝中大臣都是席地而坐,甚至还有方便记事的矮案。 刘瑞让少府搞出椅子凳子后,大臣便开始习惯坐着上朝。 真正开始站着上朝的是宋朝——一个在文化上颇有建树,但也搞出一系列迷惑cao作的奇葩王朝。 就和明粉吐槽大明的养猪流简直是自掘坟墓的天才之作,宋粉也会吐槽大宋不去想着收复山河,而是在那儿一个劲儿地折腾想要收复山河的人。 当你以为宋朝就是形式主义的巅峰时,明清表示“你对形式一无所知。” 站着? 呵! 你搁那儿露天跪着吧! “你们来这儿是有什么特别的事要告知于朕?”刘瑞再次看向韩嫣,仅是这个轻飘飘的抬眼就让后者心里打鼓:“让朕猜猜,是你们在上林苑玩闹时发现了什么。” “而且是匈奴有关的东西。” “陛下明鉴。”信乡长公主惊讶后满脸调侃道:“难不成皇兄生了对猫耳朵?” “不是生了对猫耳朵,而是懂你……更懂这位……弓高侯的小公子。”明明是以玩笑般的语气说出这话,可是搁在韩嫣耳里炸得他的大脑空空。 不,不是吧!皇帝……皇帝真的…… 这一刻,韩嫣的脑海里闪过不少模糊字迹,嘴唇更是渐渐抖成雪白的颜色。 信乡长公主瞥一眼吓得连语无伦次都做不到的韩嫣,上前稍稍挡住皇帝的视线道:“说正事呢!皇兄可别继续吓唬弓高侯家的小公子了。” “好吧好吧!给他上杯热茶安神。”不必刘瑞多使眼色,殿内的黄门就给战战兢兢的韩嫣递上热茶,甚至还把香炉放到韩嫣身边,以此让其镇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