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甩锅
书迷正在阅读:倾星、不情愿的新娘(1V1 西方罗曼)、医见钟情:我将心向你、纯属意外、喜言是非、别让相思染上身、心动没有道理、歪点擒郎、未曾相识、戏点鸳鸯
在郭嘉的巧妙布局下,三千兵马再次汇集在一起,而匈奴人的五万大军也再次会师,此刻双方正在去往晋阳的路上。 此刻的郭嘉并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快马加鞭的将匈奴人引到晋阳城下。 因为他现在清楚,经过这几天的挑衅,匈奴人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需要很好的发泄一下。 他们追不上郭嘉,晋阳就成了替罪羊。 气红了眼的匈奴人肯定不会放过晋阳城的。 与其让他们东进跟云州军死磕,不如折回来把这个火药包还给丁原,反正郭嘉早看这老家伙不顺眼了。 话说郭嘉是重来不会吃亏的。 …… 混蛋郭嘉! 羌渠忍不住破口大骂,他就没见过这么狡诈的汉人。 兜来兜去,匈奴人大军又回到了并州,七八天的急行军,他们的物质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一,却连郭嘉的一根毛都没有捞到。 更令他担忧的是,此刻匈奴人的愤怒已经到了疯狂的极限,如果不让他们顺利发泄的话,一定会让整个军队崩溃的。 不能再追下去了,在追下去整个队伍就毁了。 但是此刻的匈奴士卒怒火中烧,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 这就像一个时刻要爆炸的火药包,即便是羌渠也不敢轻易的忤逆他们的意思。 很快匈奴人把目光落在了前面的晋阳城上。双目闪现出一种病态的红光。 他们用内心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就算是汉人骑兵绕城而过,他们也不会放过这座城池的,因为他们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此刻就算是一个钢铁做的城堡也难以平息他们内心的愤怒。 屠城是匈奴人的传统。这个传统从冒顿汗开始流传至今。 城门一破,鸡犬不留。 战争是残酷的,每个战士心中或多或少的都积累了一些戾气。 时间久了,戾气会越来越重,如果得不到发泄的话就会发生很严重的自损事件。 所以军队打仗久了,就需要一种发泄方式。 屠城就是唯一能够让匈奴人发泄的途径。 “前军于夫羅的万人队继续追击那些骑兵。剩下的四万人围攻晋阳城!” 羌渠关键时候发出了号令。 身为大军的统帅,他知道不能忤逆将士们的意愿,这才发出了攻城的命令,但是他也留了一手,于夫羅所带领的一万人马都是他的精锐,无论攻城胜败,他羌渠部都立于不败之地了。就算是攻城中有所损伤,那也是其他部落的事情。 想到这里羌渠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一次除了孤注一掷的掠夺大汉的物质和人口以外,更重要的是消灭潜在对手的实力。 攻城也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看到羌渠攻城后,郭嘉并没有停留,马上折转向南而去。身后追着的是于夫羅的一万人马,而剩余的四万人马开始了对晋阳猛攻。 对匈奴人来说,这是一个宣泄怒火的好地方。 …… 郭嘉这个混蛋! 晋阳城的丁原咬牙切齿的骂道。 他的布置还没有到位,郭嘉就引着匈奴人来了,而且一上来就是猛攻。 虽然晋阳城在并州军的经营下已经变得固若金汤,但是面对如此疯狂的匈奴人也有些吃力。 尽管吃力,丁原丝毫不敢大意,他的布局正在缓慢的生效。 匈奴人不擅长攻城,凭借城池,他们还是能够抵挡一阵的。 “刺史大人,好消息,冀州飞鸽传书,刺史袁绍的两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随时都能援晋阳。” 吕布面带喜色的来到了丁原的面前。 听到了这个消息,丁原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大将军果然没有忘了他丁原,也不枉他这些年的忠心耿耿。 “立即发出消息,迎接冀州军的到来。” 丁原沉思了一阵,缓缓的说道。 瞧这一次匈奴人的情况,恐怕已经离疯狂不远了。 如果丁原能够在并州吸引住匈奴人的主力,配合其他州郡的友军,也未必不能够给匈奴人一个教训。 干趴下了匈奴人,那也是大功一件。 想到这里,丁原嘴角露出了笑容。 不过有件事情他还是要弄清楚的。 郭嘉这厮究竟有什么手段引得匈奴人发狂呢? 想到这里,丁原忽然抬头道:“查清楚没有,郭嘉是怎么惹火这帮匈奴人的吗?” 看到城下的匈奴人双目喷火,几乎处在暴走的前沿,丁原知道这一次郭嘉肯定是将他们得罪到骨子里了。 可是问题来了,郭嘉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法子,激怒的五万匈奴人几乎暴走呢? 其实他一直没有想明白! 为什么匈奴人会舍弃东进的机会一直追着郭嘉几千人不放? 这是明显的舍本逐末,羌渠也不是第一次带兵,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的战略错误? 吕布嘴角抽搐了几下,将他所知道的事情说了。 他就在边郡,对匈奴的习性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段时间,他也没有少排斥候出去打探情况。 先骂羌渠,再骂匈奴人,最后又骂匈奴人敬仰的天神? 丁原哭笑不得的看着这个结果。 羌渠和匈奴人也就罢了,这天神可是匈奴人至高无上的神,郭嘉这小子连这个都敢骂,怪不得匈奴人想疯了般找他拼命呢? 其实,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大部分都是领土之间的战争,很少涉及宗教。 历史上的中国对宗教采取的是兼容并包的策略,五千年的文明里也融合的很多外来民族的文化。跟欧洲那种宗教战争不同,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大部分都不涉及宗教。 大汉朝跟匈奴人打了几百年,争得是土地而不是信仰,所以很少有人去攻击匈奴人的信仰。 郭嘉去污蔑匈奴人的天神,算是开了先河了。 不过丁原也不得不承认,这样做很有效果。这厮成功的激起了五万匈奴人的怒火,达到了吸引敌军主力的目的。 这混蛋一张臭嘴抵得上整个大汉朝所有文人的笔杆子。 鬼才! 丁原的心中再次冒出了这个念头。 这厮行事一向剑走偏锋,思维犹如羚羊挂角一般无迹可寻。 其实抛开立场来说,丁原对郭嘉的本事还是很欣赏的。 (本章完)