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书迷正在阅读:讨好失败、慎言、我的竹马他离家出走了、热雨、不可说、查无实据、B变O后,被前夫抓回来强制了、今天也不受待见、不逢春、你好,路知南
“哎呀~我就是个劳碌命啊——” 捡回来的就没一个省心的。 要扶持范闲上位,简单粗暴的做掉庆帝是不行的,最重要的还得是民心和朝堂。 朝堂有范闲的养父和岳家在,蔺晨也没有过多插手。 只是这个民心,琅琊阁这些日子可是忙坏了。 时间紧凑,庆国现在最流行的戏曲和说书,全是风流皇帝私生子上位的故事,经过编排润色,传阅度极高,庆国百姓现在都已经开始自主揣测庆帝是不是也有皇子流落在外了。 “也幸好那位大皇子对于这把椅子没兴趣,一直在边境躲清净。” 那大皇子也是一朵奇葩,不想上位只想打仗,躲得远远的就看他们斗,看样子是准备谁斗赢了他再回来祝贺一句然后接着回军营。 “要不然,再多解决一个人,也是怪麻烦的。” 第214章 第两百一十三章 琅琊榜融庆余年51 梁国与多国交战,夜秦、东海、北燕捷报频传,大渝和南楚都是老对手,一时半刻奈何不了他们。 这战场之上,三个月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一直在后方努力为前线将士做好军需工作的景琰太子也在这一日,得到了一个不知好坏的消息。 老梁王,没了。 自从长公主大殿申冤以来,老皇帝的身体便是一日不如一日。 看着年富力强的儿子和面目全非的外甥齐心协力抵抗外敌,老皇帝心中怎么能舒坦。 越不舒坦越想知道他们的情况,知道他们的情况要是好的话就更不舒坦了。 要是不好的话……那就是暗爽中又带着不舒坦。 总而言之,赤焰一案被翻,老皇帝看整个世界都像是在嘲笑他,沉疴在心,知道大胜消息之后直接就撒手人寰了。 景琰的心情复杂,接到消息的梅长苏也长叹一声,不知说什么好。 老皇帝这一死算是国丧,又因为是在战时,新帝继位都没cao办,景琰合着户部抠抠搜搜的,能不用的银子全省下来送往前线。 唯有老皇帝的葬礼,办的那叫一个亮堂,就是最挑剔的官员也说不出一句不好来。 老皇帝干过多少糊涂事大臣宗亲心里明镜一样,见景琰还肯如此cao办,都是赞不绝口。 被密谈过的户部、工部尚书:…… 要说新帝不好,他们也说不出那昧良心的话,但要说新帝不记仇至纯至孝,那他们可就要笑了。 老皇帝的陵墓是自他登基就开始修缮一直到驾崩,所用木材石材陪葬品无一不精细。 然,新帝直接就遣他们把那些贵重东西全换了可还行。 现在陵墓那就是面上光,真要拆开来看,全是金玉其外顽石其中,都是面子功夫。 即使是奉旨“贪污”,工部及户部尚书两人依旧是汗津津的。 这也是一大笔钱,换成物资,前线将士们能少吃一些苦头,少死很多人。 所以即便是现在人眼中的大逆不道,两部尚书也都咬死了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贪污这种事向来都有不是吗? 这个“贪”得那叫一个刺激和爽。 只有一件事他俩还不大清楚。 户部尚书沈追也算是明白人,看着景琰一点点上位的。 他也就纳了闷了:“这陛下还是王爷时并没有这般促狭,怎的现在就……” 没有姓名和存在感的工部尚书可没沈追那胆子,妄议圣上那可是大罪。 闷着头往前走,一言不发。 沈追急忙赶了两步:“诶我说,你可别把这事漏出去了,陛下既然单独召见我俩,那便是把我们当自己人。” 这事是个天大的错处,也是把柄。 要是来日景琰要搞他们,翻出来他们就得直接下马。 可沈追看这位的性格,和老皇帝完全不同。 这件事情只会让他们变成天子近臣,他们守口如瓶就不会有事。 工部尚书与他年纪差不多,只大了一些,此时幽幽地看着他:“沈大人,自从接了这事我便与内子分室而居,至今不敢同床,你可知为何?” 说完甩着袖子就走,丝毫不给沈追面子。 沈追一愣,笑道:“我又没有梦呓的毛病,你得自己治啊!” “再说了,最近老蔡找我喝酒我不也都没去吗……” 蔡荃那个脾气…… 沈追摇着头出宫,止不住的想这个损招是谁教给新帝的,太损了,太爽了。 其实何止是沈追,就连萧景琰自己都觉得这主意够绝。 人死如灯灭,讲究那么大排场做什么。 七万赤焰军因为先帝猜忌枉死,他们可有陵墓? 还皇陵,就先帝,也配? 打仗就是烧钱,即使战败国需赔地赔款,但那些都需要商榷。 景琰都快穷到看着宗亲眼睛发绿了,恨不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几个家再说。 老皇帝赶在这个时候驾崩,停灵几日,九婴的鸽子也从庆国到了边境,再辗转到了梁国。 梅长苏经手那主意时,表情=_=。 该怎么说,他们对先帝有怨有恨,只是碍着君臣父子的身份不能动手罢了。 现在人都没了,对他的陵寝动手,好像也没什么。 如果人真有鬼魂来世,七万亡灵怎么没早早弄死这哈批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