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玄幻小说 - 我的诡异人生在线阅读 - 我的诡异人生 第819节

我的诡异人生 第819节

    反而是苏午当初为师弟师妹们留下的几道‘乩神面具’,青苗是最快上手的。

    观此种种,苏午同老道旁敲侧击,有意无意地请玄照老道帮忙揣摩降乩扶乩的要领,讲说‘端公法’中的‘神癫脉’——与‘神灵’通感之理,

    汇集了自身三度踏入‘天人交感’之境的心得,

    苏午重修了‘乩神面具’,

    连同几样可以从模拟器里兑换进来的端公法器,都交给了青苗。

    庙宇里烛火昏黄。

    门外天光大亮。

    他盘坐在床褥上,把自己新缝制的‘乩神面’,并一本写有‘乩神法’的薄册、几样端公法器,都推到了青苗面前:“此法遇到危急关头不可不用,寻常时候不可多用。

    重要的是从修法中寻找那一点神韵,那一缕灵光,

    抓住那缕灵光,

    《乩神法》就限制不了你,只能成为你用来解决万难的工具。

    抓不住那缕灵光,

    就只能和端公、神癫一样,

    被诡牵着鼻子走。”

    原本会在苏午离开以后,缠绵病榻半个多月的李青苗,此时肤色白皙,鹅蛋脸上带着浅浅红晕。

    她螓首轻点,细声问道:“大师兄,如何才能确认自己抓住了那一缕灵光、那一点神韵呢?”

    “如果真正抓住了那缕灵光,

    在那一刻,厉诡妖邪是侵染不了你的。

    你会觉得自身在现实中,又好似不再现实中。

    很可能会听到许多莫名的声音,

    看到一座破碎的雕像。”苏午将自身进入天人交感之境时的体验倾囊相授。

    进入天人交感境界后,

    人会自觉遗忘在此境界中看到的种种,

    神韵会依附在自身,不会因为自身的遗忘,便就此消失不见。

    但苏午旁观了‘安纲’天人交感的情景,在其即将退转天人交感之境时,询问过对方看到了什么,由此印证诸多。

    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经验,

    比他编修的《乩神法》都更珍贵几分。

    “我记下了,师兄。”

    青苗抬起头,俏丽的脸孔上,一双眼睛里光芒明亮。

    她从自己身后抱过来一个笸箩筐,

    把几双布鞋、两双黑布面的靴子用布包好了,递给苏午:“这些是我自己纳的鞋底,缝的鞋子,师兄试一试可还穿得?

    能穿的话,就带在身上。

    明天和道长远行的时候穿上吧,路上替换着穿,鞋子能少磨损许多哩……”

    第531章 、启程茅山巫

    灶君庙外,周围聚集过来帮着干活、垒砌灶庄的村民们在一口大锅前排队盛取菜粥窝头,

    柴禾燃烧的气味卷裹着大锅上浮起的蒸气,在平岗上漂浮荡漾。

    老道士玄照靠坐在灶君庙前的石碑后,他把手中的菜粥放在一旁平整的石头上,两个馒头捏在手里,另一只手中端了个小碟子,

    小碟子内盛着一点黄澄澄的香油,里面还有些盐粒子。

    拿手掰一块黑黄的窝头,往香油碟里轻轻一点,沾上香油和盐巴,就送进嘴里咀嚼下咽。

    玄照老道就着一小碟香油,吃下两个窝头,仍觉得意犹未尽,

    他把已经不剩多少油脂与盐粒的碟子浸在菜粥里,拿两根树枝搅和了一下,就呼噜呼噜地喝起浓稠的菜粥来。

    庙外平岗上人群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喧嚣烟火气。

    庙内,

    阴喜脉灶班一众弟子神色郑重,站在大师兄身后,随着苏午双手结‘心灯印’,同声低诵:“薪火永续!”

    苏午仰起脸,凝望着师父的塑像一会儿。

    周围的师弟师妹们悄悄红了眼圈。

    李珠儿拉着秀秀,闷声打破了这即将别离的沉默:“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五了,马上就要过年了,不能和老道长商量商量,等过了年,破了五再出发去茅山巫吗?”

    苏午看了李珠儿一眼,

    又垂目去看她拉着的秀秀,温声回应道:“之前本来答应了老道长,只要解决了织锦山的事情后,我便要和他一同出发,如今已经在家里呆了半个月了,

    再继续呆在这里,实在说不过去的。

    他那边的事情也很急。

    我们也不能把别人的恩惠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番话讲过,李珠儿沉默了下来。

    苏午朝秀秀招了招手,秀秀迈开步子跑过来,抱住了他垂下来的手臂,他揉了揉秀秀的脑海,转而向众师弟师妹们说道:“我走了之后,你们识字读书也别拉下,每天的修行功课更不能荒废——现在正值乱世,多一分本事,就多一分安身立命的能力。

    秀秀年纪还小,我不能长久地教导她,她能否成才,就看你们几个师姐师兄的了。”

    众师弟师妹们纷纷点头应声。

    苏午还欲再说些什么的时候,

    门外忽然响起了老道长的声音:“秀秀这孩子,我一看就是命格贵重。

    将来还得有许多奇遇!

    我看你们倒是不必cao心她,她是个能成事的!”

    老道长一番话,让苏午的心又放下了一些。

    他环视周围灶班众人,笑了笑,道:“都哭丧着脸作甚么?我是去帮着老道长办事情去了,却不是死了,你们这副样子,莫非是盼着我此行不顺利,回不来吗?”

    “呸呸呸!”

    李珠儿被苏午一番话气得脸颊通红,恼道:“你这人,说话怎么这么大胆?甚么话都敢乱说,快呸呸呸!方才的话都不作数的!”

    青苗亦用责备的目光看着苏午,

    “好,我不乱说话。

    你们也莫要哭丧着脸了。”

    苏午再道。

    众人都点了点头,努力挤出一副笑脸。

    他们只能做到这种程度,苏午也不好再为难他们,他拉着秀秀走出了灶君庙,灶班众人都亦步亦趋地跟在他的身后。

    这时候,老道长也喝完了一碗菜粥,他把瓷碗放在石碑上,对苏午说道:“且等一等。”

    转而走进灶君庙里,

    向着李岳山的塑像恭恭敬敬地稽首行礼。

    待他行礼过后,一行人走下了山岗。

    平岗上的阴喜脉灶庄修筑得已初见规模。

    灶庄的诸多房屋都已修筑成形,现下村民们聚集在此,做的却是最繁琐亦最消耗时间的手尾工作。

    这座灶庄比初开始规划时却是大了不少,

    之所以能大出许多,

    盖因苏午将几件得自诡狱巡察张游的唐时古董,零零散散地转卖了出去,筹措了更多资金来修筑这座灶庄,仅仅是这一座正在修筑的灶庄,就几乎盘活了织锦山周边几个垂死的村镇,

    百姓们聚集在灶庄周围,

    又形成了几个聚落,

    数十百年后,

    此畔说不定又会出现几个与阴喜脉灶庄相关联的村子。

    狗剩从牲口棚里牵出了一匹大黑马,给它套上鞍具、辔头等物,装上了马车。

    这匹马亦是苏午最近用银两购买而来。

    鬼骡便留在了灶庄里,由珠儿看顾着。

    它容纳厉诡在身,却浑然无觉,对于此下的阴喜脉灶庄而言,也是一个莫大的助力。

    “师兄,我腊了几只鸡、狗,给你放在马车里了。

    你路上想吃rou的时候,就切下来一点配饭吃。

    我放的盐多些,你能吃得久些。”

    狗剩把黑马的缰绳递到苏午手里,认认真真地嘱咐着苏午。

    苏午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

    “师兄,我给你缝了几件衣服,都是粗布料子的,你往来奔走,穿那几件衣服,可以减少些磨损,更耐穿些。”青苗看着苏午,亦跟着说了几句,“床褥包袱都打整好了,也放在马车里了。”

    走到山下,

    秀秀把一直藏着的一个小布包拿出来,递给了苏午。

    她不会说话,便朝苏午比划着‘心灯印’的手势。

    苏午捏了捏布包,能感觉到里面有个硬扎的物什,他猜不出秀秀给自己准备了什么,但也未当面打开小师妹送给自己的礼物,认真地将东西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