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诡异人生 第423节
排子车就是一块两边有护栏的大板,架在一双单杠车轮上的运输工具, 这种运输车,后面有两根把手,可以由人推着朝前走, 前面有一根铁钩, 挂上皮带,就可以拉着向前行。 苏午拉着的这辆排子车,车上都是些被褥、衣服等看起来体积大,其实重量不多的东西,即便如此,师父还是给他分派了两个青年女子来帮着推车, 而师父拉着的那辆排子车上, 堆积着米箱、兵器箱、炊具、陶坛等事物, 重量极重。 如此多的东西, 也幸亏阴喜脉灶班子一行都得了薪火加持,身体素质各有长进,所以推拉着虽然比较费力,但总归还能推得动,带得走。 若在先前, 带着这些东西,众人想在天黑前赶到四牛村,却是根本不可能! 今次, 也是在天刚擦黑的时候,赶到了四牛村。 四牛村比青石碾子村更小一些, 村里并没有甚么庙宇, 破落房子倒是不少。 见有外人来到村里,四牛村的好事者不免多问几句,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你这大姑娘小媳妇卖不卖? 这些人问的问题越发离谱, 但一见李岳山亮出灶班子的身份,都纷纷噤声,缩着脖子夹着尾巴各回各家去了。 不多时, 有村老送来几根煮红薯, 给阴喜脉灶班子安排了一个不算太破的空房子歇息。 筑土房里点起灯盏, 映出门口一侧靠着墙的一座土炕。 土炕下的柴灶倒了半边, 只剩火眼裸露在外,火眼里还有些蒙着尘的草木灰烬。 村老将几根用树叶托着的煮红薯放在灶台一角, 转过身来,同李岳山惭愧道:“村里粮食没有多少了,也没甚么可招待掌灶爷爷的,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您多担待。 那几个碎嘴的混子, 我一定替您教训他们。” “本来是老汉叨扰你们, 哪里还会嫌弃你们招待不周?”李岳山笑呵呵地接过苏午递来的两把马扎,给自己与村老一人一把,靠着墙坐下,他拉着村老的手,温声问道,“近些时日周围可算太平?” “还算太平吧。” 村老点了点头, 黑黄的面孔上,皱纹挤在一起。 浑浊的眼睛微微闪光, 思索了片刻,老人又道:“乡野里的生活,本就是如此,少见甚么风浪。 只是前些时日,有两个赶尸匠在我们村借宿了一晚, 听他们说,他们是往百多里外的火川铺去的。” “赶尸匠? 是南边那些散人脉义庄的赶尸匠,还是茅山巫的赶尸匠?”李岳山跟着问了一句。 苏午悄悄走近, 支棱着耳朵听师父与村老交谈。 什么赶尸匠? 什么散人脉,茅山巫? “他们说是从南边来的哩。 是一个叫‘长福义庄’的地方来的。” “那应该是散人脉了。”李岳山点了点头。 第274章 、雄秀镇 李岳山与村老闲谈了几句, 询问了一些附近的奇闻异事,得悉此地较为太平,无甚诡事出现以后, 他对村老道:“老汉刚给二十多里外的青石碾子村开过庙, 那里已经是有神灵护持了。 你们四牛村人口也少,不妨和青石碾子村商量商量,两个村合到一处去,都得庙神庇护,人数聚集起来,往来也有个照应。” “这……青石碾子村的人能同意吗?”村老闻言颇为心动。 “他们有甚么好不愿意的? 现下这光景,越聚集得起人来,越能在乱世里保住身家性命。”李岳山说道。 如此,两位老者又是一番交谈, 村老怀着心事,拜别李岳山而去。 他们俩说话的时候, 珠儿与青苗各自拿着扫帚、鸡毛掸子等物什,把破屋里到处牵扯的蜘蛛网、土炕上的灰尘清扫过一遍。 苏午把土炕下火眼里堆积的灰烬掏空, 发觉炕下这半倒塌的土灶竟还能用, 便和狗剩去外面砍了一些柴禾回来,把炕给烧热了。 此时,哑女秀秀半靠在阴暗角落里,脑袋一点一点的,已经睡着了——她毕竟还是个七八岁的稚童,瞌睡总是比年轻人更多一些的,尤其是今天还做了那么多事的情况下。 土炕修筑得颇宽大,阴喜脉灶班子打横睡在上面,多少有些拥挤, 但现下这天气,挤一挤也暖和。 两女照理在土炕上悬了一块破布, 她俩先把秀秀抱上暖烘烘的土炕,给她盖好被子,让她先休息。 李岳山检查过搬进屋里的各项行李, 把那个装着兵器的木箱拖了过来。 “都来,都来。让秀秀先睡吧。” 他向弟子们招呼着。 总算把破屋收拾得像样的几名弟子,闻言便都聚集过来。 师父掀开木箱, 显出了木箱里明晃晃的一件件兵器。 弟子里的狗剩看到那些兵刃,目光顿时亮了起来。 少年人, 对舞刀弄枪总是怀着几分希冀的。 木箱里, 一些稻草的簇拥下,五个三角锥形枪头闪着亮晃晃的光, 下有几柄刀剑, 以及一副月牙刃头、方便铲头,可以接在韧木棍的两端。 师父拿起一只枪头掂量了下, 看着枪头奇特的造型,口中啧啧有声:“这枪狠啊,扎下去就是一个窟窿眼儿——朱铁匠何时技术变得这么好了? 竟连这种需要精锻的兵刃都能造出来了?” 他自说自话, 苏午、李珠儿眼观鼻,鼻观心,并不搭话。 这事就让师父以为是朱铁匠技艺长进就好, 若告诉他这些兵刃都是苏午锻造出的, 那更不好解释。 放下枪头, 李岳山从稻草下拨弄出三把连鞘的雁翎刀, 刀柄、刀鞘看起来十分普通, 但抽出刀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